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廣汽傳祺迎來第400萬輛整車下線的大喜日子。在這400萬輛中,傳祺的MPV家族功不可沒。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廣汽傳祺總經理黃永強以及黨委書記李洋等人共同見證廣汽傳祺400萬輛下線這一里程碑時刻,第400萬輛也是一臺MPV——傳祺E9。
時光荏苒,傳祺的MPV家族正式走過七年之癢,迎接它的第8個年頭。
過去這7年,傳祺MPV家族從無到有,慢慢發(fā)展成國內最大的MPV產品矩陣,讓傳祺成為中國品牌里最懂MPV的專家。這一路,既有打破合資壟斷的艱辛,也有中國品牌向上突破的險阻,非常值得回味。
傳祺MPV家族的第8個年頭,恰逢廣汽“三年番禺行動”的第一年。趁著改革的春風,在MPV市場如魚得水的傳祺又該怎么將這種優(yōu)勢賦能SUV和轎車市場?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每年年末總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候,這一年,我們不妨先從走到關鍵時刻的傳祺說起。
2017年12月30日,傳祺M8以17.68-25.98萬元的價格正式上市。在發(fā)布會的現場,我和一位同行四眼相視,卻無言以對。雖然當時的傳祺M8產品力確實不錯,但是它的價格已經進入到合資品牌的價格腹地,不太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誰會花20萬買一臺中國品牌的產品?”那位同行說的話,我現在都還記得,因為我后來確實花20萬買了一臺傳祺M8。
當時看好傳祺M8的只有少數,更多人覺得傳祺飄了,居然敢把價格定那么高。從下面這些留言,你大概也能感受到傳祺M8的成功來得究竟有多么不容易。當然,網友有這些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擺在傳祺M8面前的是兩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首先,在傳祺M8之前,中國品牌少有車型能成功突破20萬元的天花板。
2017年,起售價格在15萬以上,頂配價格超過20萬的中國車型里,年銷量能在12000臺以上的——也即每個月能賣1000臺的——只有區(qū)區(qū)5款車型。月均銷量只有1000臺其實只能算是合格線,遠遠談不上成功,但即便把標準放得那么低,也才只有5款車入圍。
那個時候,15萬元以上的汽車市場在國內幾乎被外資品牌給壟斷了。很多中國車型甚至都不敢把頂配的價格定在15萬以上,怕被網友貼上“為什么不多花點錢買合資”的標簽,陷入和外資品牌競爭的漩渦中。
其次,高端MPV向來都是一個門檻極高的市場,易守難攻,所以長期被別克GL8只手遮天。其他車型,別說中國品牌的了,即便是外資品牌的,如本田的奧德賽、大眾的威然、現代的庫斯途都難以撼動它的位置。
這一方面因為別克GL8是國內高端MPV的鼻祖,定義了高端MPV這一品類,并且拓展出豐富的產品矩陣,陸上公務艙、陸尊、艾維亞......牢牢鎖住了高端MPV市場的各個價格帶,所以其他品牌很難從中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則因為MPV市場很難以價格取勝。
過去,中國品牌的發(fā)展模式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價格取勝”。同樣都是緊湊級SUV,外資品牌要15萬以上,但中國品牌只要10萬,而且還給你提供非常豐富的配置、強勁的動力,所以很容易受到首購用戶的青睞。
但是這一招在MPV市場就走不通。因為買MPV的很多用戶都是再購,或者增購,所以他們對車的了解相對來說要深刻許多,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非常懂得什么叫做“一分錢一分貨”。所以,想要打動他們,靠的只能是品質和產品力。
這兩座大山,跨越一座都并不容易,但傳祺M8卻要同時跨越,難度可想而知,所以不被看好也很正常。不過,現實很快就給這班人上了一課——永遠不要那么快就妄自菲薄,不然你都不知道你的實力在哪里!
