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奇怪,很多人在買東西時,都想知道賣家賺了自己多少錢,買車也是如此。車子,作為家庭中僅次于房子的重大開銷,自然會有很多人關心。我們花大價錢買車,總覺得被廠商占了不少便宜,那么廠商到底從咱們身上擼走多少呢,你知道嗎?
![]()
無商不奸,辦企業(yè)不是做慈善,追求利益是他們存在的意義,車企也是如此。眼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廠商都在鼓吹讓利消費者,但企業(yè)又一定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他們中到底有哪些真正讓利給我們,哪些又在背后偷偷數(shù)錢,今天我們就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
![]()
2018年度國內(nèi)部分汽車制造商的利潤情況(注:由于部分車企沒有公布,所以只呈現(xiàn)已公布詳情的車企數(shù)據(jù))
去年,戴姆勒集團以高達5228美元(約合人民幣3.61萬元人民幣)的單車利潤,冠絕全球主要汽車廠商。而具體到中國市場,北京奔馳的單車利潤更是達到了4.14萬元,換言之就是,奔馳賣一臺車賺4萬。
![]()
事實上,對于BBA這樣的一線豪華品牌,由于品牌溢價高,加上豐富的選(qiang)裝(jia)精品等途徑可獲利,整體利潤水平比一般合資品牌及國產(chǎn)品牌高,也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奔馳旗下還有多款車型月銷破萬(C級、E級、GLC等)。
![]()
翻看北汽的年報,北京奔馳的營收占整個北汽的89%;凈利潤方面,北汽2018年全年的凈利潤為44.3億元,而北京奔馳的凈利潤為200.77億元。從這個角度看,北京奔馳雖然單車利潤超過4萬塊,但也算是反哺北汽自主了,一點都不黑,相反有條件還可以再提提價、降降成本。反正有三叉星徽在,就有人排隊來買單,曲線支援民族工業(yè),何樂而不為?
合資品牌里面,長安馬自達可以力壓群雄,以1.52萬元的單車利潤緊隨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其后,坐穩(wěn)“老三”的位置,著實讓人驚訝。特別是當看到兄弟廠——一汽馬自達的單車利潤僅為0.26萬元的時候,由衷感到欽佩。
![]()
據(jù)了解,長安馬自達從2016年開始對非生產(chǎn)采購項目縮減成本,以提高單車利潤,收效顯著,單車利潤2年間提高了27%。賺錢了,也就舍得給弟兄們發(fā)錢了,前段時間看到網(wǎng)上有人發(fā)汽車廠商研發(fā)崗的薪水報告,長安馬自達絕對算得上“敞亮”的評價。
![]()
圖片來源@汽車研發(fā)招聘
不過,馬自達面臨的問題也很突出,一方面,其16.62萬輛的年銷量是前十中最少的;另一方面,它在國內(nèi)推行的不降價政策正在逐漸成為品牌的發(fā)展阻礙,截至今年5月,銷量下跌已經(jīng)持續(xù)整整13個月,照這樣下去,“悶聲發(fā)財”的日子還會長久嗎?依我看,不樂觀。
![]()
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車的單車利潤位居榜首,和2017年基本持平,為8400元左右,吉利汽車在2018年雖然沒有達成銷量目標,但是整體銷量依然非常優(yōu)秀,不過進入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大幅度下滑,前五個月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37%,后面需要加把勁了。
![]()
長城汽車踩線進入前十,單車利潤也有5000元左右,進入2019年,中國車市銷量下滑嚴重,長城汽車的整體雖然也有起伏,但是同比之下,變化并不大,難能可貴。
![]()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lián)碛写蠹沂熘膬纱蟆吧褴嚒薄辶夂蛯汄E。先說五菱,首款SUV宏光S3顯然是“玩脫了”,市場表現(xiàn)極差,大多銷量依舊是在“老本行”MPV上;而寶駿的SUV寶駿510,此前長期維持在銷量榜前三,如今已然滑落到4000輛/月的水平。重要的是,這兩家的車型素以廉價親民著稱,因此利潤空間少之又少,加上銷量持續(xù)縮水,自然賺不到多少錢。
看完賣車賺錢的,再來看“賠錢貨”。從江淮汽車開始,包括長安福特、神龍汽車、一汽奔騰、福田汽車、海馬汽車、長安鈴木、一汽海馬、長安PSA、騰勢等在內(nèi)都屬于“賣車虧錢”的狀態(tài)。
![]()
![]()
對于長安PSA和騰勢這兩家墊底的車企,真可謂“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前者代表著法系車的最高制造水準,后者則背靠奔馳和比亞迪兩個有錢爸爸,含著金鑰匙出生。但它們最終的命運也只能淪落到連年虧損的地步。究其原因,恐怕還是缺乏對中國市場的調(diào)查了解和深刻認知吧(質(zhì)量、產(chǎn)品力、宣傳手段都有太多不足)。
當然,車企每賣一臺車賺了我們多少錢,并不能體現(xiàn)車企是否厚道,都是市場競爭的結(jié)果。對于消費者來說,類似單車利潤這樣的數(shù)據(jù),了解一下就好,沒有必要將其作為購車的標準。畢竟,只要是我們看中并買回家的車,無所謂車企賺走多少錢,都是我們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