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田青久,不知王剛藏后頭。
國內(nèi)所有車企中,依舊保留“產(chǎn)銷分離”架構(gòu)的,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也正因如此,在媒體認知中,帶領(lǐng)一汽豐田在2018年實現(xiàn)逆勢增長的田青久,遠比隱身其后,負責生產(chǎn)及其他事務的王剛,更像一位“當家人”。
兩個看似矛盾的問題也隨之產(chǎn)生。在一汽豐田體系整合逐漸進入尾聲之際,是王剛,取代田青久,成為媒體的新焦點?還是田青久,取代王剛,未來執(zhí)掌整個一汽豐田體系?
很難想象,在一汽集團下屬子公司的高管中,還有這樣一位老臣——自2006年1月1日上任至今,已在天津捱了十幾年。
當年,中年男士常見的謝頂問題,還沒有影響到39歲的他。
2006年1月初,一汽夏利發(fā)布董事會公告稱,鑒于徐憲平因工作需要,辭去公司董事、總經(jīng)理職務和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董事職務,公司決定聘任王剛為公司總經(jīng)理,推薦其為公司董事候選人,并委派其擔任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天津一汽豐田)董事職務。
資料顯示,早在2002年一汽與豐田合作之初,王剛就是籌備組組長。被任命為天津一汽豐田的董事、常務副總經(jīng)理后,年輕氣盛的王剛曾放出豪言:一汽豐田到2010年要實現(xiàn)產(chǎn)銷50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的目標。事實上,一汽豐田在2010年的銷售業(yè)績,達到了51萬輛,超額完成王剛的預期。
將一汽豐田的成功,直接劃撥到王剛的身上,其實并不妥當。
由于一汽豐田實行“產(chǎn)銷分離”模式,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對應的上游制造廠,包括天津一汽豐田和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雖然前者是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最重要的供貨商,但本質(zhì)上,王剛的權(quán)限主要在于生產(chǎn)制造,而非銷售。
![]()
王剛(前排左一)
因此,年僅52歲,囿于車間十幾年的王剛,已淡出媒體視線許久。
事實上,在一汽集團下屬子公司中,王剛的境遇極為罕見。在人事輪崗的制度下和前些年一汽集團高管爆出貪腐丑聞的背景下,王剛在一汽夏利和一汽豐田的位子,像是被一汽集團忽視的角落,不起任何塵霾。
這些年間,一汽集團董事長已從竺延風、徐建一,變成徐留平,“角落”里的王剛,成為名副其實的“三朝老臣”。與其合作的銷售公司中方負責人更是多次調(diào)整,由王法長,變成田聰明、姜君,直至現(xiàn)在的田青久。
伴隨一汽豐田體系整合漸入尾聲,王剛在一汽豐田的銷售層面,將擁有更多話語權(quán)。然而,在徐留平“所有上崗人員任期三年”的規(guī)定,與王剛堅守天津一汽豐田十幾年的現(xiàn)實矛盾中,體系的整合,也許是王剛在一汽豐田最后的使命。田青久,會是一汽豐田體系整合最大的受益者嗎?
全文共2400字,加入知識星球可閱讀全文。
這是求是汽車入駐知識星球的第3篇文章。未來,求是汽車原創(chuàng)的部分高敏感稿件,將僅在知識星球獨家全文呈現(xiàn),非高敏感稿件,也將在知識星球提前發(fā)布。
掃以下二維碼或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加入求是汽車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