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承認,現(xiàn)在除了姿態(tài)風格之外,最吸引我的莫過于賽道風格的街車。但是有些看起來像是咄咄逼人的野獸,其實跟賽道沒什么關(guān)系。不過有些民間的草根賽車就不同了,它們在風格上比一般純粹的展車更加吸引人,也更加真實。
R33 GT-R相比起它的大哥R32和小弟R34和R35,地位有些尷尬,但是對于日本人來說,它依然有著眾多的粉絲,例如今天的這位車主。
![]()
![]()
明亮的藍色車身與黑色輪轂的組合相當具有侵略性,當你們仔細它的觀察細節(jié)時,車身其實又沒有那么夸張。
![]()
![]()
![]()
原廠的GT-R前保險杠通過Auto Select Devil前唇和風刀進一步增強視覺沖擊力,手工打造的碳纖維零部件可以提供經(jīng)過賽道驗證的下壓力。前翼子板來自Real Factory M,它不僅可以提供更大的輪胎空間,并且還有點類似后來R34 Z-tune的前翼子板造型。
![]()
![]()
![]()
這臺車上還有一個Wurz的碳纖維發(fā)動機蓋,一對Hasemi的側(cè)裙和Top Secret的碳纖維后擴散器完成了整個車身的空氣動力學。最后,一個不那么微妙的Voltex碳纖維尾翼讓這臺GT-R更加完整。
![]()
![]()
一些小細節(jié)讓這臺車更加引人入勝,例如所有的碳纖維車身部件包括Craft Square的后視鏡。夠?qū)挼暮谏嗇炓约凹みM的輪胎拉伸可以滿足低矮的姿態(tài)需求。明亮的綠色卡鉗和拖車鉤與藍色車身形成鮮明對比,不過視覺效果非常特別。
![]()
咋一看,無論是車身高度還是輪胎的拉伸程度,你們一定都會以為這是空氣懸掛的結(jié)果。不過這畢竟是一臺日本的賽道化作品,所以絞牙減震是更常見的方式。定制賽道規(guī)格的Buddy Club絞牙減震搭配了一套前后均是14k的彈簧,不僅大大降低了車身高度,而且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撐。
![]()
車主用大量Cusco和ARC的產(chǎn)品替代了原車HICAS后輪轉(zhuǎn)向系統(tǒng),使得這款GT-R的操控性能幾乎與外觀看起來一樣好。
![]()
![]()
![]()
對于制動方面,前軸采用了Endless的六活塞卡鉗,剎車碟和剎車皮,后軸則是Skyline V36 Brembo剎車套件,這是一個重要但是往往會被忽視的細節(jié)。全黑色的三片式Work Meister S1輪轂有著很強的存在感,前后18x11J的數(shù)據(jù)非常完美,亮光的桶邊搭配亞光的輪輻既有時尚的外表又具有性能的造型。
![]()
![]()
![]()
![]()
![]()
在這臺Skyline的駕駛艙內(nèi)有著與外觀相符的顏色搭配,不僅看起來非常專業(yè),而且不失美學的細節(jié)。無論是藍色鉆石縫線的Status Ring GT-X桶椅,還是翻毛皮包裹的手剎和檔把底座,它們看起來都像是原廠出品一樣。除此之外,還有去掉的后座以及一個Cusco的七點式防滾架。
![]()
![]()
![]()
![]()
![]()
雖然這臺車在目所能及的地方都符合我的審美,但是車主也沒有忽視掉發(fā)動機蓋下的部分。RB26發(fā)動機已經(jīng)是一臺經(jīng)過重新打造的性能野獸,排量升級到2.7升,配備一套HKS 264凸輪來發(fā)揮更大的排量。渦輪增壓器也升級為HKS GT2530,增壓控制和油路系統(tǒng)也有HKS的參與,而ATS碳纖維雙片式離合器有助于將550馬力全部輸送到地面。
![]()
這臺R33只有當處在賽道上才能發(fā)揮出全部實力,所以它絕對不是徒有其表。可以說,在任何一個賽道日活動中,它都是不容小視的競爭者。車主完美地將經(jīng)典賽車與當下流行的風格融合在一起,他再一次證明了JDM文化依然是汽車世界里重要的存在。
![]()
圖片及視頻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