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令GK5(飛度)粉絲們傷感的消息可能就是“國民超跑”要和大家說再見了。因為不少地區(qū)計劃于7月1日起實施國六標(biāo)準(zhǔn),而GK5目前又沒有對應(yīng)的國六車型,很多4S店已經(jīng)開始停售。
一時間不少飛度粉們紛紛感慨:還未擁有,從此殊途。
![]()
客觀來說,飛度是一款滿是槽點的車,配置低、NVH不好、噪音大、乘坐舒適性差,但就是這么一臺槽點滿滿的車,卻被很多人稱之為神車,很多年輕人都以擁有一輛GK5為榮。
那么,飛度究竟是如何封“神”的呢?
就像Bimmer(寶馬粉絲)喜歡用E90、F18這些底盤代號稱呼自己心愛的3系和5系一樣,飛度車主們則將車架代號—GK5送給了第三代飛度。比起高爾夫R這類高高在上的小鋼炮,GK5用不到10萬的售價詮釋了什么是傲視同級的動力、良好的操控、超大的空間以及巨大的改裝潛力,盡管它也有很多不足,但這并不妨礙GK5成為越來越多熱愛汽車、享受速度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
![]()
漸漸地,GK5這個名字變得家喻戶曉,并被不少車迷們戲稱為“本田第一超跑”。
但真要追溯起飛度的歷史,第一代飛度(GD3)可是和速度無緣,它搭載的1.3L和1.5L兩款發(fā)動機表現(xiàn)都很一般,最大的優(yōu)勢是空間大、油耗低,是一款十足的買菜代步車,而且匹配的CVT變速箱因為技術(shù)不夠成熟,平順性難以令人滿意,開起來抖動也很明顯。
![]()
2007年國產(chǎn)的第二代飛度(GE6和GE8)雖然應(yīng)用了本田初代i-VTEC技術(shù),并將之前飽受詬病的CVT換裝成了5AT,在動力、平順度和燃油經(jīng)濟性方面做到了均衡,但動力方面依然很難讓車主們將其和運動、性能、改裝這些詞劃等號。不過,GE6和GE8在外觀設(shè)計上進行了優(yōu)化,車內(nèi)視野和寬敞感再度升級,也讓中國消費者第一次見識到本田空間魔法師的魅力。
![]()
直到2014年第三代飛度也就是GK5的上市,它的運動潛力和性能才逐步被挖掘。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那臺1.5L地球夢自吸發(fā)動機,在二代i-VTEC技術(shù)以及缸內(nèi)直噴的加持下,它能爆發(fā)出131匹的馬力,這個數(shù)字可不比大眾EA211的1.4T渦輪發(fā)動機差多少,最大扭矩也達到了155N·m,零百加速也就8秒多,完全可以讓人荷爾蒙爆發(fā)。
![]()
GK5優(yōu)秀的不僅僅是賬面參數(shù),實際動力感受也是如此,低扭動力充足,配合靈敏的油門設(shè)定,起步和加速迅猛而又輕快,不知不覺就能成為綠燈亮起后最先沖出去的那個;而當(dāng)你車速達到80km/h后再去加速,它也沒有一般小排量自吸的乏力感,這臺1.5L地球夢發(fā)動機能隨時做好突破100km/h的準(zhǔn)備,再加上線性、平順的提速過程以及優(yōu)秀的操控性能,GK5堪稱“買菜車?yán)锩媾艿淖羁斓?,能跑的里面最適合買菜的”。
飛度還有一項令粉絲們尖叫的特性:改裝。
“飛度不改裝,不如推下?!薄T诖蠼稚吓艿腉K5,幾乎每一輛或多或少都進行了改裝:有些人給它換一套BBS輪轂,加一套半熱熔的輪胎;有些車主加了貼紙、改了避震,車內(nèi)又換上了賽車座椅,拆掉后排加上了防滾架;甚至有些癡迷的改裝車主們,會到日本海淘原廠JDM包圍……可無論你怎么改,把它變成什么樣,GK5都不違和。
![]()
![]()
![]()
除此之外,飛度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超高的保值率了,它幾乎年年蟬聯(lián)國內(nèi)小型車市場保值率冠軍。
以2018年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飛度一年保值率高達88.5%,三年后依然擁有80%的保值率,遠超第二名,即便是開了五年,10萬左右的飛度還能以近6萬元的售價出售。
![]()
所以,憑借著加速性能、操控體驗、巨大的改裝潛力以及超高的保值率,五年的時間GK5征服了近60萬中國消費者,并被冠以“神車”的稱號。
對于絕大多數(shù)熱愛改裝,喜歡加速體驗的年輕人來說,第三代飛度GK5大概率會成為他們?nèi)松牡谝惠v車,它不完美卻擁有年輕人難以拒絕的魅力,它用不到10萬的售價幫助年輕人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并逐步成為一代人的信仰??删褪沁@樣一臺充滿情懷的GK5最終還是沒有躲過停售的危機,也許不久的將來GK5車迷們只能在二手車市場海淘了。
當(dāng)然,有消息說,未來第四代飛度或?qū)⑴鋫渑c思域同款的220TURBO 1.5T發(fā)動機,如果消息屬實,新車的加速性能無疑會再上一個新臺階,10萬左右的小型燃油車7秒內(nèi)破百也許不再是夢想。只是換裝了渦輪后的飛度,單論人車溝通感多少會不及自吸,操控方面也得看本田的調(diào)校功底,新飛度上市后到底會吸粉還是掉粉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