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SIXGOD
“我的車確實不錯,但在大霧、暴雪等極端情況下,它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聰明”,“買了智能汽車就能立刻解放雙手,司機還能閉眼睡覺”,作為消費者,你更愿意相信哪個?顯然,前者雖然不夠完美,但它至少真誠。
而隨著工信部對于智能汽車營銷新規(guī)《通知》(簡稱)的出臺,后者荒謬、不實的宣傳亂象將徹底涼涼。
![]()
讓消費者清楚自己的車能做什么,不能只撿好聽的說
《通知》明確規(guī)定,車企向消費者介紹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tǒng)能力、系統(tǒng)邊界等信息時,必須做到真實、全面,不得弄虛作假、引人誤解。說白了,就是不能再用那些天花亂墜的華麗辭藻,把消費者當傻子忽悠。
![]()
其中,系統(tǒng)運行邊界,說的是車企必須要驗證車輛在不同道路類型、基礎設施、天氣條件下的實際表現(xiàn),如果一臺車在晴天時表現(xiàn)優(yōu)秀,但在大霧中卻成了“睜眼瞎”,那么車企需要如實告知消費者,不能只撿好聽的說。
硬蹭L3,別再用“高階”一詞混淆概念
一些車企在宣傳時擅長玩文字游戲,比如無限接近L3級自動駕駛技術、實際表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L3級,消費者聽起來感覺撿了個大便宜,仿佛自己開的車已經(jīng)達到了人類技術的巔峰。
![]()
諷刺的是,當事故發(fā)生時,車企卻開始甩鍋,他們會告訴你,那個功能只有頂配版本才有、你的車型不適用、那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用的功能,輕飄飄的把人打發(fā)了。
類似引人誤解的表述,還有“高階”一詞,按照國際公認的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來看,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的L2級屬于輔助駕駛,L3級屬于有條件自動駕駛,L4和L5級才屬于高階自動駕駛,而華為所謂的“高階智能駕駛”就是混淆概念的典型例子。
![]()
連自動泊車都搞不定,智駕真的靠譜嗎?
去年11月,北京的一位小米SU7車主在車庫使用自動泊車功能時,因倒車雷達沒有識別到障礙物,導致車尾突然撞向了旁邊的柱子。更讓人無語的是,而后自動泊車的程序并沒有停止,車子還一直在給油,所以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傷。
![]()
去年8月,一位智己汽車的車主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在使用自動泊車功能時,盡管攝像頭識別到了旁邊的鐵板,雷達也在響,但車輛依舊徑直撞了過去。事后,智己汽車工作人員也承認的確是自動泊車存在故障,但需要用戶自己通過保險維修,簡直離了個大譜。
![]()
結語:諸如此類的例子層出不窮,虛假/過度宣傳、混淆概念,不僅是對自家客戶的不負責,更是對生命的漠視,當前汽車的輔助駕駛技術仍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和風險,盡管工信部發(fā)布的《通知》進一步規(guī)范了汽車行業(yè),但消費者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仍需保持警惕,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