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China GT)秦皇島站的比賽中,韓寒駕駛邁凱倫720S GT3,奪得了GT3組別的冠軍,這是韓寒個人首次獲得GT賽事冠軍。因為韓寒個人獨特的魅力,這條消息不脛而走。
![]()
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是近幾年才開始舉辦的比賽,2016年是賽事元年。它的知名度現(xiàn)在還不是很大,但正在慢慢吸引人們的關注。
韓寒本次加入邁凱倫勝之隊參加China GT比賽,據(jù)稱,他所駕駛的賽車基于邁凱倫720S打造,造價高達400萬元人民幣。邁凱倫中國區(qū)董事總經理邁奕鴻(Dan McElholm)此前在采訪中表示:在2017年,邁凱倫在中國市場零售達到145輛。2018年,盡管中國汽車市場出現(xiàn)了28年來的首次下滑,邁凱倫在中國的銷量卻能逆流而上,同比增長122%,超過了300輛,占全球銷量的7%。
![]()
上個月,美國超跑品牌賽麟(SALEEN)在北京鳥巢舉行品牌盛典。賽麟已在江蘇如皋建起一座年產能22萬輛的汽車基地,未來,將實現(xiàn)年產能超過40萬輛;在上海車展上,比亞迪的跑車“漢”呼之欲出;北汽新能源首款電動超跑ARCFOX-7據(jù)傳有望在年內上市;更有不少造車新勢力在開發(fā)車型時瞄準超跑市場,如蔚來、小鵬、前途等。
![]()
這一系列的事件不禁讓人產生一種感覺:中國的超跑市場要崛起!然而,這個感覺只是一個錯覺。因為當前的車市大行情并不好,超跑也的確不滿足中國大部分人的用車需求,并且,價格較高的超跑不符合當下消費年輕化的趨勢。即使超跑將要在中國崛起,也不會是在這個時候。
首先,目前的車市行情依然不樂觀。盡管6月的銷量數(shù)據(jù)止住了2018年以來的下跌,車市似乎有回暖的現(xiàn)象。但最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下降5.0%,環(huán)比下降15.9%。車市又回到了下坡路上。所以,6月的銷量是國六切換催生出來的結果,汽車市場并未扭轉頹勢。
其次,超跑實在不能滿足大部分中國人的用車需求。一是因為中國的家庭結構和外國有差別。由于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社會結構等各方面原因,中國人習慣一家人住在一起。而外國人一旦成年,祖、父、子三代可能都分開居住。因此,超跑在外國有較大的市場,而中國則比較流行適合一家人乘坐的SUV車型和家轎。
近年來,連一直專注于跑車、豪車的保時捷、法拉利等汽車廠商都已經或者計劃推出SUV車型,想必這是受到了中國這個巨大的汽車市場的刺激。二是因為中國的道路條件不適合超跑。目前,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人口眾多,交通擁堵嚴重,超跑沒有多少用武之地。在經濟更差的中西部地區(qū),人們因購買力較低也不會選擇超跑。而歐美國家的道路條件良好,只要愿意,擁有超跑的車主經常可以體驗速度帶來的激情。
再次,價格較高的超跑不符合當下消費年輕化的趨勢。盡管在7月乘用車銷量數(shù)據(jù)中,主流合資品牌同比下降4%以及自主品牌同比下降14%的同時,豪華品牌卻同比增長24%。銷量的增加是汽車消費升級的體現(xiàn)。但是,當下消費年輕化也是不容質疑的趨勢。而年輕人的積蓄不會很雄厚,購車時選擇價格較高的轎跑的可能性很小。根據(jù)乘聯(lián)會長期的市場報告,國內消費仍舊是以A0/A級車為絕對消費主力。
![]()
目前,中國自主的超跑品牌少,沒有充足的數(shù)據(jù)可供分析。不過,從個別車型的數(shù)據(jù)也許可見一斑。 2018年8月,前途汽車首款純電動跑車K50正式上市,然而,截止18年年底共售出59輛。截止19年上半年,上牌量僅為131輛,寥寥無幾。雖說“純電動”對于慘不忍睹的銷量難辭其咎,恐怕超跑車型才是它在市場上表現(xiàn)慘淡的罪魁禍首。而另一款年初上市的跑車零跑S01,盡管價格在10萬級別,十分便宜,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大紅大紫。
![]()
所以,超跑在中國崛起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包括蔚來ES9在內的超跑車型目前都不討好。而超跑因為追求性能的關系,研發(fā)的成本往往更高。一旦銷量太低,影響公司其他車型的開發(fā),這對于資金不充足的新勢力造車公司來說,尤其要壞。這樣,小鵬P7的4門設置,算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
![]()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