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加價史”!它才是加價車鼻祖,有錢、有關系才買得到
提起加錢買車,很多人就想到了豐田埃爾法,因為埃爾法它的產量是十分有限的,分給我們中國市場的車源更是少之又少,這種情況就造成了豐田埃爾法供不應求的一個現(xiàn)象。
之前埃爾法它的加價一般在20萬左右,但如今想買一輛埃爾法,那就不止這些錢了,因為今年開始新款的豐田埃爾法,它的產量更加少了,一般要加價在40萬左右才能夠可以排上號,落地就得130多萬。
事實上,很容易發(fā)現(xiàn)豐田家族有非常多加價車,漢蘭達、雷克薩斯LX570、ES等等。而真正加錢車型排行榜上,埃爾法它并不是真正的王者,是奔馳。
奔馳新G級要加價四五十萬左右才能有一個競價權,也就是說你加40萬左右,還不一定能買到,還需要跟其他人在競價才可以買到這輛車。
奔馳S680 邁巴赫,這款車是專門為中國市場而打造的,起步價格定為289.88萬,但如果你想要買這款車,你保底加錢的價格大約要在100萬以上,有的地方是100萬,有的地方是130萬。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買這款車,加上保險和稅費還有額外的加價費用之外,這一款車實際到手價格將近500萬左右,相當于一輛賓利飛馳的價格。
論中國加價車的鼻祖,它才是
那么話又說回來,中國加價買車之風的起點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也許要從這款車開始說起。
廣州本田第六代雅閣
加價汽車的鼻祖就是廣州本田第六代雅閣。在1998年7月1日,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本田公司就正式推出了第一臺國產六代雅閣。本田一直堅持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成熟的車型,因為這是廣汽從廣州標致失敗的“婚姻”中吸取的教訓。
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六代雅閣在整個B級市場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雅閣無論從技術還是外觀來說,它都要比同等級的汽車更加有碾壓式的優(yōu)勢,這就導致了當時的雅閣一推出上市,遭到眾消費者的哄搶,讓雅閣一時間出現(xiàn)了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
如果人們想要提到第一批雅閣,不止要額外的加價錢,還要托領導找關系去寫批條,從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當年豐田六代雅閣是有多么火爆,真的是一車難求啊。
豐田十二代皇冠
豐田十二代皇冠它即使在今天也深受很多車迷們喜愛,可以看見當時的皇冠,它的產品是有多么的火爆。他憑借著老前輩133和155,在國內市場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讓12代皇冠自從上市開始就異常的火爆,甚至還超過當年的神車A6L。
如果你想在05年提一臺十二代皇冠,那么加價和找關系是你的必由之路。尤其是3.0高配車型在市場上更是供不應求,很多人加非常高的價格,還不一定能找人買到這輛車。
奧迪Q5
當年奧迪Q5上市的時候,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車圈。當年在車界豪華的SUV品牌:寶馬的X3和奔馳的GLK,這兩大品牌都還沒有實現(xiàn)國產化,結果反奧迪Q5前占了先機,率先實現(xiàn)了國產化,拉低了整個SUV車型的入門門檻。
這讓奧迪Q5一上市就掀起搶購風潮,一時間出現(xiàn)一車難求的現(xiàn)象。甚至當時Q5帶動了整個奧迪其他系列的車型,如果想買奧迪的乞丐版本車型至少要加5萬元才可以,何以見得當時奧迪Q5是有多么火爆。
但誰才是加價的受益者?4S店?廠商?還是......
如今“加價”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yè)的一個潛規(guī)則了,那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呢?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會認為是經銷商,其實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經銷商對于加價的金額,他是不會開發(fā)票的,這樣一來加價的價錢都會被經銷商直接的收入到自己的腰包中。那么廠家就不會獲利嗎?
雖然說廠家,他們是不會直接加價錢的,他們只會負責生產,但是他們會要求經銷商在拿非常好銷售的車型時也要拿一些不受歡迎的車型,畢竟家家買車是大家都知道的潛規(guī)則,廠家這么做也是間接獲得了一部分利潤。
說到底,加價買車最大收益者還是經銷商,雖然廠家會讓經銷商拿一部分不受歡迎的車型,但是他們賺取的利潤還是沒有經銷商多。當然了,這就讓消費者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不過照目前這個情勢來看,如果想要改變加價買車,這個情況一時半會兒還是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