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楊玉科 笨笨貓
編輯 | 姜 鵬 君 華
來源 | Automotive News 法新社 路透社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劇情再次反轉。
被保釋出獄還不到一個月,本以為看到自由曙光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卻又因新指控被再次拘留。
2019年4月4日,東京地方法院批準日本檢方提出的將戈恩拘留10天,以便進一步訊問的請求。
日本檢方認為,這次是全新指控,罪名是違反信托。在戈恩擔任日產(chǎn)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兼董事長期間,他涉嫌挪用日產(chǎn)汽車資金轉移到個人用途,給日產(chǎn)汽車造成約500萬美元的損失。
這次指控迥異于此前。日本檢方還擔心,戈恩存在篡改證據(jù)的風險?!斑@次指控與戈恩被保釋的案件是兩碼事。”
日本一位檢察官表示:“參與其中的人不同,同時事件目的也不同,這就是我們決定再次逮捕戈恩的原因?!?/span>
戈恩律師的上訴請求亦遭到駁回。
戈恩的厄運仍未完結。雪上加霜的是,日產(chǎn)汽車董事會投票將其除名,取而代之的是66歲的雷諾汽車董事長塞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
至此,戈恩在日產(chǎn)汽車的最后一個職位被股東們剝奪。
另據(jù)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東京檢方向法院提出請求,要求以證人身份對戈恩的妻子卡羅爾·戈恩(Carole Ghosn)進行審查。但消息人士透露,卡羅爾已于4月5日晚用美國護照離開日本,于4月6日早上抵達巴黎。尚不確定她是否會出席日本法庭。
法國媒體報道稱,卡羅爾在接受法國《星期日報》采訪時說,她離開日本是因為擔心其安全。東京檢察院再次逮捕戈恩時,沒收了卡羅爾的黎巴嫩護照、個人電腦和手機。
戈恩再次站到命運的十字路口。
戈恩被日產(chǎn)董事會除名
2019年4月8日
Automotive News
戈恩事件爆發(fā)初始,主角戈恩就被解除日產(chǎn)汽車董事長職務。但想讓他離開董事會,只有股東投票才能決定。
在其事件發(fā)酵的第140天,關于董事會問題有了終局:投票結束,戈恩被除名。
2019年4月8日,日產(chǎn)汽車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會上,日產(chǎn)汽車董事會投票將戈恩除名,至此,戈恩在日產(chǎn)汽車的最后一個職位被股東們剝奪。
此前,戈恩因涉嫌金融違規(guī)行為多次被捕,最近一次被捕是在上周,指控罪名是挪用日產(chǎn)汽車資金用于個人用途。
同時,股東們還任命現(xiàn)年66歲的塞納德接替戈恩進入日產(chǎn)董事會。未來,塞納德或還將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這次投票還罷免了日產(chǎn)汽車前董事——美國人凱利(Greg Kelly)。他被指控是戈恩的同謀,與戈恩共同謀劃瞞報后者約8000萬美元延期薪酬。
這次會議以日產(chǎn)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的鞠躬致歉拉開序幕,他為日產(chǎn)汽車的這起不當丑聞再次致歉。這起丑聞不僅撼動了日產(chǎn)汽車,而且還影響了日產(chǎn)汽車與其合作伙伴雷諾汽車20年的合作關系。
這場歷時3小時的特別會議在東京一家酒店召開?!昂茈y接受這個事實?!蔽鞔◤V人對在場的4119名董事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公司治理存在重大問題 ……當前,我們的使命不是忽略這些問題,而是解決這些問題?!?/span>
