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全國各地的氣溫動不動就突破40℃,讓大家苦不堪言,但比大家更苦的是,有著全景天幕的電動車主,紙箱、報紙、雨傘、草帽齊上陣,開出了一種還不如三蹦子的既視感,畢竟三蹦子多少還能通點風。
![]()
![]()
雖然全景天幕在夏天如此“燒腦”,但是近年來新發(fā)布的電動車,大多取消了遮陽簾裝置,替換成了不可開啟的全景天幕,目前全景天幕已經(jīng)成為電動車界的潮流,只是為啥如此燒腦裝置還能成為主流?
一方面,遮陽簾的取消,騰出了頭部空間,讓整車空間更足;另一方面減少遮陽簾對于車企來說可以減少遮陽簾的生產成本,而且對于電動車來說,遮陽簾可以適當為車身減重,減少動能的損耗,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主流電動車幾乎都向全景天幕倒戈的重要原因。
![]()
對于用戶來說,全景天幕最大的吸引點就是顏值,全透明的玻璃材質讓整車看起來更加簡潔酷炫,高級感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全景天幕的設計讓車內空間看起來更加通透,更有晚上坐在車里看星星的美好想象。不過,也有用戶犀利指出,“坐在哪里看星星不行,非得坐在車里看?!笨梢姡疤炷坏脑O計還是噱頭大于實際。
![]()
![]()
想來,汽車區(qū)別于三蹦子的原因不就是遮風擋雨嗎?現(xiàn)在卻連太陽都遮不住,用戶還得委屈自己忍受高溫炙烤。誠然,消費者可以掏出高額費用去選裝玻璃車頂遮陽簾,或者發(fā)揮自主能動性,貼個紙箱、報紙熬過夏天,但這不也是脫離了用戶購買汽車為了尋求方便的初衷了嗎?可以說,在使用感上,全景天幕不僅是汽車工業(yè)設計退化的表現(xiàn),也是打著美觀旗號的智商稅。
但電動汽車反人類的設計可不僅只有全景天幕,泛濫的隱藏式門把手也是槽點不斷。
目前市面上隱藏式門把手以伸縮式和電控彈出式設計為主。伸縮式開門的時候需要把手一端按下去,另一端就會翹起來,乘客可以由此開門。而電控彈出式則是在車輛電動解鎖狀態(tài)下通過電機將門把手頂出,鎖車時候通過電機收回,不過這種模式一般是在比較高檔的車型上才能搭載。
![]()
![]()
車企在對于隱藏式門把手進行宣傳的時候通常是高級感、科技感、低風阻、美觀,但無論宣傳話語說得多天花亂墜,產品好不好用還得用戶說了算。
比如說,在冬天低溫度的北方,隱藏式門把手就有被冰雪凍住的煩惱,特斯拉車主曾反饋隱藏式門把手凍住打不開,特斯拉官方回應可提前遠程打開暖風提高車內溫度來解凍,最后竟然在用戶手冊中提及,當門把手被凍住的時候,用戶可以用拳頭敲擊,但是要注意力度,感情開個車門學問這么大呢?
![]()
不僅如此,隱藏式門把手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網(wǎng)絡上不少車主就出現(xiàn)使用時被刮傷、夾傷的問題,也有兒童手指太細被門把手夾住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不少用戶對于緊急情況下隱藏式門把手彈不出的擔憂。
對于成本造價來說,隱藏式門把手肯定是比傳統(tǒng)的機械式門把手更高的,但隱藏式車門的弊端似乎要遠大于它的優(yōu)點,畢竟除了好看,隱藏式門把手也說不出什么作用了吧?
![]()
不管是全景天幕還是隱藏式門把手,這些主流的電動車功能除了美觀,連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滿足不了,甚至還有使用上的安全隱患,典型的又貴又沒有效果??磥?,車企們在生產產品的時候還是得把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總想別人家有什么,我也要有,別人家沒什么,我要打造一個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沒什么用的噱頭超越它。一輛車如果連基本的使用便利都做不到,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擇汽車產品的時候也得仔細考量,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切忌被漫天的營銷話術所影響,學會理性思考:主流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也可能是智商稅,可不要輕易成為別人的韭菜,好看的東西也得好用,不然購買后吃苦的就是自己了。
寫在最后
從目前新能源車企的反人性設計來看,目前造車風氣確實有點太浮躁了,車企們還得沉得下心來,打造出真正能夠被消費者們接受的產品,才有機會從同質化的產品趨勢中脫穎而出。
文章的最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討論,全景天幕和隱藏式門把手的使用體驗如何?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