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外出口量穩(wěn)居全球首位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yè)已經成為中東和拉丁美洲汽車市場的領跑者,但在歐美市場仍然面臨較高壁壘。面對如此全球戰(zhàn)略前景,各家中國品牌也是紛紛開啟全球化戰(zhàn)略,對此,《一品汽車》也在春節(jié)期間就中國品牌的戰(zhàn)略進行解析,一探這些曾經走出去的“中堅力量”們能給市場帶來哪些驚喜。
![]()
上汽全球市場仍有較大潛力
如果將比亞迪稱為中國品牌逐鹿全球新能源產業(yè)的龍頭,那么上汽集團便是與其競爭頭名的主要敵手。據最新年報數(shù)據顯示,上汽集團銷量明顯受合資企業(yè)拖累,不過其自主品牌板塊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正逐漸成為新的動能。
數(shù)據顯示,2024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銷量達到240.8萬輛,在集團整體銷量中的占比達到60%,較2023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銷量達123.4萬輛,同比增長9.9%,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銷售6.6萬輛,同比增長71.2%。海外市場終端交付量達108.2萬輛,同比增長2.6%。
![]()
由此可見,上汽集團是中國品牌進軍海外的主力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汽榮威與MG在海外市場固有的品牌認知度較高,且在銷售網絡方面有著較深布局;另一方面,上汽集團是較早入局全球產業(yè),并在海外建廠的品牌之一,造就了其MG4在海外市場有著單月銷量破萬的成績。
蔚來歐洲訂閱服務成果初現(xiàn)
過去一年是新勢力車企“貧富加劇”的重要一年,理想汽車和蔚來展現(xiàn)出不俗的實力。理想汽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創(chuàng)造了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最快實現(xiàn)50萬臺年銷量的行業(yè)紀錄。蔚來公司雖然面臨一定的虧損壓力,但全年交付新車221970輛,同比增長38.7%,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
作為新勢力品牌中較早涉足全球化布局的企業(yè),蔚來汽車已經實現(xiàn)了從早期入局挪威市場,到挺進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市場,開啟全體系服務的階段。當下,蔚來汽車在上海、合肥、北京、南京、圣何塞、慕尼黑以及牛津等地設立了研發(fā)與生產機構。目前,蔚來已初步建成全球化的銷售、服務體系,覆蓋全球超 300 個城市的用戶。
據《一品汽車》了解,蔚來計劃到2025年在海外市場建設1000座換電站,大部分位于歐洲,以服務于德國等市場。同時,與挪威市場直接銷售車輛的形式不同,蔚來在新的四個國家中僅推出了租賃服務,這表示四個國家的用戶無法購買蔚來的汽車,只能通過訂閱的方式使用蔚來產品及服務,租期最短1個月,最長可達5年,用戶將獲得保養(yǎng)、換電以及全險等服務。
![]()
在《一品汽車》看來,堅持自研對新勢力蔚來而言絕對是一大挑戰(zhàn),在銷量退坡,產品推新更迭的當下,面對跨國品牌的圍剿,蔚來的海外市場表現(xiàn)也并未起到強心劑的作用。當下,海外市場對于蔚來而言已經不太重要,如何在中國大本營中重拾信心才是重中之重。
萬億廣汽海外夢想仍待書寫
當全球化的愿景照進現(xiàn)實,各家中國品牌紛紛發(fā)力,其中廣汽集團此前發(fā)布了2030“萬億廣汽1578發(fā)展綱要”,其中指出國際化是廣汽的五大增量之一,也是七大夯實板塊之一。
![]()
《一品汽車》相信,當廣汽集團喊出“萬億目標”后,市場中存在一定質疑聲音。要知道,過去的2024年,廣汽集團在產銷同比增加、全年累計銷量達200.3萬輛,其中出口12.7萬輛,同比增長67.6%。2025年將努力挑戰(zhàn)銷量增長15%的目標。
當然在宏偉的目標之下,廣汽集團也在著手建立全球化體系,其歐洲研發(fā)中心已經在意大利米蘭開業(yè),日前同步舉行了全球設計大賽,足見廣汽對全球化有著細致的布局。但是,《一品汽車》研究廣汽集團銷售數(shù)據發(fā)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萬億的目標,廣汽傳祺計劃在海外市場將實現(xiàn)年營收600億元,年出口汽車50萬輛,在2030年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樣任重而道遠。
寫在最后:
盡管面臨著美國、歐盟加征關稅等挑戰(zhàn),但中國汽車出海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勢。2024年,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達到534.5萬輛,同比增長21.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14.1萬輛,同比增長4.5%。然而,新勢力車企在出海方面卻表現(xiàn)不一。小鵬和蔚來等重點市場在歐洲,但面臨著技術壁壘等挑戰(zhàn)。相比之下,一些傳統(tǒng)車企或合資車企在出海方面表現(xiàn)出更強的競爭力。中國汽車企業(yè)在海外市場的探索仍在持續(xù)進行中。步入新能源時期后,我們可以看到各家品牌都有著不同的戰(zhàn)略計劃,有的主攻高端新能源化,有的以混動技術為基礎不斷推新。具體到全球化戰(zhàn)略方面,各家品牌均想要在海外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實現(xiàn)新的突破,其表現(xiàn)卻也是參差不齊,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