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 樂逍遙
編 輯 | 李曉瑞
出品 | 汽車K線
從敦煌莫高窟到柴達木盆地
阿爾金山、當金山、祁連山、雅丹地貌橫亙在大西北高原
從東西橫貫到南北縱列的大山
最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單元代表了地球演化的歷史
這里
高聳的雪山為你矗立
映射出無人涉足的冰川金山
召喚你不斷探索
![]()
這里
中國最具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
在這片獨特的被譽為人跡罕至的
信號都沒有的“無人區(qū)”的地方
已經(jīng)傳承超過千年
這里
無數(shù)文人騷客尋覓靈感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成為永恒
西出陽關無故人仿佛昨日
DAY 1:又見敦煌
每次來到大西部,總是讓人感到心情不一樣。無論是西北方向:狹長的甘肅、廣袤的新疆、壯美的青海,還是西南方向:神圣的西藏、美味的四川、神秘的云南、多彩的貴州,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當航班降落在戈壁荒漠圍繞的敦煌機場,向舷窗外望去,突然讓人想起王維那句“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情景。
![]()
敦煌不大,機場距離市區(qū)也就十幾分鐘車程,但它在中國歷史中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曾經(jīng)來到這里,都是跟著書本或者電視,這次終于是自己的腳踏在這方土地,不免讓人遐想——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欲聯(lián)合大月氏抵抗匈奴,但路途兇險,沒人愿意前往,彼時郁郁不得志的張騫自薦為使者去聯(lián)合大月氏。試想這需要多大的膽量?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此去路途艱難坎坷,多有不順,果不其然張騫多次落入匈奴之手,幾經(jīng)周折十多年后回到家鄉(xiāng)。
![]()
聯(lián)合抵抗匈奴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是卻走出了一條聞名世界的貿(mào)易流通之路——絲綢之路,即便是交通發(fā)達的今天,絲綢之路依然具有重要經(jīng)濟、文化意義。
筆者用現(xiàn)代工具發(fā)現(xiàn),長安(現(xiàn)西安)至敦煌距離長達1700多公里。不敢想象,千年前古人是如何在戈壁荒漠、暴雪烈日、高山峽谷中,走通這條路。
![]()
想想每個人都會面臨順境逆境,得志或不得志,但只要不放棄自己,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并非不可能。
由于敦煌地處西部,相較內(nèi)地日落晚一個半小時。從容地吃完晚餐,在8點半夕陽的余暉下,來到距離鳴沙山不遠處的一所劇場——這里半裸露在地面、地下就像一座迷宮,也是莫高窟售票處的所在地,觀看一場大型舞臺式情景劇。
之所以推薦大家要來這里看這部《又見敦煌》,也是因為在觀賞過這個四部分組成的舞臺劇,通過對敦煌的歷史人物、命運多舛、積淀底蘊和千年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立體的演繹,對這里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
![]()
當然,幾千年歷史底蘊絕不是一部劇能夠蘊含的,全當拋磚引玉吧;但其采用穿越歷史整合古今的風格卻顯得獨特有趣。對參觀莫高窟和了解敦煌,其實還是比較有意義的。
我將它分為:“歷史T臺”、“是是非非”、“夢回千年”和“滄海桑田”四大部分。前面還有個前序,告訴大家觀賞的基本禮數(shù)。
Tips:《又見敦煌》由王潮歌擔任導演;前三部分只能站著,不能坐,所以要有好身板和堅實的腳丫子,第四部分座位還是非常舒服的,苦盡甘來。
當然,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
![]()
第二部分,關于那個王道士,能夠引發(fā)一系列思考:個人、群體、社會和國家之間的關系。其實對于此事沒有絕對是非對錯,若當時國家強盛,哪里會有八國聯(lián)軍入侵?若王道士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洋鬼子又怎么會一箱一箱的將國家寶藏從西北腹地運走?……
第四部分,其中唐朝河西節(jié)度使張議潮為向唐宣宗傳達“絲路通了”,十隊人馬九死一生,僅悟真和尚一人僥幸歷經(jīng)磨難、耗時三年抵達長安城,其余九隊人或死于沙漠、或被敵人殺害,或迷失于茫茫戈壁。足見古代不到2000公里路程是多么艱險。
想想第二天可能會與山貓,開啟一段旅程,而這段路就可能是千年前古人沒有走通的路,不免讓人興奮難眠……
![]()
古人會遇到怎樣的艱險?戈壁沙漠下面埋藏了怎樣的時光?這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旅程嗎?
在《山貓:開啟 一段旅程》連載旅行日記中,我們將與山貓一起探索西北的壯美與神秘。敬請持續(xù)關注……
![]()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chuàng),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