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汽車知識的不斷普及,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也有了越來越專業(yè)的了解,比如從最早的ABS防抱死系統(tǒng)到EBD制動力分配系統(tǒng)再到現(xiàn)在的ESP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這已經(jīng)成為很多消費者購車的標配,同時也成為消費者衡量一輛車厚道與否的標準之一,部分廠商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雖然在車上配備了ESP但卻在其它地方偷偷減配,今天缸哥就為大家揭秘這些地方!
![]()
引擎蓋隔熱棉
![]()
對于家用車來說,與其裝上一個液壓挺桿真不如裝一大塊隔熱棉。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長時間開車后,打開發(fā)動機艙迎面就會撲來一股熱氣,發(fā)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在100℃左右,其向外散發(fā)的熱量可想而知,雖然行車中的迎面風會帶走一部分熱量,但依然會有部分熱量聚積在發(fā)動機艙上方,而金屬的導熱性又很強,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引擎蓋漆面開裂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十幾萬元以上的車不但會在引擎蓋上裝隔音棉同時還會在發(fā)動機艙上方裝一個巨大的塑料蓋罩的原因所在,對于咱們?nèi)粘<矣密噥碚f,大部分車型都不會配備完整的塑料蓋罩,但引擎蓋隔熱棉只要不偷工減料都是有的。
發(fā)動機艙隔音棉與防火墻
![]()
既然說到隔熱棉就不能不提隔音棉和防火墻。發(fā)動機既是車輛動力的提供者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起火的隱患所在,對于承載式車身車型而言,在發(fā)動機起火的狀態(tài)下如何保證駕駛艙內(nèi)的人員安全是汽車設(shè)計師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發(fā)動機艙防火墻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謂防火墻在外層同樣是一層類似氈布的阻燃材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一旦發(fā)動機起火后火勢不會延伸到駕駛艙內(nèi),為車內(nèi)人員逃生爭取更多時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配置,現(xiàn)在依然有車型在減配。
前后防撞梁
![]()
關(guān)于防撞鋼梁的爭論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久,如果問大家防撞鋼梁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會說出是用來吸能的,大家可以看上圖,真正起吸能作用的是防撞梁后面的吸能盒,目前絕大多數(shù)家用車都采用了承載式車身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的一個最大弊端就是車身強度問題,這里說的車身強度指的是在碰撞中車身變形的幾率,如果沒有防撞梁,那么在車輛碰撞中很容易造成車身變形,如果你身邊有鈑金師傅那他一定知道,對于車身變形后再怎么修復都會破壞整體的車身強度,所以說,那些給車減配防撞鋼梁的車企,不過是打著吸能的旗號縮減成本而已。
輪胎
![]()
如果說采用非全尺寸備胎是為了后備箱的空間考慮還可以接受的話,那么在全車輪胎上偷工減料就有些雞賊了。除了我們熟知的輪胎尺寸外,比如同樣17英寸的輪轂,但卻采用了胎寬175mm的輪胎,這顯然有些不厚道。胎寬越寬,整車的舒適性、靜謐性、制動性越好,我們并不是要求非得給咱們的家用車來一套245mm的輪胎,但胎寬總不能太窄吧?另外就是輪胎品牌,某款國產(chǎn)GT車型的老款輪胎采用的是馬牌,等到換代后卻換裝了瑪吉斯牌,令人寒心。
點評
在這個汽車越來越便宜的時代,不可否認,生產(chǎn)效率的提高降低了成本,但對于一些售價相對很低但配置很高的車型,缸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看一些細節(jié),畢竟那些眼花繚亂的電子配置成本有限,就拿ESP來說,用不起博世8.0的我還用不起博世6.0的嗎?即使博世6.0的我也用不起,那我用個小廠家的總可以吧?只要用了配置表上就會有ESP的字樣,有誰會在乎ESP的供應商是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