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最近心里苦。根據(jù)鈴木汽車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19財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凈利潤比去年同期減少53%,而利潤下滑的原因在于鈴木在印度和日本市場銷量的不斷下滑。其中鈴木的主要大后方,印度汽車行業(yè)今年二季度同比下滑百分比超過兩位數(shù),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jī)以來印度市場降幅最大的一次。
作為日本的第四大汽車制造商,鈴木早年在中國市場曾輝煌一時,不論是奧拓還是昌河,都擁有眾多的擁躉,單2005年其合資汽車的銷量就達(dá)到百萬輛。不過2015年起,鈴木在華便一落千丈,2018年9月無奈退出中國市場。敗走中國后,鈴木選擇押寶印度市場。
![]()
印度市場遭重創(chuàng),鈴木迎接疲弱期
印度市場是鈴木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印度,鈴木堪稱霸主,只要是開得起鈴木的人都會被看做成功人士。據(jù)了解,鈴木在印度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是印度主流的汽車品牌。
然而,由于受印度汽車市場下滑的影響,鈴木在這個稱霸的底盤上也栽了個大跟斗。2019年第一季度,鈴木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減少8%至907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9億元),營業(yè)利潤同比減少46%至6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1.3億元)。銷量方面,鈴木今年4-6月的全球銷量為73.8萬輛,同比下降14%,其中印度市場暴跌20%。
![]()
毫無疑問,鈴木正在準(zhǔn)備迎接今年在印度市場的疲弱期。因為將全部重心都押在印度市場實際上隱含著極大的隱患,它意味著被抓住了命脈,一旦印度市場出現(xiàn)問題,那么對整個鈴木的影響是致命的。
而鈴木如今的重創(chuàng),也讓人不得不回想當(dāng)初鈴木選擇走印度這一條獨木橋時的場景。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是鈴木讓所有人作為不解的一點。要知道,中國市場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是所有車企都在競爭的大蛋糕,即使是在國內(nèi)出于邊緣化的法系品牌,也仍在堅守,而鈴木卻說丟就丟。
將寶都押在印度市場的鈴木確實成為最暢銷的品牌,如今遭遇重創(chuàng),只能感嘆造化弄人。
![]()
固守“小而美”策略,只能被淘汰
鈴木最終敗走中國,主要是因為錯失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浪潮。在入華34年后,固守“小而美”的鈴木只能被市場淘汰。
在從昌河鈴木撤資的3個月后,鈴木汽車從長安鈴木撤資了。2018年9月,長安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以元價格收購鈴木汽車及鈴木中國持有的長安鈴木50%的股權(quán)。交易完成后,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的股權(quán)。
![]()
至于退出的中國原因,鈴木董事長曾在聲明中表示“由于中國消費者轉(zhuǎn)向大型車,我們決定將所有股權(quán)讓給長安汽車。”而錯失中國消費者的升級換代,也是鈴木失敗的最大原因。鈴木一直主打經(jīng)濟(jì)型轎車,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當(dāng)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經(jīng)濟(jì)型轎車市場份額下降時,長安鈴木的在華銷量馬上縮水近半。
因此,鈴木在中國市場成功于小型車戰(zhàn)略,但最終敗走中國,也是因為固守小型車戰(zhàn)略。而隨著時間的逝去,這一場景恐怕又即將上演。
在印度市場,鈴木依舊固守小型車策略,但顯然,在印度經(jīng)濟(jì)發(fā)展的過程中,印度人民的消費也會升級,總有一天小型車將滿足不了需求日益增大的印度人民。更甚者,過個10年或者幾十年,小型車將被印度市場所拋棄。
因此,對于鈴木而言,想要不重蹈覆轍,只能適時而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