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條關于新能源車企的新聞,廣大電動車主應該關心一下。
一個是蔚來宣布召回,一個是特斯拉發(fā)布了關于今年4月份上海MODEL S自燃事件的調查報告。
兩件事情都與自燃有關。
回想起來,這幾個月可能是新能源車企不愿回首的一段經歷。從今年3月到5月,特斯拉和蔚來的純電動車不是忽然冒煙嚇人一跳,就是火冒三丈烈火中永生。而且讓人心驚的是,有些自燃是在車輛靜止不動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今年4月發(fā)生在上海徐匯區(qū)某小區(qū)地下車庫的特斯拉Model S自燃事件。自己的車自燃也算了,還波及到旁邊的幾輛車,最后一輛奧迪和一輛雷克薩斯也成了殉葬品,陪著特斯拉統(tǒng)統(tǒng)燒個干凈。
![]()
從冒煙到自燃,整個過程只短短數(shù)秒。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一輛電動車在冒煙,趕緊走開!
![]()
上海特斯拉自燃事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數(shù)百萬元。(統(tǒng)計來自網絡)
那么問題來了,電動車為什么會自燃?
這一連串自燃事件的兩位“主角”,蔚來和特斯拉,分別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蔚來的結論是:自燃的原因來自于動力電池。簡單來說,是由于在極端情況下線束發(fā)生了磨損,產生短路從而導致起火。隨后蔚來因此而進行了召回。
![]()
而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公關的典范,它的聲明值得玩味。
![]()
特斯拉表示,聯(lián)合調查組在全面調查分析后,“沒有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于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那為什么這個電池模組會出故障?又是出了什么故障?沒有進一步解釋。
但特斯拉仍強調,車輛的電動包安全系統(tǒng)起到了設計預期的作用,“車內人員應有時間安全離開車輛。”而且表示“特斯拉電動車起火事件發(fā)生概率明顯比汽油車低。”
兜叔不知道特斯拉公關部的腦回路是怎樣的。總之這份聲明試圖告訴大家,作為純電動車的特斯拉很安全,雖然可能還不知道、又或者不想告訴大家為什么會發(fā)生自燃。然而對于車主來說,這就意味著不知道到底特斯拉存在怎樣的風險,而且不知道如何防范,問題懸而未決。
其實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特斯拉公關的意圖很明顯:淡化自燃事故原因,強調特斯拉的安全性。
傳說中的喪事辦成了喜事。
盡管新能源車企一直強調電動車要比燃油車更安全,但起碼從新聞曝光的數(shù)量來看,今年以來純電動車自燃的新聞僅國內就不少了。再與純電動車少得可憐的銷量進行對比,這自燃的比例還能說是很小嗎?
![]()
根據(jù)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2018年,我國就至少發(fā)生了40多起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火災事故,相當于平均每月發(fā)生3起火災事故。或許可以推斷,目前純電動車的安全性,其實并沒有車企所說的那么讓人放心?
也就不難理解,如此自詡安全的新能源車企,又怎么會主動提醒車主買上一份自燃險?
不是開玩笑!上海徐匯那位特斯拉Model S車主估計是要賠慘了。據(jù)報道,當時車主第一時間就致電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倒是十分“爽快”,當場就拒絕了理賠。
![]()
自燃險是一個附加險,由于自燃概率很低,相信大多數(shù)車主都不會主動購買。而每次發(fā)生自燃事件,某些新能源車企對原因語焉不詳,卻把安全性強調得震天響。
所以就存在這樣一種怪象:新能源車企一邊強調電動車的安全,一邊卻在表演煙花秀;與此同時車主也被催眠,忽略了自燃的真實風險。這算不算是一種對車主安全的忽視甚至是誤導?
而且,一旦燒起來分分鐘“火燒連營”,誰負責?
最終不還得是車主埋單?所以奉勸各位車主未雨綢繆:電動車企的胸脯盡管拍得山響,還是記得給自己買一份自燃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