2019年的中國車市,對于很多從業(yè)者來說,都是一道明傷,隨著8月份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比下滑幅度超過20%,今年的中國車市基本上就這樣了,之后即將來臨的金九銀十,在我們看來,對于汽車市場的提振作用幾乎是沒有的,原因很簡單,中國汽車市場受到冷遇的外部條件不會發(fā)生變化,所以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車市向好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
那么其實坊間也流傳著一個說辭,就是當下中國的車市的普遍低迷,和中國人沒錢買車是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其實這一點也沒錯,事實上目前中國車市的基本目標群體就是25—40歲的中青年人群,但是不得不說,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普遍受到了高房價的壓榨,不僅很多人的積蓄被房地產(chǎn)吸走,而且未來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也被提前透支,而且房價上漲的趨勢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所以房價越來越高,作為中國的年輕人來說,沒房想要結(jié)婚對于很多地方的年輕人來說就是一種奢望,所以住房支出占據(jù)消費者的收入比重過大,導(dǎo)致汽車這樣的大宗消費相對比較低迷。
![]()
而進入2019年,中國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持續(xù)上升,尤其是蔬菜、水果、肉類,價格急劇升高,比如豬肉最近的價格已經(jīng)漲到了25元/斤,之前櫻桃的單價一度達到30元/斤,而且其他蔬菜、蛋類的價格也在不斷上升,這導(dǎo)致很多中低收入人群當前的收入對未來的消費不敢有樂觀的估計,所以也會影響汽車這類大宗消費。
![]()
對于中低收入人群來說,不管是房價的不斷上漲還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都是非常敏感的,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自主品牌的主要目標市場就是中低收入人群,但是,物價的上漲對這部分消費人群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看到,進入2019年,整個中國車市下滑的大隊伍中,自主品牌成為最大的銷量下滑源頭,很多自主品牌已經(jīng)難以為繼,北汽銀翔、君馬汽車已經(jīng)在事實上破產(chǎn)倒閉,海馬、力帆、華泰等車企也是箭在弦上,即將走向覆滅。
![]()
從2019年7月的數(shù)據(jù)來看,7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沉,早早跌破了40%的紅線,達到了36.2%,不僅如此,中國自主品牌的兩極分化特別嚴重,位于銷量前5的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19.3%,那么剩下的“海量”的自主品牌就只剩下16.9%。所以如果片面一點說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沒錢沒車了,主要針對的對象可能還是中低收入人群。
![]()
中國市場目前的兩極分化就體現(xiàn)在這個地方,包括收入兩極分化,7月份,中國豪華車市場總銷量達到184044臺,同比增長24.3%;今年1—7月累計銷量為123.1萬輛,同比增長10.7%,所以其實整個中國車市持續(xù)低迷,但是豪華品牌的銷量卻持續(xù)上漲,合資品牌大眾化品牌除了那些之前就銷量不好的品牌,大多數(shù)的合資品牌基本上保持了相對比較平穩(wěn)的態(tài)勢,所以只能說,自主品牌的全線下滑導(dǎo)致了豪華品牌的上漲也不能填坑。而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其實不管市場環(huán)境怎樣惡化,高收入人群受到影響是相對更小的,尤其是房價和生活必須品。
![]()
當然豪華品牌的增長,有一部分的原因來自于大幅度的降價,尤其是凱迪拉克、捷豹路虎這種動不動對半折價的豪華品牌,它們用實際行動讓自主品牌的所謂低價高配沒有了生存空間,當然合資大眾化品牌也是如此,比如大眾、通用等品牌的大降價,所以本質(zhì)上來講,相對高收入人群對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的敏感度更小以及人們對于合資品牌的信賴,導(dǎo)致豪華品牌的銷量持續(xù)上漲,合資品牌受到輕微影響,自主品牌元氣大傷。
![]()
所以其實當下整個中國車市的低迷,可以說是中國人沒錢買車了,但是卻也要分開看,只能說中國的中低收入者買不起中低端產(chǎn)品了,各種價格變動對于人們的購買決策影響很大;而高收入人群對于價格變動的敏感度更低,讓豪華品牌的銷量依然在持續(xù)增長,中國人收入的兩極分化,也讓中國車市在當下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可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