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大學時,我們常開室友的玩笑。
說上海的秋天像他的小丁丁一樣——
短的看不見。
說上海的春天像他的女朋友一樣——
根本沒有啊。
乍暖還寒的四月,父母不停催促著我回家,問我,上海有什么好的。
我在淮海路上吃著肯德基,老家也能吃。
我在馬當路上喝杯星巴克,老家也能喝。
我在百度上搜索“上海特產”,小籠包,湯面,生煎饅頭……
老家的好像甚至更正宗一些。
我打開地鐵線路圖,找尋一個“理由”。
先是一喜,上海賽車場,這個老家沒有!
然后一悲,上海賽車場,這個我也進不去。
然后我想抬頭仰天長嘯,卻看見了這么一個招牌。
老板端坐在門口,扣著腳,聞一聞,再放下。
在他身后,是十幾塊大屏幕,五六個方向盤和座椅。
他看我楞在那兒盯著看,立馬跑過來用剛扣過腳的手拉住我。
我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立馬掙開了他的手。
“兄弟,工作日,今天沒人,半價讓你試試?”
“……”
“看你愁眉苦臉的,那免費讓你爽爽。”
真希望這話不是那個三十多歲的摳腳大漢,而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對我說的。
他熱情的幫我開機,然后熟練的打開steam……
“老板你也玩dota2嗎?”
他沒有接茬,點開了Assetto Corsa,神力科莎。
進入游戲直截了當就是全英文的界面,我懵圈了。
還好老板說他幫我調。模擬賽車就得有賽道和賽車選擇——賽道我都不懂,就選了上海賽車場,賽車我懂??!
“先來輛488熱熱身,一會兒讓GTR上來爽爽,大小牛我也要!”
這時候老板先是幫我擦了擦口水,然后告訴我:剛入門上手的時候可以你就開開TT或者911GT3 Cup這種車,操控性比較好,容易駕駛。你現(xiàn)在去開那些超跑,撞到你想吐。
“我不信,給我上拉法。哪有人開車會吐的?更何況還是個模擬器。”
將拉法開出賽道以后,腦海里想起了548老師的諄諄教誨……于是就在上海賽車場上翻了三十多次車,跑出了圈均6分37的紅色好成績。
讓我沒想打的是,這個仿真皮包圍式的賽車座椅的真的傳動十分迅速,每一點加速減速帶來的抖動都很刺激,幅度很大。加上我的駕駛技術不過關,抖動頻率極高。這輛拉法,我輕輕一點油門,速度就到了130,剎車的時候速度太快,來不及降擋,過不去彎,然后再去打方向,整個車就失去控制翻出了賽道,這個時候,整個人都感覺快要被座位頂?shù)拇┻^屏幕了。
“還好不是真車,我去開拉法,估計夠我死個十幾次了。”
手上握著的全進口方向盤,把握時的舒適度雖然是極佳的,但在速度過快車身失控的情況之下,方向盤拽著我的手左右翻滾的感覺讓我想起一句話。
可能是因為心疼這機器,老板來問我,要不要休息一下……
休息的時候,他給我簡單的說了一下賽車運動駕駛和平時駕駛的區(qū)別:
如何用可控的最高速過彎、出彎才是賽車追求的所在。然后換上了保時捷911GT3 Cup,我一邊開,他一邊細心的告訴我每一個彎道的擋位,車速,路線……我這才順利地駕駛完一圈。
因為是單人體驗,與人斗的樂趣其實是沒有的。但總是會有一種,和自己較勁的感覺:失誤之后就想在下一圈避免失誤,總認為自己可以更快一些。有時候前面跑的很好,眼看著就要刷新成績,卻在最后一個彎貪快跑出賽道……
“開賽車,只有避免越多的失誤,才會開的越快。”老板在我身后說著,“怎么避免失誤呢,首先心態(tài)放平,其次就是熟能生巧?!?/span>
三個小時體驗結束之后,我整個人是腰酸背痛,比開了3小時高速公路還要累。但前幾分鐘那引擎的呼嘯聲,油門剎車切換帶來的震感,一次次刷新的圈速,實實在在的觸碰著我的G點,刺激著我腎上腺素分泌。如果讓專業(yè)車手來開,可以說這就是賽道賽車本身,除了翻車不會受傷以外,100%真實,可以完全不用當它是一個游戲。
與老板告別之后,走出店來,回頭看了看——確實是免費爽了爽。
如果大家也想去爽一爽,那我就把老板聯(lián)系方式甩在下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