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來,自主品牌SUV Coupe產(chǎn)品輩出,在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吉利星越這三大主流廠商的作品中,星越來的是最晚的,但它的百公里加速是最快的,尤其吉利母品牌也用上了CMA架構,效果如何?
從開始使用全新模塊化架構開始,吉利稍微轉變了一下傳播流程,以往是先上市后試駕,現(xiàn)在會在上市之前安排一系列諸如靜態(tài)拍攝、動態(tài)測試之類的步驟,這應該是與全新架構有很大關系,就像BMA架構首款車型繽瑞、CMA架構的領克01,以及現(xiàn)在吉利CMA架構的星越,皆是如此。
![]()
錯過了星越的靜態(tài)實拍,車展時也分身乏力,所以這次動態(tài)測試是我第一次看到星越的實車。對于星越的設計,我不想吝嗇任何贊美,它對SUV Coupe這種個性造型的處理實在太和諧了。其余兩款都或多或少有些讓人一眼看去就覺得別扭的地方,比如CS85 Coupe的頭和F7x的尾,但星越?jīng)]有。
![]()
![]()
![]()
![]()
![]()
![]()
![]()
![]()
不需要避諱,當今天下所有的這類設計,皆是在效仿寶馬開創(chuàng)的潮流,好的設計必然會接受后來者的借鑒,而在這三款國產(chǎn)作品中,星越是實際效果最好的,當然,我也尊重大家不同的個人口味,畢竟各有所好,這里不對星越的設計方面過多贅述,因為設計可不是這次測試的重點。
![]()
![]()
首先理清一個簡單的概念,吉利CMA架構是基于原有CMA架構的基礎上,針對國內路況和用戶喜好而進行了少許調整的架構,通俗地說就是,吉利CMA架構會比領克CMA更加偏向于舒適性。經(jīng)過一番討論之后,我們的理解是:吉利CMA架構是基于吉利傳統(tǒng)產(chǎn)品向著運動路線靠攏,盡管相比領克更加舒適,但所謂的“高階運動”歸根結底還是針對吉利而言的,而弄清了正確的評判標準才能對新車產(chǎn)生一個合理的預期。
![]()
博世(東海)測試中心是個較為封閉的測試場地,所以無法對新車作出更貼近日常的全面體驗,這個留待日后正式試駕時再解決。上午的金卡納樁桶測試場地擺出了蛇形繞樁、急掉頭彎、S彎、緊急避障等復雜路線,并且非常狹窄緊湊,將車速提升到一定程度時很容易逼至車輛操控極限。
![]()
在第一圈體驗中我放得很開,膨脹的信心讓我將預期的極限過彎速度定的稍高了一些,于是在第一個緊急回頭彎的彎心處出現(xiàn)了推頭,最后一個高速緊急避障的車身姿態(tài)保持的沒有我預想的好,而后降低預期壓制車速,倒也順暢地通了關。一圈乘坐,兩圈駕駛,三圈下來總算對車輛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
CMA平臺對于新車的提升是明顯的,雖說星越同樣有著明顯的舒適性取向,比如轉向手感依然很輕,懸掛的支撐也比常規(guī)概念中的運動調校更柔和,但方向盤的轉向圈數(shù)縮減到了2.7圈,指向精準度有了顯著改善,況且星越畢竟屬于吉利品牌,傳統(tǒng)家用車的舒適基因不可能舍棄,而運動感遠的不說,至少與博越相比已經(jīng)拉開了檔次。
![]()
而后的外環(huán)測試跑道才是讓我對星越產(chǎn)生正式印象的體驗,這條外環(huán)測試道的寬度大體相當于雙車道,有連續(xù)S彎但幅度正常,并且全線限速80km/h,這就給了車輛很大的發(fā)揮空間,而當我?guī)е鴺锻皽y試的預期在外環(huán)駕駛了第一圈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我給車輛的信任不夠了。
![]()
在金卡納測試場地中,星越這種并非具有極致運動性的SUV顯然能力有限,而在外環(huán)跑道上我明顯地感覺到星越的游刃有余,這才是星越這類車真正的使用場景,所以我繼續(xù)提高預期,慢慢提升車速到了80km/h,始終沒有觸及到車輛在跑道上的極限,連續(xù)S彎通過地十分順暢,愛信8AT變速箱偏于保守的調校也讓換擋過程無比柔和。
![]()
另外就是星越的主打宣傳點,來自于沃爾沃的2.0TD發(fā)動機最大輸出達到了238馬力、350牛米,其扭矩與沃爾沃T5動力相同,最大功率有所下調,百公里加速達到了6.8秒,在現(xiàn)場測試中,有同行甚至開出了6.7秒的成績,在自主燃油SUV中,想來是沒有數(shù)據(jù)上的對手,而這也解決了吉利過去沒有一臺足夠強勁的發(fā)動機的問題。
![]()
現(xiàn)場的測試車輛均為2.0T動力版本,未來還會有1.5T以及混動等諸多版本出現(xiàn),智能四驅顯然是必須的,在車上我也看到了HUD抬頭顯示、自動泊車等各項科技配置,依然是典型的吉利。
![]()
初次以吉利品牌走上運動路線,星越需要探索的還有很多,比如在運動模式下,轉向手感依然很輕,頗有些影響駕駛體驗,因為畢竟我切入了運動模式,那么我必然想要獲得一些直觀的反饋,而轉向手感顯然是關鍵的一項。
![]()
當然,作為上市前的動態(tài)測試,這次活動中的體驗有限,諸如油耗、乘坐舒適性、空間、NVH等特性都沒機會考察,而動態(tài)體驗的結果倒也令人欣慰,我們能看到吉利在向著所謂高階運動這個方向的努力,相比于以往的吉利車型,星越也確實做到了。
![]()
作為吉利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毫無懸念地保留著吉利家用車超高配置的傳統(tǒng),也向著更高層次的運動路線走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雖然星越還不是吉利所謂高階運動的大成之作,但從它方方面面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國產(chǎn)車型趕超合資的希望。前路漫漫,這是個不斷學習和摸索的過程,而星越只是個開始。
![]()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劉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