西川廣人詳細描述了對戈恩不當行為的指控,以及日產(chǎn)汽車事后采取的措施。這些措施旨在加強公司監(jiān)管,避免重蹈覆轍。
2018年11月,在戈恩和凱利剛剛被捕(2018年11月19日)幾天后,日產(chǎn)汽車董事會即罷免了戈恩(65歲)和凱利(62歲)的代表董事職務,同時解除戈恩董事會主席職務。
代表董事享有一些特權,比如代表公司簽署財務合同的權力。
但當時兩人的普通董事身份都被暫時保留,因為董事身份只有股東們投票才能消除。
戈恩和凱利都否認了不當行為。
戈恩的逮捕事件引發(fā)了法國與日本汽車聯(lián)盟的劇變,這一聯(lián)盟關系甚至一度被懷疑是否還存在未來。
雷諾汽車和日產(chǎn)汽車起初似乎在圍繞戈恩的指控上存在分歧,但最近幾周,隨著雷諾汽車公布在戈恩任職期間執(zhí)行的幾筆可疑交易,雷諾汽車與日產(chǎn)汽車找到更多契合點。
戈恩事件激起日產(chǎn)汽車進行公司制度改革的浪潮。批評人士認為,改革的目的是避免權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這一失誤使戈恩有機會濫用其權力,并且能避免公司其他人阻止他這樣做。
西川廣人說:“這種情況導致違背公司理念的不當行為發(fā)生,同時也暴露依賴某個人的意志來運營公司的風險”“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必須被改良、被改革”。
頗有戲劇色彩的是,其中一位股東敦促西川廣人辭職,從而為這起丑聞事件負責。
西川廣人承認,對于允許這樣的不當行為發(fā)生,日產(chǎn)汽車現(xiàn)任管理層確實負有責任。但他重申現(xiàn)在的立場,不得不留下來收拾殘局。
“今天,我想重點關注日產(chǎn)汽車的現(xiàn)在和將來,穩(wěn)定公司的業(yè)務是重中之重?!蔽鞔◤V人補充說道,日產(chǎn)汽車計劃最終會對戈恩提出索賠。
關于日產(chǎn)汽車的改革,其董事Keiko Ihara 表示,一個初步建立的提名與薪酬委員會正在審查重組后的董事候選人。重組后的董事會很可能大部分由外部獨立董事?lián)巍?/span>
Keiko Ihara 說,她所在的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已收到100名由國際咨詢公司提名的人選。
日產(chǎn)汽車宣布召開股東大會這一舉動,一部分可視為向雷諾汽車拋出橄欖枝。雷諾汽車是日產(chǎn)汽車最大股東,去年底,雷諾汽車曾要求日產(chǎn)汽車組織召開會議討論戈恩的不當行為,西川廣人最初拒絕了這一提議。
正常情況下,日產(chǎn)汽車年度股東大會于每年6月召開。到今年6月,日產(chǎn)汽車希望準備好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的提議以待股東們審批。
日本檢方于4月4日第四次逮捕了戈恩,罪名是違反信托。戈恩擔任日產(chǎn)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兼董事長期間,他涉嫌挪用日產(chǎn)汽車資金轉移到個人用途,給日產(chǎn)汽車造成約500萬美元的損失。
戈恩又被押回東京拘留中心。最初被捕時,戈恩在那里度過了108天。2019年3月6日,在繳納900萬美元保釋金后,戈恩獲釋。距離這次被捕,戈恩只享受了不到一個月的自由時間。
日本法院批準將戈恩這次的羈押時間延長到4月14日。
看起來,日產(chǎn)汽車準備與檢方合作。
弘中惇一郎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過,“將戈恩和‘日產(chǎn)汽車人員’同時放在一個法庭,面對同樣的審判官,讓被告?zhèn)兓ハ鄬α?,這違背了公正審判的實質意義。”
這同樣會創(chuàng)造一種尷尬局面——戈恩和西川廣人并排站在一起的場景。作為日產(chǎn)汽車最高代表的西川廣人,這位戈恩的前門徒如今業(yè)已變成戈恩的敵人,他很可能會被傳喚到戈恩——他一手推下臺的那個人——的身邊去作證。
弘中惇一郎請求對戈恩進行單獨審判,這一提議得到外界律師的支持。
