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聯(lián)姻的消息轟動了整個汽車圈,大眾汽車宣布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xié)議。與此同時,為了加強雙方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大眾汽車品牌還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成為小鵬汽車第三大股東。另一邊,奧迪也與其中國合資伙伴上汽集團簽署戰(zhàn)略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現(xiàn)有合作。
![]()
無論是大眾入股小鵬,還是奧迪牽手上汽,既體現(xiàn)了德國品牌在適應市場變化和需求方面的開放和靈活,也反映了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突破。
為何是小鵬?
眾所周知,大眾汽車作為全球汽車市場的巨頭之一,在燃油車領域素來是領跑者,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眾汽車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數(shù)據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在全球交付了32.16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了48%,然而在這份成績中,中國市場僅貢獻了6萬輛,同比下降1.6%。換算得知,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占其全球銷量的不到五分之一。
為什么大眾汽車的純電動車板塊在中國市場沒能延續(xù)燃油車板塊的強勢表現(xiàn)?主要原因是旗下純電動車型在智能駕駛和軟件系統(tǒng)兩大方面競爭力不足,與自主品牌純電動車相比有明顯差距。
![]()
但是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fā)展速度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超過30%,到2025年滲透率將會超過50%。面對如此誘惑的蛋糕,大眾汽車唯有補足短板,為中國市場提供高品質的車型才能抓住新能源車市場的紅利。而補齊短板的有效方法就是吸取自主車企的長板。
在自主品牌中,小鵬汽車是首個讓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在城市場景中量產落地的汽車品牌,高階輔助駕駛能力在行業(yè)內處于領先水平。目前,小鵬汽車的全新一代高速NGP已經能做到不降級、不接管、不騷擾、不磨蹭,以零接管意愿為設計目標,為用戶提供接近L4級的智能駕駛體驗。
![]()
那么,大眾汽車成為小鵬汽車的股東之后,前者能夠更好地借鑒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優(yōu)勢。而對于小鵬汽車來說,又可以借著大眾汽車在市場上的強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量,獲得更多人信賴,至少在資本市場更吃香,據悉大眾宣布與小鵬的合作信息后,小鵬汽車美股開盤快速拉升,股價一度大漲超40%。
至于雙方合作后的計劃,據悉在合作的初期階段,雙方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fā)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這兩款專屬于中國市場的新車將補充基于MEB平臺的產品組合,并計劃于2026年走向市場。此外,大眾汽車集團還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以每ADS 15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大眾汽車集團將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
奧迪與上汽有何計劃?
根據目前公開信息,奧迪與上汽的合作主要致力于深化現(xiàn)有的合作,雙方將通過共同開發(fā),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lián)電動車產品組合。
![]()
作為規(guī)劃的第一步,奧迪將通過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共同開發(fā)的電動車型也將配備最先進的軟硬件,從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先進的數(shù)字體驗。
要知道,早前奧迪考慮從中國競爭對手中首次購買電動汽車平臺的消息就在網上熱傳。如今奧迪與上汽合作,那么這個競爭對手很有可能就是上汽,而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車擁有高端化電動平臺—星云純電專屬系統(tǒng)化平臺。該平臺可以支撐智己、飛凡、榮威、名爵四大品牌,覆蓋了量產、個性化、豪華系列市場。
而在智己的產品上可以看到在星云純電專屬系統(tǒng)化平臺上的產品優(yōu)勢,智己汽車連續(xù)4個月登頂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SUV銷量冠軍,產品的高端屬性與奧迪汽車對豪華的追求相契合。
![]()
下一位是誰?
如今,隨著新能源技術的變革,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勢力們的沖擊,再加上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認知轉變,外資車企在國內市場已經不如當年,過于保守的產品定義邏輯,漫長的產品更新節(jié)奏等等,是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競爭力褪色的重要原因。
外資車企想要扭轉在新能源市場的困境絕非易事,從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來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已經成功壓制了外資車企,并且在新能源小型車市場、主流車市場、高端車市場均密集布局了新車型。
![]()
即便如此,自主品牌也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今年比亞迪、五菱汽車等車企都在陸續(xù)加大新能源攻勢,同時造車新勢力在布局高端新能源車后,后續(xù)產品序列還將向主流車市場靠攏,不難猜測,未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外資車企想要在新能源車市場反超自主車企,難度很大。
既然不能戰(zhàn)勝對手,那就加入對手中間去,未來不排除還有更多外資車企與自主車企聯(lián)手合作,以增強新能源車型的市場競爭力,至于是哪一位,時間會給出我們準確的答案。
結語:
智能電動化的持續(xù)深入,中國汽車行業(yè)也加速從以往通過市場換技術,向著反向技術輸出的模式進行轉變,在與外資品牌的合作中也逐漸擁有話語權。此次大眾與小鵬、奧迪與上汽的合作,便是自主車企逐漸強大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為我國汽車工業(yè)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伴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或許大眾和奧迪只是一個起點,未來估計還會有更多外資品牌需要依托中國新能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