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比日本車“整”?
Better Driving Performance
都說德國車比日本車開起來整,
是日本車偷工減料,還是技不如人?
很多人都覺得德國車比較高級,
即便是對于沒有達到BBA級別的大眾,
大家也會覺得它開起來,比日本車高級。
而這種高級感,歸根到底就是:
開起來感覺比較“整”!
那么,這個“開起來整”,
到底是一種什么感覺?
它真的代表高級嗎?
今天,范兒就和大家聊聊這件事兒。
所謂的“整”,其實就是車身的整體感。
這種整體感,在過坑過坎的時候,
就會變得尤其明顯。
一輛德國車,不管是大眾還是BBA,
在通過坑或者減速帶的時候,
車輛的懸掛、車架、車身等所有部件,
都會同步、一體的運動,
仿佛一個堅實的整體。
而日本車在通過類似路況的時候,
感覺只有懸掛做出了反應(yīng),
車身、車架及其余地盤部件,
與懸掛之間,總有一種分離感,
并沒有一種整體感。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
日本車開起來“比較散”的原因。
以日系B級車為例,
不管是雅閣、凱美瑞、天籟,
在過減速帶的時候,
你會感覺到車身和底盤的分離感較強,
當(dāng)車子通過減速帶之后,
懸掛、底盤、車身的反饋很復(fù)雜,
并沒有很強的一致感與整體感。
而同級德系車則不同,
過減速帶以及一些坑洼路面時,
整個車子是一體的,
底盤所反饋的信息是一個整體,
而非日系車那種松散無規(guī)則的。
其實,車整就是駕駛感受帶來的信心。
在高速、山路、以及一些不好的路面上,
德國車方向更精準,底盤更穩(wěn)定、厚實,
而日本車就顯得很單薄、穩(wěn)定性不夠,
所以德國車讓人感覺到車身和底盤是一個整體。
就算是A0級的飛度和POLO相比,
在高速時車子所表現(xiàn)的穩(wěn)定狀態(tài),
也有著明顯的差距。
尤其是在高速上,就更加明顯了。
正是這種駕駛感受上的差異,
讓很多人覺得德國車整、穩(wěn),
進而覺得德國車有品質(zhì)、高級。
覺得德國車用料扎實、靠譜,
日本車則是偷工減料,高速發(fā)飄,
甚至在安全性上,都要提出質(zhì)疑。
當(dāng)一個人駕車出行的時候,
對汽車最直觀的感受,
是車子在運動過程中,
傳遞回饋給他的底盤信息,
緊致扎實的底盤回饋,
可以讓車內(nèi)的人在駕駛乘坐時,
充滿安全感。
但如果開起來又飄又散,
駕駛者和乘坐者,就會充滿危機感,
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失控翻車。
相信這樣的駕駛感受,
沒有任何人愿意將它跟品質(zhì)掛鉤。
相信德系、日系車都開過的朋友,
一定都知道這種“整”和“散”的感受。
那么,日本車散,是為了控制成本,
把成本用在其他更值得投入的地方嗎?
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是一些日系豪華車、甚至性能車,
這種“散”的駕駛感受依舊存在。
即便是EVO和STI這種性能車,
與類似定位的寶馬M2等車型相比,
在車輛整體感與緊繃感上的差異,
依舊非常明顯。
即便它們的懸掛都非常硬朗,
但是車身整體帶來的感覺,
卻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即便是日系性能車的代表作GTR,
在操控的質(zhì)感和底盤緊致的整體感,
也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911來的有信心。
其實,之所以德國車的底盤比日本車扎實,
完全可以理解為市場驅(qū)動。
眾所周知,日本國土狹小,
多以短距離行駛需求居多。
要知道,日本的高速公路,
最高限速不得超過 180km/h,
這也是為什么日本汽車的表底,
是180km的原因。
即便當(dāng)年的280馬力君子協(xié)議早已解除,
但180km/h最高限速可沒有改變。
所以日系車的研發(fā)重點,
根本不在高速行駛的穩(wěn)定性,
而是經(jīng)濟耐用的家用基礎(chǔ)上。
而擁有唯一不限速高速的德國,
用車需求則與日本大不相同。
從設(shè)計之初,
就必需要考慮到車輛高速行駛的穩(wěn)定性。
如果不考慮底盤高速的調(diào)校,
在不限速高速上開到200km/h,
一陣小風(fēng)或者起伏路就能帶你領(lǐng)盒飯。
所以,德國車在底盤的調(diào)校上,
以及車輛空氣動力學(xué)的研發(fā)設(shè)計,
的確是重于日系車。
但也正因如此,
德國車為了高速行駛的極致,
犧牲了底盤零件的耐用性。
10萬公里幾乎是個大限,
很多德國車在10萬公里的時候,
幾乎都需要更換底盤的膠套墊片,
甚至還有很多漏油的新聞。
這都是由于底盤的壽命到了,
無法為其提供最初的性能表現(xiàn)。
在耐用性上來看,
不得不說追求經(jīng)濟務(wù)實的日本車,
比德國車更優(yōu)秀更省心,
真的和網(wǎng)絡(luò)段子說的那樣,
買個豐田想壞都難。
雖然如此,但也該理性看待,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越來越多的日本車也在全球銷售,
為了滿足各國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日本很多車企也開始投入更多精力,
提高車身剛性、改善懸掛和減震設(shè)定,
以及優(yōu)化車身和車底的空氣動力,
和增加各種電子車身、底盤穩(wěn)定系統(tǒng)。
可以說德國車是先有底盤穩(wěn)定性,
再迎合市場所需,調(diào)整完善耐用性。
而日本車則是先有經(jīng)濟耐用性,
再完善底盤穩(wěn)定性。
至于是買德國車還是日本車,
范兒覺得還是因人而異吧。
不過20萬以下的家用車,
范兒還是建議日系車,
畢竟更貼合家用,經(jīng)濟實惠。
20萬以上的預(yù)算,
可以多參考一些德國車型。
車有范兒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范兒精選
評車
路虎極光 | 凱迪拉克XT6 | 日產(chǎn)軒逸 | 大眾POLO
侃車
20年的日本車為何能1000匹 | 20年前的桑塔納到底有多牛
揭秘
? 點個 在看 鼓勵下!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