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chǎn)車近幾年的進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并不夸張,但在面對眾多的品牌與形形色色的車型時,難免令人“頭皮發(fā)麻”。坦白講,這里面“魚龍混雜”,如果你是個純純粹粹的“汽車小白”,想買一臺靠譜的愛車又不想被坑的話,就仔細看看下面幾步吧。
![]()
![]()
在乘用車領域,中國現(xiàn)有大大小小幾十個自主品牌,單純比數(shù)量的話,地球上能干過中國的目測暫時還沒有。之所以能有這么多的汽車品牌出現(xiàn),是因為最近幾年中國車市的繁榮,有句話叫“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真正有實力、產(chǎn)品靠譜的品牌其實并不多。
![]()
如果你是一個“車界老司機”,對于中國品牌有一定的了解還好,而對于“小白”選手而言,磚叔的建議是——挑大牌。中國品牌里那些才算是“大牌”呢,咱們閑言少敘,就目前來看,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上汽、廣汽等算是中國品牌當中的佼佼者,它們旗下的產(chǎn)品相對質量更可靠一些。
![]()
其他品牌都被一棍子打死,不值得選了?當然不是!有句話叫“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有些相對弱小的品牌會集中力量發(fā)展某一款車型,尤其是當下中國品牌的自主研發(fā)技術普遍不算十分出色的情況下,依靠外購外包等形式開發(fā)出一款性價比還不錯的產(chǎn)品是可能的,話說很多品牌也都是靠這條路子實現(xiàn)“上位”的。如果你真覺得車子還行,價格也相對便宜,那花幾萬塊買來代步也未嘗不可。只是這需要一些經(jīng)驗與知識來判斷,對于小白們而言有點難了。
![]()
不過,磚叔相信,中國的車市不可能永遠在“發(fā)燒”,終歸會有回歸平靜甚至下行的那天,消費者的眼光也會越來越銳利,經(jīng)驗會越來越豐富,購車時會越來越理性。屆時,那些實力不濟或者沒有夯實基礎,簡而言之就是“沒有認真造車”的企業(yè)終究會被淘汰。
![]()
相對來說,“國產(chǎn)大牌”的產(chǎn)品線都是相當豐富的,SUV、轎車甚至皮卡啥的都會有,結合你自身的預算與喜好,從中選出幾款“意向車型”就OK啦。
![]()
關于“意向車型怎么選”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主觀問題,涉及到預算、用途、年齡、家庭、性格、愛好等等,講究一點的話甚至還要考慮形象氣質……所以很難細講,磚叔能告訴你的是以下幾點建議。
![]()
“大”指的是尺寸,國人好面子,總是喜歡買大車,但其實未必用得著那么大的空間,想想未來自己的主要用車情景,選個尺寸合適的才最明智,既方便停車又經(jīng)濟實惠?!叭敝傅氖桥渲?,別動不動就頂配,很多配置你真心用不到或者一年用那么一兩次,偶爾出點毛病還怪心煩的,一般車型的中配版本已然足夠了。
![]()
![]()
車子可以小,也可以配置不高,但“三大件”一定不能太差勁,因為機械質感永遠是一臺車子最最核心的部分,技術可以不那么先進,性能也可以不那么出色,但可靠性一定得過關。
遇到一臺自己喜歡的車子,先去看看發(fā)動機、變速器是哪里產(chǎn)的,底盤出自哪個平臺。
![]()
即便中國品牌里的“大牌”出品,現(xiàn)階段的“三大件”也大都或多或少帶有合資貨的影子,逆向研發(fā)并不可恥,不研發(fā)才是真正的可悲。噪音大點、頓挫感稍強等這些小瑕疵要理性看待,只要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配得上它的售價就可以了。
![]()
當然啦,體驗機械質感的最好方式是親身試駕,倘若沒有這個機會或者自己經(jīng)驗不夠,那就多看看各大汽車平臺的車主點評,同時多問問身邊“老司機們”的意見。
![]()
按照磚叔以上的幾點意見,想買國產(chǎn)車的朋友(尤其是小白)應該不難找到一款相對靠譜的車型。當然,事無絕對,以上意見也僅僅是針對中國品牌以及絕大多數(shù)追求省心實惠的車主而言的,希望大家能夠買到一臺稱心如意的座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