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方藍字車聚網(wǎng),關注我們。
更真實、更獨立、更開放 丨 www.autoju.com
引言 |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咖在線”是車聚推出的問答欄目,大家可以在車聚公眾號、微博上留言,我們會從中選取問題來回答。我們來看看本期問題匯總:
8月8日上市的新一代卡羅拉,13萬的價格能力挫新軒逸嗎?
大咖:卡羅拉和軒逸一直競爭十分激烈,雖然卡羅拉自2014年以來銷量稍處下風,但軒逸的市場波動顯然更大。而要問全新卡羅拉能不能力挫新軒逸,答案是有可能的。
▎全新卡羅拉基于豐田TNGA架構打造,這個平臺以輕量化和超強的扭轉剛度著稱,并作為豐田重要的戰(zhàn)略平臺出過亞洲龍和凱美瑞。
▎全新卡羅拉設計顏值很高,相比上一代偏中庸的設計風格,這一代的設計要更時尚。12.1英寸懸浮式中控大屏并集成豐田最新一代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符合時下的科技需求;后懸架也升級為雙叉臂懸架,減震、抑制側傾、后排乘坐舒適度等方面都會有所提升。
▎動力提供1.2T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1.8L混合動力系統(tǒng)兩種供選擇,雖然賬面數(shù)據(jù)與現(xiàn)款相近,但兩套動力都采用了新技術。特別的,新車將主打混動。隨著補貼政策退去,相信像卡羅拉這種既不會影響日常駕駛習慣、又能獲得超低油耗的車型,會讓人不少車主感興趣。
當然了,如果全新卡羅拉相比全新軒逸定價更高,那就不好說了,畢竟這個價位的購買者很注重購買價。而且全新軒逸在舒適性上一直很有口碑,卡羅拉想要在銷量上力挫軒逸也存在困難。
其實要我說,卡羅拉也不必與軒逸死磕,這兩款車有著不同的調性??_拉動力系統(tǒng)更突出,相信隨著混動車型推出,在油耗表現(xiàn)上也能與軒逸一較高下。至于全新軒逸,它依然保留著相當好的傳統(tǒng),油耗和舒適性依然是主打。
而且這兩款家轎明星車型在科技配置上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上一代,不再是那種平庸古板、毫無體驗感的老舊產(chǎn)品。相信這兩款車在未來依然是很強勁的車型,不管誰的銷量更高一些,都不會讓人意外。
大咖:寶馬X1指導價27.68-36.98萬,途觀L指導價21.88-35.08萬,定價有很高的重疊度。如果要買,更推薦寶馬X1。
首先品牌定位上,寶馬X1好歹是入門級豪華SUV,拿出去比途觀L肯定是要更有面子。
而且就保養(yǎng)來說,寶馬X1反而要低一些。我們拿價格相近的途觀L 2019款 380TSI 自動四驅R-Line旗艦版和寶馬X1 2019款 sDrive20Li 領先型來說。途觀L 10萬公里保養(yǎng)費23649元,寶馬X1 10萬公里保養(yǎng)費18802元。
當然在車型定位上,寶馬X1屬于緊湊型SUV,尺寸要比定位中型SUV的途觀L小,不過4565/1821/1624mm的車型尺寸已經(jīng)不小了,和這個級別中車型很標準的哈弗H6相當。
當然如果您特別在意空間,更中意中型SUV,那就另說了。
除此外,途觀L使用的是7DCT,而寶馬使用的是8AT。途觀L的這臺7速濕式雙離合還是要稍弱一些,它的結合速度仍然達不到AT變速箱那么快的程度,也有些朋友發(fā)文稱它還存在低速換擋異響頓挫的問題(我本人感覺還好,不過每個人對頓挫感的評判不一樣)。
動力性上,同為2.0T發(fā)動機的途觀L表現(xiàn)要更好一些。最大功率162kW、最大扭矩350N·m,分別比寶馬X1多28kW、70N·m。不過途觀L要比寶馬X1重了136kg,實際體驗下來,途觀L并沒有那么猛。
當然了,如果您在意配置,同價位的途觀L是要更好。比如我們上面比較的這兩款,途觀L比寶馬X1多了適時四驅、并線輔助、AEB、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后備廂記憶、方向盤換擋、前排座椅通風/加熱等。
總之,寶馬X1綜合表現(xiàn)是挺不錯的一款入門緊湊型豪華SUV,如果不是很在意高配置和超大空間,寶馬X1可能會更合適一些。不過這兩款車都有自己的受眾群,您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用車需求來。為什么一些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前驅的缺點是什么?
大咖:題主的觀察很準確,確實有一些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設定。如奔馳S級、E級、C級、寶馬7系、5系、3系、凱迪拉克CTS等。如果再算上跑車,那選擇后驅設定的就更多了。
豪華車喜歡后驅設定與很多因素有關,也不全然是前驅車的缺點所致。舉例來說,以下幾點就讓廠家更傾向于后驅設定。
關于操控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50:50配比”的說法。后驅車因為一部分動力部件處于后橋,后驅車比前驅車更容易達成接近50:50的前后配比,操控平衡性更出色。
前驅車容易出現(xiàn)轉向不足,后驅車則容易轉向過度。相比之下,通過合理的轉向、油門和制動動作配合,轉向過度比轉向不足要容易化解。
又因為驅動形式上,后輪和前輪分別司職驅動和轉向,車輛在高速過彎時車身后部會有更積極的動態(tài)表現(xiàn),駕駛者能感覺更大的橫向握持力。因此在相同車身尺寸下,后驅車的轉彎半徑要要小于前驅車。
總體來說,后驅車有著更加的操作性表現(xiàn)(不過現(xiàn)在電控系統(tǒng)越來越強了,這部分的差距已經(jīng)縮小很多)。
后驅車會侵占車內空間,比如后排突起的傳動軸會影響后排中間座位的空間。相比之下,前驅車的空間表現(xiàn)會更好。
不過問題要辯證的看,豪華車因為對空間的需求不那么緊迫,后排中間位置表現(xiàn)差其實并不會特別影響購買欲望??梢哉f因為用戶的用車需求,讓后驅豪華車的缺點不那么有殺傷力。
總結以上來說,以上1、2點是后驅豪華車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前驅車的缺點。
不過還是要多提一點,現(xiàn)在大家的用車需求發(fā)生了改變,特別是對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前驅豪華車也越來越多。像前驅豪華車陣營中代表車型奧迪A6L,就獲得了很高的銷量成績和用戶口碑。
歡迎大家加入大咖課堂,如果你的問題沒有被回答,請不要灰心,有可能你的問題已經(jīng)被采納為下一期的大咖問答話題。如果你有什么疑問,來告訴我們,這里有專業(yè)的、資深的老師可以為大家排憂解難,有問必答。
歡迎加入車聚網(wǎng)讀者微信群:請先添加微信號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們將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