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下行,廠商忙著“自救”,唯恐在這場生存競賽中被踢出局。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傳言也加劇了汽車市場的恐慌情緒。前不久,一汽、上汽的內部員工購車價流出,為挽救下滑的銷量,車企開始打員工的主意了。另一邊廂,吉利被爆出要求員工“自愿”降薪,共同度過目前的車市難關。而日產則是在“雙積分”政策的壓力下,打算收購造車新勢力,避免產銷數(shù)量受影響……這一場來勢洶洶的車企生死局,已初見端倪。
在供不應求的汽車終端消費中,經(jīng)銷商用加價提車、加精品等方式,變相提高購車價已不是新鮮事。如今汽車銷量持續(xù)下滑,除了經(jīng)銷商開啟了大甩賣的模式,汽車廠商也要尋求新的途徑刺激銷量。內部員工價購車,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
價格一向堅挺的一汽馬自達在給內部員工購車價時也延續(xù)了其“摳門”的風格,CX-4的最大折扣為9.8折,全新阿特茲的最大折扣為9.2折,甚至白色和紅色的車型還得加價2000元。不知道一汽馬自達的員工看到這個優(yōu)惠是什么感受……
![]()
一汽-大眾給出的優(yōu)惠價和目前的終端售價差不多,誠意還是不錯的。入門款捷達的新車指導價為8.1萬元,員工價格僅需6.4萬元,而蔚領和速騰的最低購車價也降到了10.3萬元。不過,最優(yōu)惠的還是CC,2.0T至尊型的價格僅需24.3萬元,降價幅度達到6萬元。
入手奧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奧迪Q7為例,原價97.4萬元的45TFSI 尊貴型,員工價購車僅需73.05萬元,不用和4S店周旋就能輕松以這個價格購車,優(yōu)惠還是很吸引的。
![]()
相比較之下,上汽員工能夠享受的優(yōu)惠比較大。別克品牌旗下昂科威、君越、威朗等車型都有較大的折扣,只要14.9萬元就能拿下原價21.4萬元的昂科威20T前驅領先型,只要16.4萬元能就拿下原價23.98萬元的君越20T精英型,6-7萬元的購車優(yōu)惠不常有,上汽員工還是很幸福的。
雪佛蘭品牌方面,14萬元能夠入手探界者國五版,11萬入手國五版邁銳寶,折扣力度也不錯,不過國五車型目前都在清庫存,雪佛蘭此舉顯得誠意不足。另外,想要買一輛A級車更加劃算,畢竟科沃茲原價9萬元的新車,現(xiàn)在只要5.7萬元就能入手,這可是國產車才敢賣的價格!
汽車廠商“大放血”,給出較為優(yōu)惠的員工價既是為了促進銷量,也有清庫存的用意。據(jù)悉有不少一汽和上汽的員工都通過內部購車價下單了,可見這次給出的優(yōu)惠幅度還是比較滿意的,可惜普通消費者并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
據(jù)最新的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吉利的累計銷量10.3萬輛,同比下滑近兩成。與此同時,吉利員工被迫參與降薪項目的消息流傳開來,獲得廣大網(wǎng)友的關注。難道吉利的銷量表現(xiàn)難以好轉,需要通過壓榨員工的工資待遇來維持生存了嗎?
![]()
![]()
很快,吉利官方辟謠了這一消息,并稱吉利汽車各項經(jīng)營指標良好,發(fā)展穩(wěn)健,沒有所謂“降薪”情況出現(xiàn)。吉利汽車從5月起正式開展2019年度薪酬調整工作,本次調薪優(yōu)秀員工薪酬增長最高可達30%。為了讓中高層干部更有使命感、目標感和結果意識,8崗以上員工自愿加入經(jīng)營結果共擔激勵機制,目標完成回報會更高。
兩個消息相互矛盾,“吃瓜群眾”怎么看?在公司效益不好的時候,員工降薪也是一種常規(guī)操作,不過吉利近幾年一直給人“大躍進”的印象,無論是銷量還是品牌形象都處于上升階段,此時出現(xiàn)降薪的消息,并不是一個好的訊號。
“雙積分政策”自2019年起正式實施,為應付“雙積分政策”,各大車企可謂各顯神通。既有加速自家新能源產品投放,也有強強聯(lián)合共同掙積分的,實在不行還有買積分的。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遠不如燃油車,汽車廠商自行產生足夠的新能源積分并不是很現(xiàn)實。
![]()
以東風日產為例,其年銷量超過110萬輛,但旗下目前在售的僅有軒逸純電一款新能源車,并不能產生大量的新能源積分。如果想要繼續(xù)生產銷售燃油車,那么從別的途徑獲取是唯一的出路。
![]()
因此, 日產考慮收購中國一家電動汽車初創(chuàng)企業(yè)25%的股份并非空穴來風。據(jù)悉,威馬汽車、合眾汽車和理想都是日產的潛在收購目標。從資金的角度來考慮,威馬剛剛完成了30億元C輪融資,并擁有強勢大股東百度,被日產收購的可能性較低。合眾汽車由“政府產業(yè)基金”領投,同樣是不缺錢的主。反倒是車和家的理想品牌,其目前在國內的融資進程不太順利,去年收購了力帆汽車后,實現(xiàn)資質和產能落地雙目標,是一個不錯的收購對象。
“雙積分政策”讓不少汽車廠商感到頭疼,包括日產在內的傳統(tǒng)車企都必須面對這一難纏的新政策。大眾與江淮、寶馬與長城,仍是傳統(tǒng)車企與傳統(tǒng)車企的聯(lián)合,但廣汽與蔚來,是傳統(tǒng)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新嘗試,前者有不俗的造車底蘊,后者在軟件上有優(yōu)勢。日產本身有足夠深厚的電動車技術積累,聆風暢銷全球多年,但愿造車新品牌能夠在軟件上給予日產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