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汽車品牌主力之一的長安汽車,前身可追溯到李鴻章在洋務運動時期創(chuàng)辦的上海洋炮局,擁有近140多年歷史,在上世紀80年代就作為生產資料踏入汽車領域,經歷共和國歷史的變遷,如今長安汽車在發(fā)動機和變速箱領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就像華為的“鴻蒙”O(jiān)S一樣,多少讓我們的民族品嘗到自豪感的味道。
![]()
而我們今天試駕的長安CS35 Plus 1.4T車型正是如此,在現(xiàn)款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車型的基礎上推出藍鯨版車型,搭載了長安藍鯨NE系列最新的1.4T發(fā)動機,傳動方面匹配了自主研發(fā)的7檔雙離合變速箱,那么相比現(xiàn)款1.6L的車型,全新的CS35 Plus 1.4T車型表現(xiàn)如何?是否真如民間所言“中國汽車的下一個華為”?馬上進入這一期的速描評測。
![]()
總結:由于小型SUV的消費人群屬于比較精明的一類人,在購車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最后衡量的關鍵依然是性價比是否更高,所以像CS35 Plus這類小型SUV車型必須要符合消費者更多的需求,不過從1.6L車型過去幾個月銷量接近或超過1萬的數據看,產品實力得到提升的藍鯨版車型或許會有不錯的市場回應。
![]()
從長安CS35 Plus搭載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到如今增加藍鯨1.4T渦輪發(fā)動機,我們看到在嚴苛的國六標準來臨之際,長安拿出了看家本領以作應對,另外變速箱也并沒有使用愛信6AT,而是換上自家的7速雙離合,我們認為這并不是在否定愛信6AT的質量,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長安對自己研發(fā)的產品也同樣有信心,面對著國六環(huán)保標準的到來,每個車企采用的對應政策也不一樣,大眾通過改變ECU電腦數據來降低發(fā)動機功率和扭矩,從而獲得國六通行證的行為,相比之下,長安的舉動可謂更加走心,與合資品牌相比,中國車企或許更早就能認識到國六終究會來臨的問題,所以到底是賺更多的錢,還是做更好的技術準備,每個決策者都有不同的動機。
![]()
長安汽車打造了全新的藍鯨NE動力平臺,如今就是派上用場的時候,這個平臺可以兼容1.0-1.8之間的發(fā)動機,并且還可以搭載48V、PHEV等先進技術,涵蓋的動力范圍非常廣。說到這,我們不禁想起華為的鴻蒙系統(tǒng),在中美貿易戰(zhàn)打響之際,迅速由后盾走向前陣,而這一切都在任正非的預想當中,而且鴻蒙系統(tǒng)的實力被挖掘后,讓不少國外互聯(lián)網企業(yè)聲聲嘆息,中國企業(yè)的實力原來如此雄厚。
從這兩個事例中我們能看到,中國企業(yè)與外資企業(yè)對待本國政策的不同態(tài)度,相比那些在動力總成上小修小補的伎倆,長安通過全新動力平臺的研發(fā),重本投資,為的就是今天的成果與底氣;華為同樣是早有遠見,在面對困境力爭上游、高歌猛進,拿出真技術為國爭光。這一切的背后才有國民吐氣揚眉的贊歌。
好了,這里是聯(lián)合引擎,一個喜歡客觀看世界,又諷刺當下的汽車媒體,歡迎在本視頻下方留言,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