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在中國,三菱已經不做大哥好多年,但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關于三菱的傳說。
作為日系車的鼻祖,三菱創(chuàng)造過很多行業(yè)紀錄,比如“推出了日本首款量產車Model A”、“拿下WRC四連冠”、“七次奪得達喀爾拉力賽冠軍”等等,然而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三菱更被津津樂道的是“國產發(fā)動機教父”這個頭銜。
![]()
上世紀70年代,三菱開始向中國市場出口中型卡車,那個時期的國產品牌普遍底子差,談不上什么積累,為了盡快和世界接軌,國產品牌就想著靠“拿來主義”彎道超車。
一開始,敲定的合作方是本田、大眾、通用等車圈大咖,但人家壓根沒理。就在國產品牌手足無措時,三菱伸出了橄欖枝:不僅提供動力強勁、省油耐用的發(fā)動機產品,還愿意在中國建廠生產發(fā)動機。
![]()
沈陽航天三菱工廠和哈爾濱東安三菱工廠,由此誕生。
沈陽航天三菱推出過不少經典發(fā)動機,包括“4G6 MIVEC系列”、“4G6 MPI系列”、“4A9渦輪增壓系列”、“4A9 MIVEC系列”等,這些發(fā)動機被搭載于奇瑞瑞虎、風行菱智、比亞迪M6、哈弗H6等車型上。
哈爾濱東安三菱也不差,“4G1系列”、“4G15 MIVEC系列”等都是代表產品,比亞迪F3、江淮同悅都曾搭載過東安三菱的發(fā)動機。
![]()
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東安三菱工廠還推出過手動變速箱(MT)和自動變速箱(4AT/5AT)。也就是說,哈爾濱東安三菱工廠同時擁有發(fā)動機、手動變速箱和自動變速箱的制造技術,這在國內前無古人。
很長一段時間,物美價廉的三菱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是國產車上的“??汀保葋喌?、長城、吉利也一度是三菱的忠實粉絲,某些國產品牌甚至還會以三菱發(fā)動機和變速箱作為新車賣點。
![]()
有趣的是,由于當時三菱產品的覆蓋面太廣,很多國產車用的是同一套三菱動力總成。后來,有網友戲稱“三菱憑一己之力養(yǎng)活了半個國產車圈 ”。
根據權威機構統(tǒng)計,迄今為止搭載三菱發(fā)動機的國產車超過了800萬臺,即便到了今天,還有少部分國產車靠三菱活著。
所謂“國產發(fā)動機教父”,三菱實至名歸。
![]()
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菱漸漸被國產品牌們拋棄了,而電氣化轉型的浪潮掀起后,三菱在中國更是越來越難以為繼。
前兩年,網絡上時常有人爆料“三菱即將退出中國”,不過最后都被證實是假消息。到了去年底,隨著廣汽集團的一紙公告,“假消息”終于成真,在陪伴了中國消費者無數個日夜后,三菱還是無奈說了聲拜拜。
![]()
寫在最后:
三菱在中國的這場滑鐵盧戰(zhàn)役其實早有端倪,無論發(fā)動機、變速箱還是車型,三菱更新換代的頻率都沒能及時跟上中國消費者的腳步,燃油時代如此,電氣化時代更是如此,那臺被寄予厚望的阿圖柯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都說三十年風水輪流轉,三菱暫時退居幕后也并不是什么壞事,畢竟收獲了不少經驗和教訓,只要準備充足,家大業(yè)大的三菱依舊有卷土重來的可能性,先下一城的國產品牌們,還是得居安思危。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