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最終還是火起來了!
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其中,重點是銷量都還相對不錯。
自從預售以來,星紀元ES增程的訂單量在不斷攀升,這一來帶動了星紀元ES的銷量,二則說明消費者還是很喜歡這種既有純電體驗、又沒有續(xù)航焦慮的車型。
雖然此前關于增程技術的爭論不斷,但市場喜歡,這就給了車企做下去的動力。
放眼看整個混動市場,不少品牌在推出增程車型之后,銷量基本就能得到兜底,各位可以細數(shù)一下!
相比此前16.28萬—21.98萬的預售價,星紀元ES增程正式售價區(qū)間在15.28萬—20.98萬,直接下調(diào)1萬。作為一輛軸距達3米的中大型轎車來說,這性價比在不在線?
![]()
星紀元ES推出增程車型,其目的之一也是為銷量兜底,以彌補其純電版覆蓋的不足。
截至公布價格前,根據(jù)星途官方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星紀元ES增程預售20天的訂單為9178輛,小一萬輛的數(shù)據(jù)確實有銷量兜底的氣勢!
![]()
關于星紀元ES增程,有兩點非常關鍵
其一是搭載的增程系統(tǒng),其官方稱之為黃金增程,這套動力系統(tǒng)由黃金發(fā)動機、黃金發(fā)電機以及黃金三電系統(tǒng)組成,“含金量”很高!
其1.5T增程器最大功率為115千瓦,最大扭矩220牛·米,熱效率可達44.5%。
![]()
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可實現(xiàn)1L油發(fā)電3.7kWh,這個油電轉換系數(shù)確實是比較高的。
此外,官方給出的饋電油耗可以做到4.9L/百公里,綜合續(xù)航超過1600公里。
對了,255公里的純電續(xù)航也盡是朝著競品的心窩子捅,其搭載的電池容量分別為34.7kWh、41.16kWh,這點比漢DM-i、領克07都大,續(xù)航長出不少。
從數(shù)據(jù)看,都處于主流狀態(tài)。
就在上市前海南環(huán)島長續(xù)航實測中,星紀元ES增程實測續(xù)航居然能達到2521.9km,平均油耗來到2.68L/百公里,做到了環(huán)島三圈,為其上市制造了一波熱度。
![]()
另一方面是補能,星紀元ES增程在2.4C峰值充電倍率與最大110kW充電功率的支持下,17.5分鐘能完成將電量從20%充至80%,速度不慢!
操控與動力性能方面,一是云臺智能底盤能比較好的平衡舒適性與操控穩(wěn)定性;加上雪豹四驅,在冰雪路面、濕滑路面的行駛穩(wěn)定性得到加強。
其中,四驅版的零百加速能達到4.6秒,算是很“暴躁”了!
因為……四驅車型雙電機最大功率345千瓦,最大扭矩634?!っ?;而后驅車型單電機最大功率195千瓦,最大扭矩324?!っ住?/p>
其二是這車搭載的獵鷹智駕,支持端到端!
先看硬件配置,采用雙英偉達DRIVE Orin-X芯片,算力為508TOPS,還有30顆高性能傳感器,能實現(xiàn)的功能包括高速領航輔助、城市領航輔助及智能泊車,幾乎做到全場景智駕輔助。
![]()
從今年被認為是“智駕元年”這一點看,這次星途、乃至奇瑞對節(jié)奏感的把握還不錯,并且快速實現(xiàn)了搭載智駕車型的上市,還是與增程相結合,兩大熱點集中于一車,星紀元ES增程的潛力不小。
前期收獲的訂單也驗證了這一點。
根據(jù)發(fā)布會上公布的訂單分析數(shù)據(jù),高階智駕的出現(xiàn)確實助長了訂單量,因為受到了93.9%的用戶青睞。
![]()
有一個細節(jié),Max城市智駕版、Ultra四驅旗艦版的車頂都配有激光雷達,126線,售價更高,后續(xù)也可通過OTA實現(xiàn)NEP城市、高速智駕輔助等功能。
很明顯,星紀元ES增程對智駕的搭載也進行了分級處理,意在為后續(xù)繼續(xù)下放以應對更激烈的競爭預留了空間。
![]()
購車如何選?建議看中間兩款
因為是新增車型,星紀元ES增程整體造型、尺寸變化不大。車身顏色與此前也大差不差。
就配置來看,倆字:豐富!
至于哪個版本更適合入手,這里有個前提——對智駕有無訴求?
如果天生喜歡智駕,那Max城市智駕版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相對頂配,頂配主要在運動性能上有所提升,為四驅驅動,多了一些運動氛圍配件,但價格貴2萬。
相對次低配,次頂配不僅有激光雷達、城區(qū)智駕,還升級了諸多舒適配置,比如主駕座椅電動腿托、副駕零重力座椅等。
![]()
而如果對智駕要求不高,那次低配就是合適的選擇,一是本身整車基礎配置很高,50W無線充電、主副駕電動調(diào)節(jié)、加熱、按摩、通風這些都是具備的,主動安全也比較高;二是支持高速智駕,跑長途偷個懶還是可以的。
雖然相比入門版預算多出1.7萬,但這些配置帶來的價值是溢出的,相對次頂配也能省下2萬,拿來充電不香嗎?
最后拋個問題,星紀元ES增程認為自己是2025年高端新能源的“新卷王”,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