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這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打的企業(yè),在2023年再次用亮眼的數據證明了其在行業(yè)內的領先地位。最新發(fā)布的財報顯示,比亞迪不僅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顯著增長,更在員工人數和研發(fā)投入上達到了新的高度。然而,負債的快速增長也引發(fā)了對其擴張戰(zhàn)略的關注。
3月26日晚間,新能源龍頭比亞迪[002594]發(fā)布了2023年財報。
2023年,比亞迪實現營收6023.15億元,同比增加42.04%;實現凈利潤300.41億元,同比增加80.7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的凈利潤仍達284.62億元,同比增加82.01%。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huán)境下,比亞迪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令人矚目。
比亞迪的主營業(yè)務包括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以及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其中,汽車業(yè)務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高達80.27%,收入為4834.53億元。2023年,比亞迪全年產銷量分別為304.5萬輛和302.4萬輛,同比增長61.84%和67.79%。
這一銷量成績不僅遠超行業(yè)平均水平,更使得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汽車行業(yè)的規(guī)模效應在比亞迪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隨著銷量的激增,汽車業(yè)務的毛利率也由去年的20.39%上漲至23.02%。相比之下,同樣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蔚來毛利率是5.5%,理想是22.20%,小鵬是1.47%,零跑是0.5%。
比亞迪在2023年的財報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其員工隊伍的壯大。報告期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竟然達到70.3萬人,新增招聘13.3萬人(2022年、2021年分別是57萬人、28.8萬人)。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新勢力中的零跑汽車在職員工數量是0.93萬人,小鵬是1.3萬人,理想是3.5萬人。同樣作為國內頭部自主車企的年吉利汽車在職員工的數量是6萬人(2022年、2021年分別是4.9萬人、4.4萬人)。
短短三年間,比亞迪在職員工從28.8萬人激增至70.3萬人。這一數字不僅遠超國內其他車企的員工數量,也反映了比亞迪在擴大規(guī)模、提升產能方面的決心和實力。
在員工薪酬福利方面,比亞迪也展現出了大企業(yè)的責任感和擔當。我根據財報數據計算出了比亞迪員工的平均薪酬,年薪為12.71萬元,較2022年的10.47萬元有所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招聘過程中注重應屆畢業(yè)生和社會研發(fā)人才的引進。2023年,公司新招了3.3萬名研發(fā)人員,使得研發(fā)人員總人數達到10.2萬人。其中,30歲以下的研發(fā)人員占比達到60%。財報中比亞迪也公布了研發(fā)人員的薪酬,平均年薪21.2萬元。
可能有人會好奇,比亞迪為什么要招這么多人?
答案是比亞迪在瘋狂擴張。
2023年,比亞迪負債合計5290億元,相比2022年新增1566億元債務,資產負債率達到77.86%。這一負債率水平已與房地產公司不相上下。
深入剖析比亞迪的負債結構會發(fā)現,比亞迪的負債增長主要集中在流動負債方面,其中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占總負債的67%,新增負債的61%。這反映出比亞迪在上下游產業(yè)鏈中的地位較高,能夠同時實現先收錢后給貨和先拿貨后給錢的經營模式。
不過,比亞迪在2023年進一步加大了財務杠桿的使用力度,包括增加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以及租賃負債等。這一舉措雖然有助于比亞迪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其擴張戰(zhàn)略,但也可能增加了公司的財務風險和償債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財報并沒有公示比亞迪舉債擴張后的產能規(guī)劃以及現有產能利用率的情況。
據網上信息顯示,目前比亞迪在深圳坪山、西安、長沙、常州、合肥等全國九大城市已經建立或正在規(guī)劃9座整車工廠,規(guī)劃年產能共582萬輛。同時,還計劃在泰國、巴西、烏茲別克斯坦、匈牙利等地設立大型生產基地。
2023年比亞迪銷量為302.4萬輛,與網上顯示的規(guī)劃產能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投資者在評估比亞迪的投資價值時,需要警惕這點。如果市場需求增長緩慢或低于預期,那么規(guī)劃的高產能可能無法完全利用,導致資源浪費和財務壓力。
不過,比亞迪敢于進行如此大規(guī)模的擴張并非無的放矢。
多年來,比亞迪一直堅持打造自己獨特的體系能力,并在研發(fā)投入上持續(xù)加大力度。2023年,比亞迪的研發(fā)投入金額達到399.17億元(2019年研發(fā)投入的4.7倍),同比增長97.39%,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達到6.63%。
這一巨大的研發(fā)投入不僅體現了比亞迪對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研發(fā)的高度重視,也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繼刀片電池、DM-i超級混沌后、2023年比亞迪發(fā)布了“易四方”架構、“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tǒng)、“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及“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等全球領先的前瞻性、顛覆性技術。這些技術的推出不僅提升了比亞迪的產品力和品牌力,也為其的長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技術能力的支撐之下,比亞迪不斷出新,品牌也順勢升級。目前,已經形成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產品涵蓋高中低端價格區(qū)間,覆蓋各類消費群體需求。
此外,比亞迪敢逆勢擴張另一大原因,是它跟國內其他車企水平整合的運作方式不一樣,比亞迪認為供應鏈體系是整個汽車行業(yè)運轉的最重要支撐之一,故一直以來,比亞迪都很重視對供應鏈的打造,對核心部件進行垂直整合。
在上游的鋰礦等初級材料供應鏈,中游的電池制造、電機、電控、IGBT,下游的各種生產銷售供應鏈等,比亞迪均有布局。
目前,比亞迪垂直整合水平堪比燃油車領域的豐田。而且,通過對垂直模式的實施,比亞迪實現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之余,也最大限度規(guī)避“被卡脖子”的風險。
總結與展望:
回顧2023年,比亞迪以驕人的業(yè)績再次證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營收與凈利潤的同步增長,不僅體現了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也凸顯了其在內部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員工隊伍的不斷壯大與研發(fā)投入的持續(xù)增加,為比亞迪的長期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展望2024年,比亞迪能否延續(xù)其增長勢頭,無疑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海外市場和高端車型將成為其進一步增長的關鍵所在。去年比亞迪在多個國家的銷售增長以及境外業(yè)務營收的大幅提升已經為其未來的海外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高端車型的高利潤率也將為比亞迪的利潤增長提供有力的支撐。
然而,投資者也需要看到,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經濟大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對其未來的業(yè)績產生影響。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投資者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謹慎判斷風險。(文|李健波)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