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自燃概率更高更不安全?
惑眾指數(shù):★★★★★
從特斯拉自燃事件到國內某造車新勢力自燃事件,車狂君從網絡上扒了一遍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18年9月,全國較為確定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39起,疑似電動車起火事件12起。似乎電動車自燃概率高更不安全的消息開始流傳,那么這種說法正確嗎?
以上說法純屬謠言。在車狂君看來,所有汽車都有自燃的概率,從數(shù)量上看,傳統(tǒng)燃油車的自燃概率可比電動車高多了,而電動車自燃事件的熱度向來都比較高,所以造成了電動車自燃率很高的假象。此外,在汽車突發(fā)自燃時,電動車能給到一定的逃生時間,因為燃油車屬于爆燃,車內人員很可能來不及逃離;而電動車從冒煙到完全燃燒至少需要幾分鐘,這也給到車內人員一定的逃離時間。
電動汽車電池雨天漏電嚴重,輻射還強?
惑眾指數(shù):★★★★
夏季是降水量最高的季節(jié),尤其是經常遭遇臺風天的南方地區(qū),行車停車時車主多少會存在憂慮。除了擔心泡水后的車影響保險理賠之外,還怕“電動汽車在下雨天之后會發(fā)生漏電”的倒霉事落在自己身上。那么電動車真會在下雨天發(fā)生漏電嗎?
其實這種言論是站不住腳的。根據(jù)規(guī)定,電動車在出廠前必須通過《電動乘用車運行安全和維護保障技術規(guī)范》進行涉水測試,通過后才可上市,車主們大可放心。
此外,關于輻射的謠言也是無憑無據(jù)。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電廠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100μT。而根據(jù)我國相關部門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汽車遠遠低于此標準,均在5V/m左右,是符合規(guī)定的。
就像買新手機的時候,周圍人都會提醒自己,在第一次用手機不能邊玩邊充,這樣充會損耗電池壽命。而電動車也存在著一則“鐵律”——新買的電動車,第一次充電要充24小時,以保證不會損耗電池壽命。乍一聽似乎挺有道理的,那么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事實上,新車不僅不需要充24小時,長時間充電可能會加速電池的損壞。目前電動車電池有鉛酸電池和鋰電池,鉛酸電池沒有記憶效應,如果充電24小時,會導致電池過充,過充電會促使極板活性物質硬化脫落,從而減少使用壽命。而一般容量的鋰電池在6-8小時即可完成充電,過充輕則微短路,重則燃燒爆炸。
說到最后,車狂君認為電動車的謠言更多是因為“人紅是非多”。仔細想想這些謠言,戲謔本質大于真實,所以大家還是可以安安心心的購買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