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人們吃飯是為了活著,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已經(jīng)不單單是簡單的解決溫飽,而更多的是一種享受,同樣車也是如此。隨著年輕化趨勢和消費升級,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不單單局限在實用性與舒適性,對產品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如今很多自主品牌發(fā)力上攻,無論品牌口碑還是技術實力,已今非昔比,有著國際化的雄厚背景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家轎”的鮮明特色榮威i6就是其中一個。
榮威i6自2017年上市以來,憑借高顏值和豐富的配置一躍成為緊湊級別市場中的熱門車型。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在2018年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榮威也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產品布局,于今年3月底又推出i6 PLUS車型,這次的“PLUS”可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尺寸加大,而是從顏值、舒適、安全、互聯(lián)、品質、動力六大方面進行升級,為消費者帶來一款真正品質升級的榮威i6 PLUS。今天車叔借著這次試駕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它的實際表現(xiàn)如何,是否符合你的預期。
榮威i6 PLUS定位于緊湊級轎車,共推出9款車型,售價區(qū)間為8.98-13.98萬元,鑒于現(xiàn)在全系購車享受兩萬元現(xiàn)金優(yōu)惠,因此,實際支付價為6.98-11.98萬元。另外,消費者只要在5月1日-6月30日到上汽榮威授權經(jīng)銷商或授權二級網(wǎng)點購買榮威i6 PLUS,還可瓜分上汽集團劃撥的30億“紅包”,在終端成交價基礎上再享5000元現(xiàn)金補貼。
相比榮威i6,榮威i6 PLUS在外觀方面最大變化的是前臉部分,前臉應用了最新的家族“律動”設計語言,進氣格柵加入了更多鍍鉻裝飾,格柵面積也大大增加,與前大燈融為一體,整體感和豪華感都更強極,也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前臉下部也運用了更多鍍鉻飾條,同時霧燈部位的鍍鉻裝飾造型換裝為Y型,視覺效果顯然更為運動。
車身側面的設計變化不大,車身上腰線相對較高,從前翼子板延伸到尾燈組的尖角,而下腰線則從前門板下沿延伸到尾燈組的下端,形成一道弧線,搭載17英寸雙色輪轂,因此帶來了比較敦實且動感的體態(tài)。
榮威i6 PLUS的車身尺寸為4671/1835/1464 mm,軸距為2715mm,其車身高度相比榮威i6車型高出了4mm,比朗逸PLUS還要大,此外2715mm的軸距更是領先于同級對手。
榮威i6 PLUS的尾部基本上和i6保持一致,上翹的燕尾式設計,極具動感,視覺上使整車重心有一種向后的拉拽感,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空氣動力學特性,細節(jié)之處也充分考慮到了優(yōu)化整車的風阻系數(shù)。尾燈繼續(xù)延續(xù)了榮威家族的造型設計,雖然相比榮威i6車型并未做出改變,但依舊呈現(xiàn)出了時尚精致、最前沿的車燈造型趨勢,遺憾的是后尾燈組大面積采用傳統(tǒng)鹵素燈,這點需要加強改正。
榮威i6 PLUS的內飾同樣延續(xù)了i6的內飾設計,兩者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維持原來的樣子,內飾風格很簡潔,配色也比較舒適。中控設計略有弧線,空調出風口也采用了一些鍍鉻裝飾,同時白色縫線的加入帶來了不錯的精致感,同時應用了大量的皮質軟性材質,整體用料和做工屬于同價位車型的中上水平,而內飾顏色則有米色、深色、棕咖三種方案,整體設計保持了簡潔、耐看的氛圍。
最大的看點還是方向盤后面的7英寸液晶儀表盤和中控臺上面的10.4英寸中控大屏。作為一款互聯(lián)網(wǎng)轎車,榮威i6 PLUS搭載的上汽最新的斑馬智行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集手機映射、車聯(lián)網(wǎng)、語音控制于一身。稍顯遺憾的是,這套能夠語音控制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以及天窗的車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僅搭載在頂配車型身上。不過以一款優(yōu)惠后不到10萬元的緊湊級轎車來說,i6 PLUS的表現(xiàn)算是非常不錯的。
作為一臺緊湊型車,榮威i6 PLUS的軸距達到2715mm,所以車內空間雖然談不上很寬大,但正常一家人足夠用。車叔身高180cm,前排的頭部空間大概有兩指左右,而后排頭部空間也有兩指,后排腿部空間有一拳多的距離,對于家用轎車而言,榮威i6 PLUS有著比較優(yōu)秀的后排空間表現(xiàn),相比朗逸PLUS、日產軒逸等競品都有著稍微領先的優(yōu)勢。
