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神龍汽車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法系兩大品牌的銷售業(yè)績再次令人大跌眼鏡。
| 撰文︱毛淋龍 配圖︱部分源自網(wǎng)絡編輯︱薄言 林典 責編︱王巖 監(jiān)制︱楊虹波全文1539字 閱讀需3分鐘 |
|
法系車在國內汽車市場曾經(jīng)一枝獨秀,當時即便大眾這樣的品牌也只能當做綠葉陪襯。然而,今非昔比,法系的蕭條如落寞的夕陽正逐漸失去光輝。在近期神龍汽車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法系兩大品牌的銷售業(yè)績再次令人大跌眼鏡。
在神龍汽車公布的5月銷量數(shù)據(jù)中,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共完成銷量8698輛,同為法系的東風雷諾數(shù)據(jù)更慘,全月銷量僅過千輛。神龍汽車去年5月銷量還可以達到2.4萬輛,今年與同期相比直線下降了66.8%,1-5月的累計銷量中也較去年同期下滑超半。
法系車型在緊湊級家轎市場的表現(xiàn)近來一直不佳,作為法系車中緊湊級家轎的代表,東風標致308與東風雪鐵龍愛麗舍幾個月來一直未能撐起門面。其中東風標致308的銷量下滑嚴重,4月份銷量僅410輛,情況較好的愛麗舍4月份銷量也只有3195輛,兩款法系轎車中的主力車型銷量僅占當月全國緊湊級市場的1%左右。而在當前最熱的SUV領域,法系的表現(xiàn)同樣混沌不堪。
4月份全國SUV市場共售出412855輛,其中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的兩大主力SUV,標致4008與天逸C5 AIRCROSS僅賣出1545輛和1394輛。兩大品牌的所有SUV車型銷量占全國SUV市場的比重也剛過1%,更難以想象的是東風標致的小型SUV標致2008在4月銷量僅3輛。面對如此沉重的市場壓力,很難想像未來法系車會走向何方。
法系市場前景不好早已不是新聞,只是近來受市場環(huán)境的影響,法系車的銷量下滑越發(fā)嚴重。追溯病源早在2012年法系品牌便已種下“病根”,雖然表象上看,一直到2015年法系品牌依舊保持著蓬勃的增長態(tài)勢,但那是因為借了車市的東風,到了2016年市場剛剛轉向下風,法系便首先表現(xiàn)出了頹勢。
當年,神龍汽車銷量整體下滑了15%,這種下滑趨勢如潰壩的河水勢不可擋,直到今日法系品牌依舊未能翻身。其實在此期間,神龍汽車對銷量下滑也是存在預判的,并且采取了一些對應措施。比如東風標致率先打起產(chǎn)品戰(zhàn),在2016年下半年緊急引入了標致4008彌補東風標致在SUV領域的短板,可是效果甚微。
接著神龍汽車又在營銷方面作文章,力求在消費者心中為法系品牌營造良好的口碑,但依舊未能扭轉法系車在人們心中小毛病多的印象。即便這樣,面對中國市場的誘惑,法國人依然沒有輕言放棄,先后又向中國市場引入了標致5008、云逸C4 AIRCROSS和天逸C5 AIRCROSS。只不過此時的法系品牌在國內市場已是積癥難返,僅靠提升產(chǎn)品力很難解脫當前的困境。
追根溯源,法系品牌釀出今天的苦果并非由單一因素造成。市場的好壞受產(chǎn)品、品牌、營銷、網(wǎng)絡等多種因素影響,這其中的關系盤根錯節(jié),很難理清法系品牌究竟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造成法系“沒落”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東風與PSA在合作過程中的摩擦分歧。
法系品牌與中國車企之間的合作摩擦并非個例,而且東風也不是標致在中國的第一家合作伙伴。回憶廣州標致的前世今生就會發(fā)現(xiàn),法國標致在對待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上與其在國內的合作伙伴大不相同。這也是為什么直到2016年標致才將4008引入國內,須知國內SUV市場從2012已經(jīng)起步,那么東風標致等于整整錯過了中國SUV市場的高速發(fā)展期。
產(chǎn)品理念上的差異也是法系車在國內市場走不遠的另一重原因,大量鮮活的實例都可以證明。如標致極力推出的308S,它首先違背了國內市場以大為美的消費觀,更加令國內消費者不能理解的是它還搭載了3缸發(fā)動機,因此造成一代神車在中國不滿3歲便夭折的悲劇。所以法系品牌若想在中國市場繼續(xù)深耕,著力突破這些核心問題才是關鍵。
小編有話說
法系車在華快速邊緣化,一方面是市場下滑的整體壓力所致,另一方面是法系車無法滿足消費者對優(yōu)質車型的訴求。連續(xù)的下滑預示著市場即將進行重新洗牌,當前,法系能否經(jīng)受寒流的考驗將決定它在華的去與留。在這場末位淘汰的競爭中,法系品牌需要突破瓶頸和常規(guī),若非如此,只能成為中國汽車歷史中的一個腳印。
揭秘汽車歷史,詮釋汽車文化
解讀汽車科技,關注汽車動態(tài)
我是環(huán)網(wǎng)毛淋龍,共品“車來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