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傳統(tǒng)的車內(nèi)光學后視鏡有沒有bug?其實是有的,視野面積小,如果后排中間位置坐人又會大大減小視野,下雨或者昏暗條件下時候也經(jīng)常看不清……所以現(xiàn)在也有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流媒體后視鏡,今天咱們就來實際對比一下,看看流媒體后視鏡有哪些優(yōu)勢。
![]()
凱迪拉克CT6目前配備了流媒體后視鏡,當然這個也是可以和傳統(tǒng)光學后視鏡切換的。后視鏡下沿那里的扳手,拉下來狀態(tài)是流媒體后視鏡,推上去狀態(tài)是光學后視鏡。
![]()
流媒體后視鏡的攝像頭位置和倒車影像攝像頭一起,左邊的是流媒體后視鏡攝像頭,右邊的是倒車影像攝像頭。這個位置一般比較隱蔽,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比如雨雪天氣。廢話不多說,開始測試!
![]()
測試方法:
兩個人站在距離車尾后方五米位置,分別向兩側(cè)平行移動(與車尾垂直距離保持不變),直到出現(xiàn)在后視鏡可看到位置的邊緣,測試兩人之間的距離,這就是橫向視野距離。
![]()
![]()
![]()
經(jīng)過實測,距離車尾5米地方,普通光學后視鏡可以看到的橫向視野距離是4.30米。但是后視鏡只能看到兩人的上半身,下半身的位置是看不到的。
![]()
![]()
![]()
經(jīng)過實測,距離車尾5米地方,流媒體后視鏡可以看到的橫向視野距離是8.4米。并且可以在后視鏡看到兩個人的全身。
![]()
測試方法:
用60cm高的雪糕筒,測量能夠在后視鏡看到雪糕筒時距離車尾的距離。
![]()
![]()
因為雪糕筒比較矮,這其實更加不利于傳統(tǒng)光學后視鏡,實測需要距離車尾22米的地方才能在后視鏡看到雪糕筒。
![]()
![]()
![]()
因為流媒體后視鏡是攝像頭取景,并且位置也比較低,所以流媒體后視鏡的盲區(qū)距離很小,只有3.6米,這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優(yōu)勢。
![]()
而且影響視野的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后排座3個人的時候,中間人肯定會遮擋大部分視野,而流媒體后視鏡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
小結(jié):所以從視野面積來說,流媒體后視鏡確實很占優(yōu)勢,不但可以看得更寬,而且更矮小的物體也能看到。這無疑增加了日常行駛變換車道以及泊車時候的安全系數(shù)。
![]()
測試方法:在昏暗條件下,看看流媒體后視鏡能否比光學后視鏡視野更加明亮。
![]()
![]()
可以看到,在比較昏暗條件下,流媒體后視鏡的亮度確實要更高一些,這也是它的優(yōu)勢所在。不過相比于視野提升,感覺意義沒有那么大。
總結(jié):可以看到,流媒體后視鏡的優(yōu)勢還是挺明顯的,尤其是在視野面積上,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唯一的劣勢可能就是可靠性一般,因為光學后視鏡只要不碎,肯定沒有問題。但是這也有一個問題,如果習慣了看流媒體后視鏡,如果換到傳統(tǒng)光學后視鏡就會非常不習慣。不過隨著技術(shù)不斷進步,已經(jīng)有諸多概念車取消了左右后視鏡,所以猜想未來攝像頭取代鏡面也是早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