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 | 楊玉科
編輯 | Jane
來源 | Automotive news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來自Automotive News的報道稱,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想辦法闖入歐洲市場。其戰(zhàn)略途徑一般是在歐洲建立設計研發(fā)中心。通過此跳板可一舉三得:一是贏得聲譽,二是提高競爭力,三是開辟海外銷售新渠道。
打開歐洲這扇門,并在歐洲市場站穩(wěn)腳跟,這是中國汽車制造商多年來眾所周知的心愿。
![]()
領跑者是吉利汽車。早在2005年9月,這家中國品牌就首次亮相法蘭克福車展。
但截至目前,這些來自中國的闖入者都不算成功。部分原因是口碑——自江鈴陸風SUV和華晨BS4轎車在碰撞測試中不盡人意的表現(xiàn)后,歐洲開始不相信中國品牌。
但通過一些新建的研發(fā)基地——位于德國的長城汽車研發(fā)中心——可以看到,情況正在發(fā)生變化。眾所周知,研發(fā)業(yè)務本土化可幫助汽車制造商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學習當?shù)卣J證詳情,同時與新供應商建立聯(lián)系。
“這些研發(fā)中心肯定會對推動中國技術進步做出貢獻。”德國應用科學大學(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汽車管理中心主任史蒂凡·布拉澤爾(Stefan Bratzel)說。
布拉澤爾正與咨詢公司普華永道合作,以追蹤汽車制造商的創(chuàng)新舉措。“看起來,這些汽車制造商更有可能是在為進軍歐洲市場做準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如果產品不能滿足歐洲當?shù)匦枨?,他們在歐洲就沒有立足之地。”布拉澤爾分析認為。
當然,設立一個研發(fā)中心或設計工作室也不一定是進軍該市場的前兆,或者是必然方向。
![]()
多年來,有些品牌一直在歐洲低調經營,卻沒有試圖推出過一款車型。大眾集團最大合資伙伴上汽集團早在2005年就在歐洲設立一家小型研發(fā)中心,大眾集團最新合資伙伴江淮汽車亦如此。
但時代不同了。最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開始放緩,最近車市更為低迷,使得中國汽車制造商不得不擴大業(yè)務范圍以求生存。這其中,中國品牌受到沖擊最大,一年內吉利汽車銷量已從第二位跌至第五位。
與此同時,中國很多省份開始提前實施更為嚴格的“國六”排放標準,再加上與美國貿易關系緊張——這一切不利因素,促使預測機構LMC修改對中國輕型車市場至2025年的預期。
這家分析公司預計,中國經濟明年還將連續(xù)萎縮,中國汽車市場只能逐步復蘇。
在此前提下,如果汽車制造商尋求海外銷售,可能有助于緩解國內困境。但分析師同時警告稱,要想在歐洲取得成功,就必須適應歐洲殘酷的市場環(huán)境。
![]()
如大家所見,一些跨國汽車制造商已被迫縮減歐洲業(yè)務——丟掉該地區(qū)品牌,關閉工廠。通用汽車已完全退出歐洲市場。
梅茨勒銀行(Metzler Bank)汽車分析師Juergen Pieper認為,中國品牌的長期計劃是在歐洲創(chuàng)造其整體業(yè)務的10%。“雖然目標不算太大,但他們將從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等競爭對手那里知道,在歐洲汽車市場賺錢有多難。所以最終來看,在歐洲發(fā)展并不會成為他們的首要任務。”
就在去年,已陷入財務困境的觀致汽車還打算在德國建立一個研發(fā)中心。盡管它在這些中國汽車制造商中首家在歐洲新車評價規(guī)程(EuroNCAP)測評中獲得最高五星評級,但其歐洲上市計劃似乎還遙遙無期。
中國高端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在慕尼黑設有一個研發(fā)中心,擁有近200名員工。但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斌向Automotive News表示,該公司將理性選擇合適時機再進行海外擴張。
“進入一個市場很容易。”李斌說,“但能夠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卻很難。”
業(yè)內專家一致認為,設立一個小規(guī)模研發(fā)中心,可以幫助汽車制造商吸引新的設計和研發(fā)人才,同時還可以限制財務風險。
![]()
事實證明,法蘭克福是一個頗受歡迎的地方。一方面,它位于歐洲汽車產業(yè)集群中心;另一方面,它緊鄰歐洲大陸最大的國際機場之一。
奇瑞汽車選擇將法蘭克福郊區(qū)作為研發(fā)中心所在地,該研發(fā)中心已于去年底開業(yè),旨在幫助奇瑞汽車為歐洲上市做準備。
奇瑞汽車負責歐洲業(yè)務的總監(jiān)Jochen Tueting強調,秉持公司奉行的穩(wěn)健持續(xù)增長原則,奇瑞汽車目前仍在敲定歐洲市場計劃。“大部分團隊都專注于中國蕪湖母公司的設計和可行性工作”。
Tueting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奇瑞歐洲并不急于推出盡可能多的產品組合,以此來爭取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市場的第一。
今年5月,在緊挨奇瑞歐洲研發(fā)中心的旁邊,吉利汽車也開設了一個研發(fā)中心。其預計未來幾年將雇傭約300名工程師,正常運營后將在電氣化和超低排放方面助吉利汽車提速。
![]()
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這種做法與之前現(xiàn)代汽車在歐洲的舉措類似。2003年,現(xiàn)代汽車在法蘭克福附近建立技術中心,不久又與起亞汽車聯(lián)合成立設計工作室。在這個聯(lián)合設計工作室時,ix35緊湊型跨界車與其同平臺產品——起亞Sportage得以開發(fā)。
“這些中國品牌正向那些做得好的品牌學習。”布拉澤爾說,“現(xiàn)代汽車和起亞汽車能短時間內在歐洲站穩(wěn)腳跟(比豐田汽車用時短得多),部分原因是,它們很早就在歐洲建立了研發(fā)基地。”
(圖片來自網絡)
-THE END-
商務合作
微信 | lgz13311288569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幫寧工作室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
有品質的汽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