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恒大球員的球衣上印上了恒大汽車的名字“恒馳”。
![]()
8月28日,亞冠四分之一決賽現場,恒大球員全部換上了新的隊服——上面印有大大的“恒馳”二字,下面寫著小字“恒大汽車”。
恒大以這種獨特方式對外宣告了其新能源汽車品牌。
根據官方解釋,恒,象征恒久,基業(yè)長青;馳,代表飛馳,勇往直前。恒馳,寓意志存恒遠,馳騁天下。恒大希望以“恒馳”對外彰顯恒大要造核心技術領先、產品品質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信心。
此前的中期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恒大集團副董事長兼汽車集團總裁彭建軍就曾透露,恒大將創(chuàng)立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并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外公布。
昨晚,正是合適的時機。
房地產界素有“恒大速度”,這一速度在造車界也出現了。
自去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恒大就頻頻“出手”將多家企業(yè)收入麾下,斥巨資構建起覆蓋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yè)鏈閉環(huán)。
事實上,恒大自跨界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在布局之初曾受外界質疑,但現在回頭來看,其每一步都走得有章有法。據悉,恒大在造車領域的并購與合作已經超過百億元。
![]()
2018年9月,恒大入股全球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獲得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
2019年1月,恒大收購瑞典NEVS、并與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獲得了強大的整車研發(fā)制造能力。
1月24日,恒大收購卡耐公司,獲得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技術。
3月15日,恒大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掌握商用車領域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5月30日,恒大收購英國Protean公司,全面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6月11日,恒大投資1600億,在廣州南沙布局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的研發(fā)和生產。
6月15日,恒大投資1200億,在沈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fā)生產基地、輪轂電機研發(fā)生產基地、動力電池工廠。
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國能93車型在天津下線。
7月23日,恒大與德國hofer公司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
![]()
此外,恒大實施全球一體化研發(fā)模式,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協同研發(fā),并擁有瑞典和中國廣州、上海、天津、沈陽等多個制造基地,打造新能源全系列產品。
不難看出,憑借世界頂尖技術和全產業(yè)鏈布局的優(yōu)勢,恒大造車信心十足,而匯聚全球最頂尖造車技術的“恒馳”將成為恒大實現“3-5年成為世界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目標的最大砝碼。
此前,恒大汽車的母公司恒大健康曾發(fā)布業(yè)績預警,預計上半年凈虧損約20億元,對于虧損原因,恒大方面解釋為:拓展新能源汽車業(yè)務處于前期投入階段,研發(fā)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
![]()
新能源汽車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yè),早期投入高、盈利周期長,許多新能源車企均面臨盈利難的問題,恒大出現虧損也屬于正常情況,可以理解。
審視恒大的這場造車之旅,不難發(fā)現,覆蓋全產業(yè)鏈的尖端科技與強大的量產實力將成為恒大后續(xù)研發(fā)新車型的堅實基礎,而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經的那句話仍是最好的注腳:“恒大做事的風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