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自從去年4月美國主動挑起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半。在這一年半中美之間你來我往打了無數次個回合,慢慢地世人也開始從這些交鋒中認清了美國出爾反爾的無賴真面孔。
![]()
其中美方多次主動提出和談,隨后又單方面發(fā)動關稅戰(zhàn),而中國也一擺往年“以退求進”的外交方針。針對美國展開了多次精準性打擊,其中農業(yè)以及汽車板塊是其中的主要戰(zhàn)場。而由于美國的屢次反悔,中美汽車板塊在這一年半中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
![]()
首先是在2018年4月4日,美國對中國1300余種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后;中國在當天下午就以對美國大豆、化工品、汽車等商品加征25%關稅以反制。在這種環(huán)境下,美系品牌如林肯、福特、通用等車企的銷量在當月就受到了重挫,而奔馳和寶馬由于旗下多款中大型SUV生產地在美國,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
也正是這場較量,讓林肯這一全系車系都以進口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加快了自身國產化的腳步,接連多次放出消息稱旗下新車型將會以國產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
![]()
而后在2018年5月,美方主動宣布止戰(zhàn),中方也展現了自己的善意:不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與此同時還放出了放開車企合資股比的政策,以刺激在上個月受挫的汽車市場。在此新政放出之后,多家車企相繼發(fā)出官降公告,一切看起來都在朝著美好前進。
![]()
但是在三個月后,美方再次撕破臉皮,于2018年8月23日宣布對16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隨即我國也在當天作出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并與美方同步實施,于是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汽車關稅最高提升至40%;美產汽車在中國市場再次墜入地獄。
![]()
在持續(xù)對美產汽車加征關稅長達2個月后,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期間,兩國元首就中美經貿問題達成了重要共識,美方決定暫停對中國相關商品的加征關稅行為。中方則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征關稅3個月,涉及211個稅目。隨后中美兩方開始了經貿高級別磋商,美產汽車在中國市場贏來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
不過,和平的時光往往比較短暫,在2019年4月1號再次宣布延長3個月暫停加征關稅之后,美方又單方面開始挑起事端。在8月23日,美方宣布將提高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稅率。我國也做出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當天同時發(fā)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征關稅的公告》決定, 自2019年12月15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征關稅。
![]()
可以看到的是,在兩國這多次爭鋒之中,兩國的汽車市場都處于一波三折的發(fā)展之中。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經濟全球化已經將各國產業(yè)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也是如此,更何況汽車工業(yè)并不是只意味著單一的汽車市場,更是涵蓋了大量的相關產業(yè),兩國汽車工業(yè)的興衰所造成的影響遠不止于表面上的銷量衰減。
![]()
可惜的是,美國面對著日益強大的中國,想方設法的打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以保住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從今年早些時候的華為與??低暎浇r候的比亞迪與中車,無一不在美國受到了嚴重的政策打擊。其中,華為憑借著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不僅沖破了美方的封鎖,還極大地增長了國人的信心:此時的中國已經不再像往年沒有實力與美國一拼。而中國數次的反制舉措,也證實了這一點。
![]()
目前看來,美國并不會停止對中國的各種打擊,這一次的交鋒并不是終點,更像是一個新起點。中國每一次的強硬反制,都像一記耳光一樣打在美國相關人士的臉上。而我們也理應支持國家的反制措施,雖然可能有些人的經濟來源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也是美方希望能看到的,他們想看到中國再次跪下。可是我們站了這么久又怎么會愿意再次屈尊?現在的我們只能做好自身,努力創(chuàng)造價值,充當戰(zhàn)場上中國的堅實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