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最專業(yè)和權威的韓系車和韓國車市系列內容,《韓系動向》第1131期。
從36.8億,到28.8億,再到22.4億,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已經第三次進行了掛牌轉讓,目前最新的底價為22.48億元。相較于第二次掛牌,這次降價了3.32億元??偟膩砜?,自從6月份首次掛牌時的36.84億元到10月11日的第三次掛牌,北京現代重慶工廠項目累計降價了14.36億元。
為什么兩次降價之后,還是很難銷售出去呢?這就不得不從中國整體的汽車市場格局來分析!
![]()
【1】中國市場從增量轉為存量!
中國車市早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變成了緩慢增長階段。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年均增長率能達到15%左右。但是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間,中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年均增長率只有5%左右了。
到現在,估計沒有人還會覺得汽車是一個昂貴的奢侈品,家用轎車早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而中國汽車產業(yè),整體上也在從燃油車到電動車,從低端到高端的方向發(fā)展。所以中國品牌汽車越來越貴了。今后中國車市也不會出現過去快速的增長,而是穩(wěn)定性慢速增長。因此汽車品牌不需要再額外的建設新工廠。
![]()
【2】汽車產能已經過剩,閑置產能到處都是!
中國汽車銷量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之后,伴隨著新能源時代到來,中國市場還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產能過剩。新車的價格一降再降,內卷非常嚴重。在這樣殘酷競爭的大背景下,很多品牌紛紛退出中國市場,比如說三菱,比如說廣汽菲克,還有謳歌,雷諾,鈴木等等。他們退出之后就會出現產能閑置。
還有一些自主品牌發(fā)展的也一般,比如眾泰,力帆,海馬,江淮,他們也有大量閑置的產能。于是力帆賣給了理想,江淮給蔚來汽車代工,起亞在鹽城的工廠也給高合汽車代工生產。所以目前中國汽車產能是過剩的,閑置的汽車產能很多。
![]()
【3】工廠從數量到質量轉變!
第三則是汽車工廠正在從數量到質量轉變。比如說現在汽車工廠的最新理念是如何利用太陽能,解決工廠的供電,實現節(jié)能減排。工廠如何實現自動化運轉,降低人工成本。工廠附近是不是有碼頭,方便出口。很多汽車工廠都在追求工業(yè)4.0,逐漸實現整車關鍵工序100%自動化、100%全時在線檢測。
所以也有不少汽車品牌,與其追求建設新工廠,還不如改造升級現有工廠,改善設備和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因為工廠的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
【4】工廠如果沒有配套和工人,是運轉不了的
上面還只說到了工廠和設備,如果沒有配套的供應商和工人,那工廠也是運轉不起來的。好在現代汽車重慶工廠附近,就有非常成熟的上下游產業(yè)鏈,也有很多熟練的技術工人。但是對于汽車品牌來說,收購工廠只是第一步,相關配套廠商的加入和工人培訓,又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所以現代汽車工廠難賣,無非就是上面幾個原因。但是也聽說賽力斯好像有收購的打算,因為問界汽車最近銷量不錯,賽力斯希望擴大產能。當然最終是不是能順利收購還沒有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