一名前東京檢察官Yasuyuki Takai說,“最好讓戈恩和日產(chǎn)汽車分別受審,這樣更容易讓外國人看來是一場公平的審判?!?/span>
弘中惇一郎還對檢方泄露細節(jié)并誤導公眾輿論表示遺憾。這位律師表示,從戈恩2018年11月被捕開始,檢方就一直在這樣做。
例如,戈恩的飛機還在停機坪上時,一名日本攝影記者就記錄了檢察官登上飛機對戈恩進行逮捕的過程。
而在上周,有關新的指控的信息也被泄露。
”法國政府應該為戈恩做得更多“
2019年4月7日
路透社
“我認為法國政府應該為他做得更多,我認為他(戈恩)沒有得到足夠支持。他正在尋求幫助,作為一名法國公民,這應該是一項權利?!?019年4月5日晚,在登上離開日本的航班前,戈恩的妻子卡羅爾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她說,之前108天的監(jiān)禁讓戈恩“完全變了一個人”,而且在保釋條件下過正常生活也不可能。
伴隨上周有關戈恩會再次被捕的謠言傳開,“你可以從他的眼睛里看到恐懼”,報道援引戈恩妻子的話這樣寫道。
法國政府持有雷諾汽車15%的股份,而雷諾汽車是日產(chǎn)汽車的聯(lián)盟伙伴。法國政府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
“我們充分行使領事保護,法國駐日本大使也隨時保持聯(lián)系。”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辦公室的一名官員4月7日表示。
這位官員補充說道:“戈恩之前被監(jiān)禁期間,他的妻子曾受到愛麗舍宮秘書長的接見?!?/span>
英國《金融時報》稱,在4月4日凌晨對戈恩位于東京市中心的公寓突襲中,檢察官沒收了戈恩妻子的黎巴嫩護照,但沒有發(fā)現(xiàn)她持有美國護照。
“現(xiàn)在,我在這里孤苦無依,這樣的事情讓我無法承受?!笨_爾在等待航班時說?!叭绻艺煞虮痪辛簦覅s在這里,我就沒用了。我要去法國……在那里我能更有用一些?!?/span>
戈恩面臨10天監(jiān)禁
2019年4月5日
Automotive News 法新社
2019年4月5日,東京地方法院批準日本檢方提出的將戈恩拘留10天,以便進一步訊問的請求。此后,戈恩律師的上訴請求被駁回。
現(xiàn)在,戈恩至少要被羈押到2019年4月14日。
據(jù)日本國家廣播公司NHK報道,日本檢方于4月4日凌晨突襲戈恩東京住所,第四次逮捕他。
NHK報道稱,基于近日調查結果,日本檢方指控他違反信托。NHK表示,嫌疑人被釋放后再次被捕是“非常罕見的”。
此前,戈恩已經(jīng)因三項指控多次被捕,其中一項指控就是違反信托。2019年3月6日,他被保釋并為審判做準備,此前他被拘留了108天。
日本檢方認為,這次是全新的指控,與之前完全不同,因此有必要提起新的指控。而且由于指控內容不同,他們還擔心戈恩存在篡改證據(jù)的風險。
“這次指控與戈恩被保釋的案件是兩碼事?!比毡疽晃粰z察官說,“參與其中的人不同,同時事件目的也不同。這就是我們決定再次逮捕戈恩的原因?!?/span>
法新社則稱,日本檢方懷疑戈恩在2015年底至2018年中期,從日產(chǎn)汽車轉移總計為150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事實上由他控制”的公司。
東京檢察官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筆款項中的500萬美元被挪用?!跋右扇藶榱藗€人利益,背叛了他作為日產(chǎn)汽車董事長的職責”。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這一過程于2012年開始,總額超過3000萬美元,這些錢匯給一個阿曼的日產(chǎn)汽車經(jīng)銷商,其中一些資金間接返回戈恩手中,此舉違反信托。
戈恩對此給予否認。4月4日被捕后,戈恩發(fā)表聲明說:“我不會崩潰,今天早晨對我的逮捕是粗暴和武斷的?!?/span>
“為什么過來逮捕我,我又沒有做任何阻礙司法程序的任何事情,難道是為了毀掉我?”戈恩在給法新社一份提前準備的聲明中補充說,“我對所有毫無根據(jù)的指責和被指責的事實不接受?!?/span>
