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中國的新能源市場上突然就多了一大批新車企——它們名不見經傳卻手握著不知哪來的海量資金,甚至無造車資質還需要別家車企代工,開起發(fā)布會來卻看起來手握百萬雄兵,動不動就世界第一、行業(yè)首創(chuàng)、完全自研……
![]()
而消費者們對新能源車最關注的動力電池安全領域更是這些文宣的重災區(qū),短短幾分鐘的發(fā)布會里某些廠商就能讓我們忘記我國還有一部《廣告法》,動輒“永不自燃”、 “行業(yè)首創(chuàng)”,全然不顧這些“新技術”早就被汽車廠們玩了好幾代的現(xiàn)實——這就不止是愛吹牛的事兒了,這純粹就是把消費者當傻子……
![]()
電芯安全了,電池包就一定安全嗎?
在今天的各種短視頻平臺上你能找到無數(shù)的“電池試驗”,新勢力們把電芯試驗已經玩出了花,有拿針扎的、拿鐵棍捅的、甚至還有拿槍打的。風頭搶盡的“安全電芯”,卻為何去到整車上,仍時不時能從各類社會新聞和網(wǎng)友短視頻里看到整車電池自燃的畫面,甚至底盤磕碰了一塊石頭,沒多久就能立馬給你燒個通透。這背后,是一些廠家不愿跟消費者坦白的故事:電芯安全,不等于電池包一定安全。
![]()
直面這個基本的事實,然后全面去考量自己的電池安全設計,這才應該是負責任的大廠應有的擔當。以上汽通用汽車推出的奧特能智電平臺為例,其特有的全場景多層級的電池安全設計就考慮到電池包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在設計之初上汽通用的設計師們就已經考慮到了包括涵蓋了靜置、充電、行駛、碰撞甚至回收的種種環(huán)境,同時還給電池組設下了堪稱“慘絕人寰“的測試標準,指標甚至有可能是業(yè)界最嚴苛的:熱失控測試的45度起始溫度超過業(yè)界溫度近100%,擠壓測試直接上了3倍國標要求的擠壓能力,10倍于國標的熱失控測試時間標準、3倍于國標振動測試時長,5倍振頻、鹽霧測試時長超過國標20倍、溫濕循環(huán)次數(shù)90多倍、320萬小時電芯測試累計時長……
![]()
為了能在各種兇狠的碰撞和擠壓試驗里“全身而退”,上汽通用汽車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選擇給奧特能智電平臺的電池組在硬件配置上拉滿的豪華設計:98.5%的高強度鋼占比,為的是頂住從多位置柱碰帶來的擠壓風險;專屬電芯配方提升了10%熱穩(wěn)定性,上蓋加上了防火毯、擁有快速泄壓設計、模組集成液冷板設計等,這都是為了應對從電芯到模組,到整包不同級別熱失控時,做到整包能在50分鐘內無明火,無爆燃,無熱擴散。
![]()
模組集成的液冷板提升了冷卻效果,不僅能給電池降溫,而且實現(xiàn)對各個電芯溫差1度內的精確控溫,電池的長效壽命和性能一致性會更好。奧特能工廠的電池車間使用了六軸全自動一次性擰緊的裝配技術,將6 顆螺栓同時一次性擰緊,可以讓電池模組的受力更加均勻,這也是為了減少電芯的異常擠壓,減少潛在的風險點。
![]()
“氣凝膠”包治百???猜猜是誰最先把氣凝膠扔進汽車里的……
既然提到了新能源車電池組的安全,就不得不提一下當下最火爆的新材料——氣凝膠了。上世紀60年代,由NASA研究的氣凝膠以驚人的隔熱能力和超輕的重量,一舉成為各種航天器和宇航服的首選隔熱材料。而如今碰上脾氣火爆的鋰電池,隔熱、緩沖能力均屬上乘的氣凝膠似乎也成了電動車的必備單品。
![]()
但新勢力們可能并不太了解汽車工業(yè)的歷史,氣凝膠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技術其實是由通用汽車引入汽車行業(yè)的……早在2014年——也就是10年前通用汽車就把如今網(wǎng)紅的氣凝膠引入了汽車行業(yè),用于超級跑車Corvette的變速箱熱屏障層;而在2019年,上汽通用汽車也把氣凝膠技術引入了國內,用于當時的別克微藍6純電車型,掐指一算也有5年了。
![]()
在如今上汽通用汽車的奧特能智電平臺中,三元鋰的電池包內也采用了加厚設計的納米級航天材料氣凝膠,電池包最多包含180片氣凝膠,最高有效隔熱面積達11.188平方米,隔熱面積為某些新勢力車型的10倍。不僅如此,氣凝膠結構在奧特能電池組中還承擔了約束電芯的膨脹收縮的職能,避免過度壓縮和過度膨脹帶來的褶皺乃至出現(xiàn)析鋰,防止電芯內部卷繞材料的褶皺,避免形成褶皺后導致的電池短路起火。這才是老玩家的實力!
![]()
從超長待機到物盡其用,奧特能不止?jié)M足于50萬km只損失10%!
前面講到了上汽通用汽車在奧特能智電平臺的電池組設計中考慮到了全場景的需求,這可并不是一紙空話。奧特能智電平臺電池組中那套完善的電池控溫系統(tǒng)和高精度高效率的傳感器,并不光是為電池組帶來了更好的運行環(huán)境和大家津津樂道的“續(xù)航里程反向虛標”,同時更為電池組的壽命提供了保障。結合專屬的長壽配方電芯,奧特能智電平臺能實現(xiàn)電池包在運行50萬公里后電量衰減小于10%,這是非常嚇人的數(shù)據(jù)。
![]()
而實際上,上汽通用汽車甚至連這些老舊電池組的“養(yǎng)老去處”都規(guī)劃好了,長效的電池組不僅僅給予了車輛更好的二手殘值表現(xiàn),而且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日后梯次運用的奧特能智電平臺電池模組,還使用了諸如無線連接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這樣的技術,極大地方便了老舊電池的循環(huán)利用。上汽通用汽車已經建立起部分由回收電池進行儲能的智能充儲一體的微網(wǎng)示范站,這可不僅實現(xiàn)了車企主導的動力電池梯度運用,更提升了上汽通用汽車在整條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上下游競爭力。
![]()
新時期新挑戰(zhàn),新能源時代,傳統(tǒng)車企們該補營銷課了
前有新勢力強力推廣比亞迪9年前就廣泛實裝的800V電氣系統(tǒng),后有新勢力“業(yè)界率先”用上通用汽車10年前引入汽車行業(yè)的氣凝膠材料,汽車企業(yè)的研發(fā)人員們日以繼夜地讓電動車們更“經造”“能跑”,也是為了讓客戶能夠擁有更省心、更省錢、更舒服的新能源產品。如今的市場除了要拿得出硬技術,會“吆喝”也是件急需擺上車企們案頭的重要事項,不然諸如此類新勢力們“重新發(fā)明一切”的笑話,還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