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貨比貨得扔”,有些產(chǎn)品,生來就難免被人拿來對比。就比如“BBA”中的3系、C級和A4L,似乎從生來就互為競爭對手。正因如此,它們的市場表現(xiàn),也會在無時無刻被人們放在一起對比。
隨著中國品牌的不斷壯大以及產(chǎn)品類型的不斷完善,這樣的情況其實同樣很常見。舉個例子,就拿純電小型轎車這一領(lǐng)域來說,五菱旗下的繽果和比亞迪旗下的海鷗,就成了消費者購車時經(jīng)常會放在一起對比的兩個選項。
![]()
這樣的情形,其實早在這兩款車未上市前就已經(jīng)形成。今年3月份,五菱繽果率先打入市場,并且以不足6萬元的起售價刷新了這一級別車型的價格下限。彼時,人們都在期待,作為當下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一出手能否直接與其叫板?
![]()
時隔大概一個月,今年4月份比亞迪海鷗正式上市。在產(chǎn)品定位極為相似、產(chǎn)品定價高度重疊的基礎(chǔ)上,二者之間的“戰(zhàn)爭”算是正式打響。彼時,對于海鷗和繽果最終誰是贏家這件事,消費者和網(wǎng)友們看法不一。
![]()
有人認為五菱擅長純電小車,所以在繽果身上五菱一定會傾盡全力。再加上5.98萬的起售價,綜合產(chǎn)品力不容小覷;也有人認為,如今比亞迪正處于品牌強勢期,不僅產(chǎn)品造得好,僅靠品牌聲量就必然能獲得不少銷量??偠灾?,對此兩方各有看法。
如果以五菱繽果上市的時間來算,至今雖然不到半年但也有五個月左右。面對后來的比亞迪海鷗,二者誰是贏家?白紙黑字的銷量也許最能說明問題。如果只看最新的7月份數(shù)據(jù),海鷗可謂甩開了繽果半個身位都不止。其24989輛的月銷量,直接排在了整個轎車市場的前五。反觀五菱繽果,雖然銷量表現(xiàn)也不差,但卻只有14378輛,兩者的差距甚至超過了10000輛。
![]()
如果你覺得只看7月份不能說明什么,6月份的銷量也同樣如此。據(jù)乘聯(lián)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五菱繽果6月份銷量僅為12176輛,而比亞迪海鷗銷量為16560輛。從這個數(shù)據(jù)我們也能看出,二者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
至于為何會形成如此明顯的差距,有人覺得是比亞迪當下強勢的品牌影響力所致。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并不認同。要知道,五菱當年可是推出過爆款產(chǎn)品宏光MINIEV的。論純電小車的制造水平和認可度,五菱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絕對不落下風。因此,說是品牌之間的差距或許有些牽強。
![]()
筆者倒是認為,二者在產(chǎn)品上的差距其實更能體現(xiàn)出雙方造車的態(tài)度差異。眾所周知,五菱繽果上市時間早于比亞迪海鷗。彼時,五菱認為將繽果的入門價格拉低到6萬元以內(nèi)會大大提升產(chǎn)品競爭力。事實上,作為后來者的海豚卻并沒有效仿五菱繽果“定低價”的做法,而是直接7.38萬起步。那么,價格更高的海鷗,為什么反而賣得更好?
如果你研究過繽果的配置,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雖然其價格夠低,但是單氣囊、鼓剎、無ESP的配置水平,實在讓人找不到購買的理由。所以,你可以理解為5.98萬的最低配,只是為了讓它看起來足夠便宜而已。
而在兩款車同樣售價7.38萬的配置上,你也可以再一次看到比亞迪的誠意。雖然尺寸偏小,但是盤式剎車、電子駐車、雙氣囊、頭部氣簾、ESP、自動駐車、定速巡航、無鑰匙進入、自動大燈、皮質(zhì)座椅等等配置,比亞迪全部配備??吹竭@里,你還覺得海鷗銷量更好是仰仗比亞迪品牌的效應(yīng)嗎?換句話說,如果是你,同價位兩款截然不同的車型你又會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