2018年1月,也即傳祺M8上市后的第一個完整交易月,它一共交付了1001臺,可以說出道即巔峰,讓很多人大吃一驚。且接下來,傳祺M8很快就陷入到一車難求的局面,甚至有客戶要求加價提車。
為什么我說傳祺M8是第一款成功突破20萬天花板的中國車型?老實說,曾經有很多賣到20萬的中國車型剛開始銷量都不錯,但基本只能風光幾個月,接下來會后勁不足,然后被市場所冷漠。
但是,傳祺M8自那時起就迅速走入上升通道。2018年,傳祺M8全年交付超3萬臺,為中國品牌的高質量發(fā)展打開了新的局面。最近三年,傳祺M8的年交付量還在穩(wěn)步提升,分別交付了6.6萬、6.5萬和8.57萬臺,展現出極強的韌勁。
在MPV市場站穩(wěn)腳跟之后,傳祺迅速拓展MPV家族的產品矩陣,深化其技術路線。
首先,在動力上,傳祺的MPV家族的技術路線非常多,既有傳統(tǒng)燃油動力,也有基于豐田THS的雙擎,還有基于自研GMC400打造的超級混動版,當然少不了能上綠牌的傳祺新能源E9和E8。
關鍵是,它的技術路線并不止步于有,而是都做到行業(yè)內頂尖的水平。
例如它的超級混動版,省油之余,電感也十足,不會讓人覺得它就是一臺油車。還有它的E9并不止步于能上綠牌,而是針對用戶經常跑長途的痛點,推出了超級快充版,快充時間縮短至8分鐘,可以讓用戶更好地享受電驅帶來的安靜、平順的行駛質感。
其次,傳祺MPV家族的產品矩陣覆蓋甚廣,從入門到高端,從燃油到新能源,從10萬元到40萬元,既照顧到家庭用戶,也兼顧到商務車市場,能提供宜商宜家的出行體驗,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也正因為傳祺在MPV市場的專注與不斷投入,才能如魚得水般成為行業(yè)內公認的“中國MPV專家”。
截至2024年11月,傳祺MPV家族累計銷量已經超過70萬臺,刷新了中國品牌MPV家族的銷售紀錄,累計72個月蟬聯豪華MPV銷量冠軍,基本上在中國市場里每賣出去6臺高端MPV就有一臺是來自廣汽傳祺的。
“中國MPV專家”這稱號,絕不僅僅意味著傳祺在MPV市場的成就如何這般,更是直接反映了其在產品品質上的執(zhí)著,以及對用戶需求理解上的準確度。
要知道,MPV是一個非常難做好的品類。
首先,MPV取悅的不只有駕駛者,而是車上每一個座位的乘客,而且這些乘客的覆蓋面非常廣,不僅包括家里的男女老少,也包括客戶和朋友,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需求不簡單。要做到這一點,只有站在用戶的角度,不斷思考改進,得具備強大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
這種從用戶需求出發(fā)的技術創(chuàng)新,正是傳祺在MPV市場能始終保持競爭力的原因。
例如,傳祺考慮到MPV在追尾事故中,第三排乘客的安全性沒法得到保障,所以它全球首創(chuàng)了后擋風玻璃的安全氣囊,并配以3.2米且能保壓6秒鐘的側氣簾,可以很好地把車上的乘客全都包裹起來,減少傷害。
例如,傳祺考慮到第二排的乘客多數都是家里的長輩或者小孩,如果還是只能直吹才涼快的傳統(tǒng)空調出風口,容易讓他們感冒,所以他們發(fā)明了沒有風感的空調出風口,提高舒適性之余,也能減少感冒風險。
這些用戶痛點老實說并不只有傳祺這一家主機廠想到,就MPV的追尾風險,甚至連很多媒體都討論過,但是真正付諸行動去解決問題的卻只有傳祺。
傳祺是業(yè)內第一個進行MPV追尾碰撞測試的車企。
其次,MPV的品質確實不那么容易做好。
MPV和轎車、SUV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要求車內空間非常大。車內空間越大,其車身的抗扭剛性相應地也會越小,留給機械部件的空間也越小。車身剛性一下來,車輛的很多性能都會跟著變差,例如安全性、NVH,以及耐久性等等。
在傳祺M8上市之前,市場上也有其他中國品牌推出的中大型MPV,空間不輸M8的情況下,價格更低,但就是沒在MPV市場激起什么浪花,原因之一就是品質不過關——別說用久了之后怎樣,即便是新車狀態(tài)也有很多品質問題。
傳祺的MPV品質如何?行業(yè)內的一些大獎,我想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
由中國汽車質量網發(fā)布的質量排行榜中,傳祺M8以162分成為2024年第一季度中型及中大型MPV質量排行榜中國品牌MPV第一;2023年1月,傳祺M8宗師獲TOP Safety2023頂級安全碰撞挑戰(zhàn)證書。
反映一臺車品質如何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保值率。如果一臺車用了三四年之后,品質非常差,不是這里異響,就是那里壞,那保值率肯定不高;相反,如果一臺車開了三四年之后,品質依舊如初,那保值率自然會更高。
傳祺的MPV一直非常保值。
中汽協(xié)&精真估《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傳祺 M8 在2021年、2022 年、2023年度榜單以及2024年上半年度榜單保值率榜均為中國品牌 MPV 保值率第一;在J.D.Power聯合58汽車發(fā)布的保值率報告中,傳祺M8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xù)兩年獲得中國燃油MPV保值率TOP1。
