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三銀四作為汽車行業(yè)每年傳統(tǒng)銷售旺季,今年尤為特殊。雖然剛經歷2018年首次負增長,但同時制造業(yè)增值稅從16%降至13%。所以近期無論登上哪個汽車網站,總能夠在顯眼位子發(fā)現類似“XX品牌官降”的新聞標題。令消費者按捺不住自己的荷包。
![]()
回顧了下這波品牌官降的歷程,3月16日梅賽德斯-奔馳成為第一家宣布下調在售車型的豪華品牌,隨后寶馬、奧迪、捷豹、路虎等豪華品牌也紛紛跟進。但隨意瀏覽任意一篇官降新聞,總能夠發(fā)現一條類似“你以為差的是那幾萬嗎,我差的是那幾十萬”的熱門評論,雖然都是調侃,但透過官降的車型價格列表也能看出端倪,這些動輒幾十萬,高則過百萬的豪華車型,官方降價基本也只有小幾萬。普通老百姓仍然覺得遙不可及,對于先富裕起來的一部分消費者,這點降價幅度影響的可能只是他們在長長選裝清單里多一個勾或少一個勾而已。
![]()
還沒從豪華品牌那幾十萬的價格恍過神來,這邊主流合資品牌大眾、福特、豐田等又陸續(xù)官降。本以為這降價政策正好能惠及更主流消費者,結果細心的群眾發(fā)現都是非暢銷型號有些實質優(yōu)惠,熱銷車型都是不痛不癢的降價或者干脆消失。是誠意不夠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合資品牌尚且如此,那自主品牌能降價的幅度豈不是更不足掛齒了。
小編決定回歸政策本質,用計算器來尋找答案。以一輛指導價為12萬元整的汽車為例,在過去16%的增值稅率下,車輛的不含稅價為103,448元,保持車輛除稅價格不變,按新的13%增值稅,新的官方指導價應為116,897元??梢姀S家能優(yōu)惠的幅度僅有3000出頭,一年的保險費都不夠。更不用說這中間還牽扯復雜的廠家與經銷商的關系了,最后能實際落到消費者頭上的利益可能更少。
![]()
被冰冷數字冷靜下來的小編不禁想作為消費者到底要不要趕這波降稅減價的春風。理性分析現在買車不應該只是把目光局限于降稅的3個點,而應該考察一個車的綜合政策,包含現金優(yōu)惠、貸款政策、置換補貼等方方面面。
比如東風風神定位為AI生態(tài)SUV的全新一代AX7,此次特別推出的“降稅暢享版”車型,多重優(yōu)惠至高補貼可達3.9萬元(補貼6000元;享行業(yè)獨有10年質保,價值20000元;享金融補貼5000元,至高8000元置換,新車首付低至1成,至高兩年0息)。整個優(yōu)惠涉及補貼、質保、金融、置換等方方面面,極大的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
同時東風風神宣布自4月1日起,針對旗下全新一代AX7、經典AX7、AX4、全新AX3在內4款在售車型,推出“風神暢享購 降稅迎真AI”優(yōu)惠補貼購車活動,讓消費者切真享受到降稅紅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