他認為,這次逮捕“是日產(chǎn)汽車某些人陰謀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操縱檢察官來阻止我進行辯護?!?/span>
戈恩再次提到訪談中曾提過的“陰謀”論。
“我原計劃在下周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講述我的故事;檢察官再次逮捕我,使我暫時失去了這一機會,但我決心讓真相大白。我有信心,如果公平地審判,我會被證明是無辜的?!备甓骰蛟S不得不推遲原定于4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
路透社報道稱,擁有法國、黎巴嫩和巴西國籍的戈恩曾呼吁法國政府提供幫助。戈恩4月4日在接受法國TF1和LCI電視臺采訪時說,“我呼吁法國政府保護我,維護我作為公民的權利?!?/span>
NHK 公共電視頻道圖像顯示,被捕前,戈恩住所前面豎起一堵灰色墻壁,日本調查人員在當?shù)貢r間4月4日上午6時前趕到現(xiàn)場,不到一小時后,一輛車駛離該住所。
日本私人電視記者的說法是,戈恩在這輛車上,后來他被帶到Kosuge拘留中心(東京北部)。
日本方面的報道稱,一組日本官員于當日凌晨5時50分左右進入戈恩在東京的住所,要求他自愿前往東京檢察官辦公室。
戈恩的律師弘中惇一郎(Junichiro Hironaka)抗議了東京方面的做法?!拔覀儾幻靼诪槭裁此麄円獙⑺ǜ甓鳎┚辛簟_@是非常不公平的?!彼f。
弘中惇一郎表示,戈恩被捕前一晚,他們還沒有針對阿曼事件進行討論。但當時他就說過,戈恩可能會再次被捕并被拘留。
東京時間4月4日15時15分弘中惇一郎匆忙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猛烈抨擊日本“人質司法”。他表示,在法院裁決戈恩可以被保釋之后,沒有任何理由再拘留他。
弘中惇一郎提醒到,既然法院已經(jīng)裁定戈恩沒有逃跑或者篡改證據(jù)的風險——這一點可以從他的保釋申請被批準得到證明,因此,現(xiàn)在很難確定日本檢方以什么樣的新罪名拘留戈恩。
“如果檢察官再次逮捕并拘留戈恩,我認為這有點太過分了。我不得不再次質疑,檢察官對嫌疑人做出類似的人質審訊的合法性,因為法院已經(jīng)允許他保釋,阿曼事件不是一起單獨的案件,而是與之前的案件有關。”
他進一步認為,逮捕戈恩的目的是為了給戈恩施壓,以迫使他屈服,同時,也能在當事人為受審作準備時奪取證據(jù)和文件。
弘中惇一郎表示,在突襲行動中,調查人員擄走了戈恩的筆記本、電話和其他材料。他們甚至還拿走了戈恩妻子的護照和手機。當時,只有戈恩妻子陪伴在戈恩身邊。
“這種行為只能讓我們更加懷疑這次逮捕的目的,其實質是為了掠奪資料。作為一個文明國家,這不能被接受?!彼硎荆袄眠@次‘再逮捕’對被告施加壓力,這就是‘人質司法’。”
弘中惇一郎憤怒地指出:“對于檢察官來說,逮捕的意義就是給戈恩施壓,讓戈恩在掌控之中,以阻止他隨便發(fā)表言論?!?/span>
當然,弘中惇一郎也提前做好防范準備。戈恩被捕前,其法律團隊錄制了一段視頻,內容是戈恩講述他的故事。弘中惇一郎透露,在合適的時候,他會將內容公布與眾。
之前,日本檢方對戈恩提出三項指控,其中兩項涉嫌瞞報數(shù)千萬美元的延期薪酬,另外一項涉嫌違反信托。如果被判有罪,戈恩將面臨最高15年的監(jiān)禁。
各持己見的每一方,眾說紛紜的觀點隨著戈恩再次被捕而陷入迷霧,日本檢方的新指控是不是阿曼事件?逐漸走入舞臺中央的日本司法在戈恩事件里到底充當什么角色?戈恩在錄像中又留下了什么內容?
東京上空疑云再現(xiàn)。
延伸閱讀
-THE END-
商務合作
微信 | gbngbn74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幫寧工作室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有品質的汽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