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如何重塑合資品牌的競爭力?這是每家合資車企都在思考的問題。
3月1日,東風日產以一場技術發(fā)布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與許多新能源車企的技術發(fā)布會相似,這次東風日產一口氣放出了從平臺架構到創(chuàng)新硬件的多項技術成果,包括全新的新能源天演架構、14合1智能電驅、AI零壓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以及端到端大模型全場景高階智駕。
![]()
依托極致舒適基因的傳統優(yōu)勢,疊加智能化領域的激進創(chuàng)新,這家合資巨頭正在試圖打破外界對“合資新能源乏力”的刻板印象,并為即將于4月正式登場的新車型N7造勢。
信心來自何處?
在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50%這樣一個時間節(jié)點里,對合資品牌而言,信心毫無疑問比黃金更重要。
![]()
東風日產的信心來自于哪里?除了這一批即將落地,與其他新能源車企相比毫不遜色的技術,和合資品牌一向引以為豪的品控能力外,更重要的一點還是中國1600萬家庭用戶的口碑。這也是東風日產將這場技術發(fā)布會命名為“最家”,并且還罕見的邀請了車主代表們來參加這場技術發(fā)布會的原因。
![]()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家,是我們技術創(chuàng)新的原點,也是我們堅守的造車初心?!憋@然,東風日產仍然堅信自己是最懂家庭用戶需求的,這也許就是東風日產逆風翻盤的基石。
![]()
技術背后的戰(zhàn)略邏輯
新能源陷入參數競爭,已經是司空見慣。合資品牌即使在新能源的三電性能、安全性上能夠追平甚至超越國產競爭對手們,卻未必是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真正的戰(zhàn)略邏輯,或許需要從技術中得以窺見。
![]()
一是傳統優(yōu)勢的科技化重構。以“沙發(fā)廠”聞名的東風日產,將燃油車時代的“大沙發(fā)”變成了新能源時代的“AI零壓云毯座椅”,以“百萬級豪車體驗”為標簽,直擊家庭用戶對出行舒適性的核心需求。
![]()
很難想象,一套擁有49個傳感器、19個智能氣囊動態(tài)支撐、背后還有20萬份數字人模型做數據支持,能夠實時自適應調節(jié)的座椅,將會給用戶帶來什么樣的舒適體驗。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合資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中,往往陷入‘技術跟隨’的被動,但東風日產通過將傳統強項與AI技術深度融合,成功延續(xù)了傳統的價值標簽,又為其賦予了新的內涵。
![]()
二是在開放生態(tài)下的技術跨越。當其他合資品牌還在糾結于智駕方案是自研還是“拿來主義”,當新勢力們還在一步步試探性的開放智駕能力時,東風日產毫不猶豫的選擇與國內頭部智駕公司Momenta聯手,以最快的速度推出端到端全場景高階智駕系統,完成從0到99的跨越。
2025年被認為是“智駕元年”,新能源競爭已經從電動化上半場轉變?yōu)橹悄芑南掳雸?,因此東風日產需要在智駕領域出手就ALL IN。
![]()
結語:
至此,我們能夠清晰的理解東風日產的戰(zhàn)略邏輯:
以天演架構為基礎的造車理念,三電基礎性能的提升,是為電動化上半場補課,將東風日產重新拉回到與一眾對手同一水平線;舒適與智能的“雙螺旋”基因是下半場的制勝武器,前者是東風日產的傳統優(yōu)勢,后者依賴于與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
而這一切技術層面展現出的競爭力,能否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體驗優(yōu)勢,最終將有待于接下來推出的N7車型去打破市場和用戶底合資新能源的認知慣性。這場合資品牌的自我革新,不僅關乎一家企業(yè)的命運,更可能為行業(yè)提供“傳統巨頭如何轉身”的樣本。(文/優(yōu)視汽車 老炮 )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yōu)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