即便是傳祺最入門的MPV——M6,保值率也相當高,在中汽協(xié)&精真估的《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中,也是連續(xù)三年(2021、2022和2023年)獲得緊湊級MPV保值率的第一面;在2024年上半年的保值率報告中,其在中國品牌MPV的保值率排行榜中僅次于M8,位列第二名。
可以說,傳祺的MPV家族,在其各個細分領域,就是高品質的標桿。
對品質的執(zhí)著和對用戶需求的精準理解,是傳祺MPV家族獨當一面的法寶,也是傳祺接下來加速向新能源科技企業(yè)轉型的底氣和優(yōu)勢。
新能源市場爆發(fā)了,市占率超預期地超過50%了,傳統(tǒng)車企要把經營的重心從燃油轉型到新能源;可是,還沒等電動化轉型成功,又說市場進入到下半場的智能化競爭,開始搶占高階智駕第一梯隊的位置。
劇烈的市場變化迫使許多傳統(tǒng)車企不得不加快轉型的步伐,但并不是每一家車企都有底氣,有條件向更好的方向轉型。沒有技術實力的主機廠,只能把靈魂直接賣給供應商,淪為零部件供應商的整合方,甚至直接成為代加工廠。
傳祺很早前就意識到科技轉型的重要性,并做出比很多友商都要更加徹底智電轉型。
例如,別人的智能都只停留在智駕和座艙,但是傳祺把智能根植于底盤、三電等更深層面,推出了i-GTEC 2.0,為用戶打造更智能、更豪華、更高效,也更高級的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解決方案。
在混動技術上,傳祺依托16年混動研發(fā)技術的經驗,發(fā)布了全棧自研的超級混動技術。就在別人都在爭論誰的油耗更低的時候,傳祺聯合權威機構展開混動技術的熱極測試,實現了HEV領域的技術突破。
關于智能化,傳祺也不閉門造車,而是自研和合作雙路線驅動,與華為一起圍繞智駕和座艙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并在9月推出了傳祺華為聯合打造的概念車“1 Concept”。
傳祺也要轉型,并且在上半年的北京車展給出了非常具體的解決方案——EV+。為了配合EV+解決方案的落地,11月的廣州車展,廣汽傳祺又帶來了歷時7年、投入10億、超過1500人打造的全新EV+新能源平臺。這個平臺放在整個行業(yè)內都是非常具有競爭力,因為它完美展示了什么叫做尊重用戶的選擇,什么叫對品質的執(zhí)著。
現在很多人還在爭論究竟是增程好,還是串并聯好。傳祺EV+平臺非常直接:“別爭了,我都給你。”
它可以在同一臺車上實現增程和插混兩種技術模式,供用戶按需選擇。并且為了解決增程用戶的痛點,傳祺還針對性地對增程技術進行升級,將油耗進一步降低15%,純電續(xù)航提升12%,徹底解決用戶的匱電焦慮。
另外,為了盡快進入到智能化的第一梯隊,傳祺EV+平臺也是兩手準備,一方面自研AI智能座艙、端到端無圖智駕等技術;另一方面則和華為合作,引入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先鋒科技。
自研+合作,可能有些人看不明白:“這不浪費資源了嗎?”非也,甚至可能會產生1+1>2的效果。不可否認,智能化必定是接下來市場競爭的必爭之地,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所以必須保留自研的能力,避免同質化之余,也能留住自己的靈魂。
但智能領域總是在日新月異,正在向新能源科技公司轉型的傳祺不一定能抓住每一個潮流。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和現在在科技領域最為領先的公司合作,吸收他們養(yǎng)分的同時,也能保持領先優(yōu)勢。
最重要的是,就如上面提到的增程和插混一樣,傳祺不搞一言堂,直接把選擇的權利給到用戶:增程和插混,并不對立;自研和合作,也并不矛盾。沒有最好的技術路線,只有更好的產品,而傳祺的目標就是打造更好的產品。
傳祺S7是EV+平臺下的首款車型,從可以輸出燈語的大燈、車頂上的激光雷達,以及連貫的和車身等寬的LED燈帶,可以看出這臺車的定位非常高端。
當然,EV+平臺有一點是不容消費者選擇的,就是駕乘的質感和安全性能。這兩項其實也沒有選擇的余地,必定是駕乘體驗越高級越好,車輛越安全越好。
為了做好這兩點,EV+平臺也沒少上黑科技,主動預瞄多腔空懸、乾坤掉頭......可以讓底盤的沖擊感降低29%,媲美百萬豪車,轉向靈敏度提升25%,大車也能擁有小車的靈活性。另外在安全性上,EV+著眼全球法規(guī),以全球最嚴苛的安全標準來要求自己。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背靠EV+平臺的傳祺,在接下來的轉型中,肯定會以超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走高端市場的路線。
高端路線并不是誰想走就能走,除了技術與品質的支持外,還需要品牌支撐。
傳祺走高端市場的底氣,就是來自多年來對MPV市場的朝耕暮耘。在這過程中,他不光積攢了高端產品的研發(fā)經驗和用戶需求,重要的是,給品牌也樹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梢哉f,傳祺的轉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成功的幾率自然要比其他品牌大得多。(文|大雄)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