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曾給C-HR寫過一篇名為《不考慮實用性,15萬元以內最好開的SUV非它莫屬》的圖文內容,本來是想稱贊一下它的操控功底的,不過從文章評論來看好像絕大多數(shù)人的關注點,像什么“不考慮實用性我憑什么買你”一類的回復各種各樣,好聽的難聽的都有;那這次呢,我們干脆就來鉆一次牛角尖,既然你們都這么關注實用性,那我們這次就只測一下它的實用性,看看下面幾位不同年齡不同體型的人對這臺C-HR的空間和舒適性有什么看法。
廣汽豐田 C-HR 基礎信息車身長度:4405 mm車身寬度:1795 mm車身高度:1565 mm車身軸距:2640 mm行李廂容積:295 L**數(shù)據(jù)未公布,參考姊妹車型一汽豐田 奕澤IZOA
我覺得這臺C-HR的內飾就和它的外觀一樣有個性,比如它的前排,雖然這臺車的實際配置已經(jīng)很高了,但它的座椅依然只提供手動調節(jié),導致每一次我想調節(jié)座椅的時候總害怕一不小心把調節(jié)桿掰斷了;而后排呢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C柱太寬車窗太小導致太壓抑了,然后就是它的腿部空間,我坐前排副駕的時候習慣翹二郎腿,但這個時候后排的腿部空間就相對很小了;其它的倒還好,它的前后排頭部空間都很充裕,而且座椅內部填充也很柔軟,各項支撐都很到位,而后備廂呢,它的標準容積看著并不顯大,這個可以理解,后排座椅放倒以后的地板很平整,放東西甚至躺人都很方便,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它的后尾門太高了,我真的夠不到...
可能有的車天生就更適合開但不適合坐吧,比如這臺C-HR給我的感覺就是,它的前排座椅總體很舒服,頭部空間很大,包裹也非常緊實,但如果我只坐在副駕駛座的話,我會感覺它的側向支撐包裹得太緊了,坐久了可能會不太舒服;然后就是它的后排,頭部空間其實挺大的,而且它的C柱特別寬、坐在里面感覺也更有安全感、還能遮陽,靠背感覺稍微有點硬,然后腿部空間確實也不太充裕;后備廂的話,我感覺它的尾門拉手設計的有點怪,必須得反手勾才行、有點不太好習慣。
其實在真正開C-HR之前我對它是完全不抱什么好的預期的,但實際開了一段時間下來以后呢我發(fā)現(xiàn)它其實還是有一些設計的有意思的地方的,比如它的車門內側扶手的位置專門做了一個凸起,這個正好和我手肘完全貼合,在我做過彎動作需要手肘支撐的時候,它能避免我的手肘和硬塑料門板直接接觸,是個挺人性化的設計;然后另一個我印象比較好的就是它的后排乘坐空間,腿部空間就不說了、這個確實不充裕,不過它的靠背角度、坐墊長度和填充用料都做的不錯,頭部空間也可以,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它坐墊的角度我感覺有點太平了,如果再上翹一點的話我覺得它對大腿的支撐性會更好一點。
這臺C-HR呢,雖然只是一臺小型SUV,但我們還是能從它的身上發(fā)現(xiàn)很多豐田在空間設計以及布局上的小心思的,比如它的座椅本身是非常柔軟舒適的,而且為了能讓后排乘客在有限的軸距里獲得更好的腿部空間體驗,它故意把前排座椅的錨點定高了一點,這樣一來呢,后排乘客的腳就能完全伸進前排座椅與地板的空隙里,而乘客的大腿也就能和后排座椅的坐墊有一個更好的貼合——當然相對來說,這也會讓后排乘客的主觀感受變得更壓抑,因為后排座椅的高度相對更低了,而且它本身的后排車窗面積也很小,但從好的方面想,小的車窗也能防止坐在后排的孩子調皮釀出事故,所以對于一些年輕家庭的話,我覺得C-HR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