值得一提的是,全系將標配采用垂直雙硬度發(fā)泡填充的座椅,車叔實際體驗后,覺得支撐性和包裹性都相當不錯,并且能夠滿足用戶對舒適性的要求,相信無論長途、短途都能擁有十分出色的駕乘體驗。
儲物空間一切都以實用為主,前排中央扶手前面設計了兩個杯架、側邊還有放手機的小格子,前排中央扶手箱和副駕駛手套箱都有著較大的縱深,前后門板也能放下礦泉水瓶,中高配車型還有后排中央扶手和杯架,實用性不錯。此外,新車后備箱常規(guī)裝載空間為476L,后排可以整體放倒,滿足家用不成問題。
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入門版本的配置比較普通,但畢竟考慮到當前購車可以拿到2萬元現(xiàn)金優(yōu)惠,不到7萬元的裸車價對于那些預算不高、對整車品質又有一定追求的消費者來說,作為家用代步也是沒問題的。如果追求性價比,車叔更推薦高配車型,無論是1.6L和1.5T的“旗艦版”,都非常不錯,標配了10.4寸車機、座椅電動調節(jié)、定速巡航、皮質座椅、電動天窗,都是對家用特別“剛需”的重要配置。當然了,如果要享受車聯(lián)網(wǎng)轎車的精髓,只有選擇頂配車型,動力更好,配置更高,優(yōu)惠后的售價也才11.98萬元。
榮威i6 PLUS最大的亮點是摒棄了三缸發(fā)動機,取而代之的是一款1.6L自然吸氣四缸發(fā)動機,CVT也將代替之前的雙離合變速箱。其最大功率92kW(125 Ps)/6000rpm,最大扭矩158N?m/4500rpm,傳動方面有5擋手動和CVT無級變速箱可選。此外,還有1.5T渦輪增壓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可選,其最大功率124kW(169 Ps)/5600rpm,最大扭矩250N?m/1700-4300rpm,搭配上汽自主研發(fā)的TST濕式7擋雙離合變速器。
底盤方面,榮威i6 PLUS根據(jù)動力總成的不同,采取了兩套懸架設定,其中1.6L發(fā)動機版本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而1.5T版本的后懸架則升級為多連桿。
車終究是用來開的,所以動力和操控畢竟是躲不開的話題。而本次車叔體驗的是榮威i6 PLUS的1.5T版本車型,試駕行程是從上海市開到蘇州太湖邊,全程約90公里。這臺1.5T發(fā)動機采用米勒循環(huán)、中置高壓燃油缸內直噴、智能熱管理、電控調節(jié)的增壓控制、DVVT進排氣氣門連續(xù)可變正時技術等技術,保證了動力的強勁,同時又在節(jié)能減排上具備優(yōu)勢,排放完全符合國六標準。
這套動力總成給車叔的第一印象還是非常友好的,拖動超過1.3噸的車身及隨行的同行,在低速深踩油門時,榮威i6 PLUS會有短暫的動力輸出遲滯;但逐步踩下油門,其動力輸出則非常線性流暢,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而當時速達到120km/h,榮威i6 PLUS仍有不錯的動力儲備,印證了其較高動力參數(shù)所言非虛。同時100km/h以上的再加速超車能力也讓人滿意。
和動力調性一樣,剎車初段有一些虛位,剎車力度來的也不突兀,整個過程以線性舒適為主。另外,車叔對榮威i6 PLUS的轉向也是比較滿意的,阻尼適中,手感也比較偏輕,路感一般,屬于中規(guī)中矩的風格。
懸架方面也較之前的車型有所升級,榮威i6 PLUS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全系車型減振器升級為德國ZF旗下的薩克斯減振器,底盤上也增加了不少加強件,讓底盤剛性更強。通過這些調整,這臺搭載多連桿后懸架的1.5T車型路感比較清晰,大幅減少顛簸路面和減速帶的余震,提升后排的舒適度。
為了驗證i6 PLUS的底盤濾震能力,車叔特意駕駛榮威i6 PLUS體驗了碎石顛簸路面,碎石路面的難度在于附著力較差,車輛行駛在這樣的路面上除了顛簸外還容易失控,但榮威i6 PLUS經(jīng)調校升級的底盤以及豐富的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車內感受到振動似乎被軟墊隔絕了不少,一些動作變得柔和。減振器能夠快速把振動衰減吸收,后懸架幾乎沒有太多彈跳。
此次車叔試駕道路綜合市區(qū)道路、城鄉(xiāng)道路、高速道路和顛簸路面,載重四人+四份行李,駕駛習慣模擬日常趕上班情形,榮威i6 PLUS跑出了4.4L/100km的油耗成績,有著不錯的燃油經(jīng)濟性。
車叔總結
榮威i6 PLUS作為一款互聯(lián)網(wǎng)轎車,雖然車聯(lián)網(wǎng)的精髓賣點只存在于頂配車型略顯遺憾,但考慮到其價格不高,橫向對比合資競品依然存在很大優(yōu)勢。并且榮威i6 PLUS的實際售價6.98萬元起,足見其帶著誠意而來,可以說是同級車里,性能強、油耗低、空間大,而且在i6的基礎上優(yōu)化了外觀設計,造型更受年輕人青睞。另外,針對其家用車的屬性,也對產品進行了調整,例如使用了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以及CVT變速箱的搭配,令其性價比大增,10萬以內能買到這樣的一臺車,無疑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