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好像造車新勢力品牌滿天飛,加上趕上新能源車的風口,好像隨隨便便造一款車就能暢銷。就像那些曾經造手機的小米、華為、魅族也下場親自或者參與造車,曾經造彩電的創(chuàng)維也是如此。
![]()
但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有不少失敗者,他們的車型并沒有那么暢銷,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市場表現和消費者認可。今天我就來看看這三款車,看看它們?yōu)槭裁促u不動,它們在產品定位、市場營銷和定價策略等方面做錯了什么?
高合HiPhi Y
首先是高合HiPhi Y,作為高合汽車旗下的入門級車型,雖然在剛上市時曾一度帶動品牌銷量增長,但隨后的表現卻每況愈下。從去年11月起,月銷量就未曾超過500輛,到今年2月份更是跌至僅20輛。高合汽車雖然在初創(chuàng)期間依靠創(chuàng)始人丁磊的個人影響力和外界投資維持運營,但隨著銷量的不斷下滑和資金鏈的壓力,公司一度面臨停產的窘境。
![]()
極石01
![]()
再看看極石01,這款中大型SUV雖然不至于說被市場遺忘,但其表現肯定是讓品牌方失望的。極石01定價在34.99-35.99萬元之間,定位豪華SUV。然而自去年8月上市以來,盡管價格與理想L7相當,其銷量卻遠不如后者,累計銷量甚至不足3000輛。
![]()
極石汽車的背景是主打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其在車輛設計上大量借鑒了市場上的其他車型,如仰望U8和路虎衛(wèi)士,缺乏創(chuàng)新和其他技術亮點,這也導致了其高定價難以為市場接受。
遠航Y6
最后看看遠航Y6,這款車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其實它背后是大運集團。當然,大運雖然在摩托車市場上頗有名氣,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卻顯得力不從心。
![]()
遠航汽車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推出四款新車,這種速度雖顯示出企業(yè)的效率,但也暴露出技術積累的不足,以及造車的浮躁。遠航Y6的售價區(qū)間為26.98-35.98萬元,對于一款D級新能源轎車來說,價格還算合理。然而,由于缺乏自主研發(fā)的技術和較低的品牌知名度,遠航Y6的銷量持續(xù)低迷,最好的時候月銷量也只有286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