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800 V 的純電車迎來了一次小爆發(fā)。
除了 2020 年上市,起售價接近百萬的保時捷 Taycan 以外,今年主流車型里的小鵬 G9、小鵬 G6,個性車型里的捷尼賽思 GV60、奧迪 e-tron GT,都全系搭載了 800 V 架構。
不過,800 V 究竟好在哪,僅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體驗確實難以感知。尤其是 800 V 架構明顯縮短充電時間的優(yōu)勢,到底能縮短多少,未購車的用戶更是無法體驗。
![]()
小鵬 G9 的充電快名揚車圈,「充電 5 分鐘,續(xù)航 200 公里」、「一秒一公里」等等,我們最近就開著自購的小鵬 G9 測試了更多第三方品牌的充電樁??纯催@款車采用了全域 800 V 架構,在充電峰值速度、超快充電區(qū)間、全程用時等方面,究竟能有多快?
樁有多快 我 G9 就多快
相信不少電動汽車車主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自己的車難以達到充電樁的功率上限。即便在溫度適宜、沒有其他車輛分流的情況下,充電功率仍然不夠高。
小鵬 G9 的充電表現(xiàn)就很突出,在開邁斯、星星充電、小桔充電、特來電四個不同品牌充電樁充電,基本都能跑到充電樁支持的最大功率。
例如在開邁斯 180 kW 的充電樁,小鵬 G9 的最大充電功率可以達到 170.1 kW;特來電 150 kW 充電樁,小鵬 G9 最高可以達到 148.6 kW 的最大功率。
![]()
在充電時間上,最快的是小桔充電 250 kW 充電樁,從 5% - 95% 的充電時間僅用 45 分鐘。而最慢的是特來電 150 kW 充電樁,從 5% - 95% 的充電時間也只用了 49 分鐘,二者的差距非常小。
這個時間大致也就相當于一頓午餐,停車之后充上電,吃完午餐又能滿電出發(fā)。
電動汽車車主在充電時的另一個痛點在于電量越高,充電越慢。尤其是電量達到 80% 以上,充電功率會明顯降低。
特別是需要長途出行的電動汽車車主,為了節(jié)省在路上的充電時間,途中充電只會充到 80%,直接犧牲 20% 的續(xù)航。本來滿電情況高速能跑 400 km,實際跑 300 km 就要充一次電,用車體驗明顯下降。
也就是說,不少用戶多花錢買了續(xù)航更長的電動汽車,城區(qū)開車補能方便沒有續(xù)航的優(yōu)勢,長途出行不想充滿還是沒有續(xù)航優(yōu)勢。
而采用全域 800V 架構的小鵬 G9,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用車痛點,80% - 95% 的充電時間最快 16 分鐘,最慢也只要 18 分鐘,不同第三方充電樁的差距很小。
通過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不到 50 分鐘的充電全程中,大約有 2/3 的時間處于高速充電(5% - 80%),1/3 的時間功率才會逐漸下降(80% - 95%)。
這樣的充電表現(xiàn)讓小鵬 G9 的平均充電功率非常高,基本都能實現(xiàn) 110 kW 以上的平均功率。這樣一來,小鵬 G9 從幾乎沒電到完全充滿,只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
對于小鵬 G9 車主來說,在長途出行中,真正可以享受到大電池帶來的長續(xù)航優(yōu)勢。
800 V 架構為什么能充電更快?
我們記下充電時間和實時功率,可以繪制出小鵬 G9 在不同充電樁的充電曲線。
通過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開邁斯和特來電兩個品牌充電樁曲線比較平緩;而星星充電和小桔充電都出現(xiàn)了充電功率波動的情況。波動原因暫時無法查證,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充電測試期間,測試充電樁僅有小鵬 G9 在充電,應該不是分流造成的功率變化。
![]()
![]()
![]()
![]()
如果你比較著急,想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電量,那么開邁斯、星星充電、特來電建議充電到 70% 左右停止,小桔充電則是 65% 左右停止。
這樣一來,你可以在 20 分鐘出頭的時間里,獲得表顯 350 km 以上的續(xù)航,對于一次跨城出行來說完全夠用。
在展開上百項的充電數(shù)據(jù)之后,還能發(fā)現(xiàn)更多細節(jié)。
充電開始時,小鵬 G9 的充電功率幾乎都能在 150 kW 左右,從 5% 至 75% 電量,功率都在逐漸爬升,充分利用充電樁所能提供的功率。而到充電結束之前,小鵬 G9 仍能維持 50 kW 以上的充電功率。
我們對比一臺 400 V 架構的車型,起始充電功率只有 80 多千瓦,幾乎就是小鵬 G9 的一半。而在接近充滿時,充電功率下降到只有二、三十千瓦。
最終,400 V 架構車型的充電全程接近 90 分鐘,而小鵬 G9 的用時能夠直接減少一半。
我們再來看充電體驗最差的多車分流場景,800 V 架構的優(yōu)勢會更明顯。由于分走的只有電流,采用全域 800 V 架構的小鵬 G9 還會比旁邊車充電更快。
從這個角度考慮,買一輛 800 V 架構的車,能讓你買車之后立即就能用得爽。并且只要 400 V 架構的車保有量更多,800 V 的充電感受一定更爽。
寫在最后
在看過小鵬 G9 的充電數(shù)據(jù)后,我甚至覺得 2023 年的今天,800 V 架構的車應該成為用戶的必選項。
測試之前,我也曾經質疑,800 V 是不是只有在小鵬自建的樁才有優(yōu)勢,在第三方充電樁就和其他車表現(xiàn)一樣?答案并非如此,無論是小鵬自建樁,還是第三方充電樁,800 V 架構的優(yōu)勢都非常明顯。
小鵬 G9 搭載的全域 800 V 高壓 SiC 平臺,高電壓、大電流的方案提升充電功率。同時,小鵬鋪設的 S4 超充樁,最高可以實現(xiàn) 480 kW/670 A 的充電能力。
此外,在能耗方面,我們購買的 650 性能版 Max 車型在測試全程盡量頂著限速跑,平均速度達到了 105 km/h 情況下,跑出 461 km 高速里程之后,還有 18 km 的剩余續(xù)航。在全域 800 V 架構的加持下,小鵬 G9 的高速能耗同樣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
很顯然,技術的進步,讓此前百萬級純電動車才有的技術,真正能在主流家用車型上量產。
2023 年,如果你要買一輛電動汽車,全域 800 V 會是你的必選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