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一向都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在眾多豪華品牌相繼在華國產之后,雷克薩斯卻始終堅挺,依舊保持著進口車的身份。
![]()
或許是因為身份"特殊",雷克薩斯顯得確實比較硬氣,甚至在此前還有媒體爆料其賣得很好的ES系列要通過變相加價才能夠買到。不過,這顯然并沒有影響雷克薩斯在華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達到7.6萬輛,同比增長27%,其中混動車型銷量超過2.5萬輛,占比達到33%。
![]()
變相加價也能賣得好,這是憑啥?
加價成為了普遍現象
![]()
事實上,對于雷克薩斯甚至是豐田而言,加價都是一種普遍現象。
比如說雷克薩斯,在其多款車型中,ES系列無疑是銷售得最好的。但若你想要以27.9萬-46.8萬的指導價買到車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想要提到車,就需要選配4S店提供的"套餐"。但若是你不想買套餐,4S店的工作人員就會告訴你半年以后才能提車,而且半年以后不保證一定提到,這種"饑餓營銷"的手段無疑是變相加價銷售。而類似的情景發(fā)生在各大城市的4S店中。
![]()
但現實是,即使這樣,消費者仍對這些高端緊俏車型趨之若鶩。不得不承認,豐田的"饑餓營銷"以及"加價策略"還是有用的。若是隨便一款車型都這樣營銷,那大家絕對不會買賬。但豐田聰明的是,旗下的加價車型都是各個領域的"香餑餑",在供求不應以及國人好面子的推動下,大家對于這種現象似乎也見怪不怪了。所以作為豐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的"加價"也顯得不那么突兀。
![]()
多年的耕耘終歸開花結果
![]()
當然,能讓大家對此接受,還是雷克薩斯本身的品牌特性。
我們都知道,雷克薩斯自打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都保持了全系進口的身份。和別的豪華品牌圈地為王不同,雷克薩斯在中國始終都保持著小而美的形象,清心寡欲不爭不搶,用戶體驗十分優(yōu)越。正因為如此,雷克薩斯在華的用戶粘性,在豪華品牌陣營中都是數一數二的。畢竟一說到國產車,大家總會想到"減配""質量下降"等印象,而進口車一般都會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形象,所以盡管貴了不少,但大家的印象無疑更好。
![]()
與此同時,雷克薩斯畢竟還是進口車,其目標消費人群相對而言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會很高。所以對于雷克薩斯的變相加價,車主的心理也并不會有太多的波動,也不會影響自己的消費行為。再加上雷克薩斯在華的口碑也是比較好的,質量也得到了一定時間的驗證,所以就算加了點價格,那也是能接受的。
![]()
其它豪華品牌的"助攻"
![]()
說到這里,也不得不提到最近的豪華品牌,可謂是接連出事。
一個便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奔馳。由于新車發(fā)動機還沒開就漏油以及4S店有利用國家三包政策逃避責任的嫌疑等原因,一則有關于奔馳女車主坐在車上哭訴維權的視頻瞬間火爆網絡。在網絡輿論"蜂擁而上"之后,奔馳的這件維權事件還引發(fā)出一系列鲇魚效應。比如有關于汽車金融服務的"黑洞",賣出去的車基本上退不了等惡心潛規(guī)則。盡管奔馳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出了這么大的事,其品牌影響力無疑是大大被摧殘了。
![]()
而像是其它豪華品牌,也爆出了不少負面事件。在今年的315上,有關于奧迪的"白血門事件"被不少媒體相繼報道。雖說前不久一汽大眾回應了"奧迪異味致癌門",其車內的氣味是符合國家標準范圍,可負面影響還是被傳開了
![]()
最近,更是不少豪華品牌被曝在骨折銷售新車,這無疑也是在給雷克薩斯送"助攻"。畢竟于豪華品牌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品牌影響力,用價格來提振銷量只能解決一時的危機,而絕不是長久之計。
小編語
![]()
數據顯示,去年雷克薩斯在全球銷售69.8萬臺,同比增長4.5%,在中國市場銷售16萬臺,同比更是增長了21%。值得一提的是,雷克薩斯在華銷量已經占到了全球銷量的23%。到了今年,雷克薩斯也是在穩(wěn)步前進。
從雷克薩斯這兩年的出色表現可以看出,一家汽車品牌想要在中國市場有所建樹,優(yōu)秀的產品和正確的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只有把這些做好了,才有可能在國內市場深耕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