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亞洲頭號藝術盛事”——巴塞爾藝術展,前不久剛剛于香港會展中心落下帷幕,從2013年第一屆開始,每年都會有大批藝術朝圣者涌入香港,作為展覽的舉辦方,巴塞爾也一直秉承著支持亞洲藝壇發(fā)展的承諾,以香港為中心的亞洲藝術市場一年比一年火爆。
在大家的印象里,同樣是當代藝術的發(fā)展,亞洲地區(qū)與歐美地區(qū)相比,相差得不止一點半點,可是實際上,近幾年不論是整個亞洲,還是中國,都涌現(xiàn)出了不少國際知名藝術家。促進亞洲當代藝術能更好地融入世界,除了享譽國際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還有許多國內(nèi)外的藝術機構(gòu)與藝術家都在做著不懈的努力。
例如英國著名的老牌文化藝術出版商“獨角獸”,去年就聯(lián)合國內(nèi)多家機構(gòu)打造了《中國藝術家走出去》系列叢書計劃,雕塑家徐彬覺一成為了第一位參與合作的藝術家。
為何選擇徐彬覺一?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作品怎樣理解?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前去參加了徐彬覺一3月份,在尚榕美術館舉辦的個展《照見》開幕儀式,拜訪徐彬覺一,試圖走進并了解他的作品與生活。
建議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
丨對一切未知的東西感興趣
徐彬覺一小時候經(jīng)常躺在地上仰望星空,思考宇宙中到底有著什么,雖然這種思考并沒有帶給他明確的答案,但這種由小時候而萌發(fā)出的對宇宙的好奇,使他后來對一切未知而又神秘的東西充滿著興趣。
從他的作品上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作為一名雕塑家,他目前的三個系列作品,第一系列是以易經(jīng)為靈感,第二系列則是07年去到西藏后看到西藏的朝圣者,有感而發(fā)的創(chuàng)作,第三系列則是以不同人物為原型的千佛計劃。
綜合這些系列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徐彬覺一在創(chuàng)作上總是會關注一些人類還未能正確解釋的意識層面的東西,把一些虛無縹緲無法描述的意識具象化到每一個雕塑作品身上。
丨會為雕塑放棄很多
其實在做雕塑之前,徐彬覺一是畫國畫山水的,并且以此為生,從方法上來講,國畫與雕塑的區(qū)別是比較大的,雕塑是立體的,講究空間的概念與形體的塑造,而國畫則是在平面上創(chuàng)作,散點透視,山水也講究寫意而忽略一部分的形體。而徐彬覺一就是偶然地遇見、愛上并選擇了雕塑。
“因為做雕塑,我會放棄很多的東西,然后一股腦地就想把雕塑做好?!痹谧髌返谋磉_方面,其實多少也可以找到些國畫山水的影子,徐彬覺一認為單純地做雕塑沒有意義,一件作品要有它的思想和靈魂,所以當我們仔細去觀察他的雕塑作品時,其實是可以看到很多意境在里面。
丨自然而然,隨心而為
就像隨緣地遇見雕塑一樣,徐彬覺一生活中也從來不會規(guī)定自己一定要去做什么,順其自然,從來不排斥遇到的任何東西,他認為不論最終藝術形式如何,制作者其實生活當中接觸到的方方面面都對創(chuàng)作產(chǎn)生著一定的影響,是一種綜合的表達。
就像徐彬覺一交朋友一樣,他的朋友很多,并不局限于和他同一種性格類型或者同樣的價值觀,好像和什么樣子的人他都希望成為朋友,包括他現(xiàn)在喜歡的攝影、音樂,他覺得,和朋友在一起拍一些好看的照片、一起演奏一些好聽的曲子,大家開心,他就很享受。
“主業(yè)生活副業(yè)藝術”是徐彬覺一對自己的總結(jié),他說自己的作品全部都是在和大家一起玩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關于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會對他造成困擾,他思考了半天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好像真的沒有,生活之中一切隨心,簡單并快樂,但這種生活方式其實又多么難得呢,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生中可能很難不遇到什么困難,因為困難而困擾、因為困難而倍感壓力,生活越發(fā)焦慮和不安,我不敢肯定徐彬覺一的人生是否真正的一帆風順,但從他真實流露出的反應中,我至少可以肯定,就算生活當中有坎坷,他也不會放在心里,隨遇而安,簡單自然,讓自己的生活中多一點快樂多好呢。
微博 明范兒MF | 微信 mingshuo-media
轉(zhuǎn)載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lián)系
電話 13760638845 丨QQ 290212929
郵箱 gdcaokun@163.com
文章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