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好比一場球賽,曾經領先的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浪潮沖擊下場面落后。但這并不意味他們即將落敗,反攻從現在開始。
4月銷量集體回溫 莫欺“合資”窮
曾幾何時,面對新能源浪潮,合資品牌落后于人,已逐漸落寞的聲音,出現在市場之中。誠然,面對新能源政策早期,各家合資品牌的動作稱不上迅速,以至于與造車新勢力形成對比,被戲稱為“傳統(tǒng)品牌”。
![]()
然而隨著補貼退坡,用戶消費趨于理性化,各家早期風生水起的新勢力品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更有品牌陷入停產、停工的丑聞。然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家合資車企紛紛亮劍,以“油電同步”的戰(zhàn)略,意欲在市場中出擊解決用戶痛點。
如此的表現同樣反應在最新的市場銷量表現上,據乘聯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各大車企的整體表現優(yōu)異,在銷量前十的車企中,比亞迪汽車、長安汽車與吉利是入榜的三家中國品牌,而另外七家均被合資品牌戰(zhàn)領,分別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廣汽本田以及東風日產。
![]()
具體而言,一汽大眾4月份銷量突破了14萬輛大關,同比增長70%以上,市場份額占8.7%;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的表現出彩,4月份銷量均在7萬輛以上,廣汽本田迎來爆發(fā),同比大增超過90%達到6萬輛。一時間,一眾合資車企似乎已經脫口而出那句在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span>
油電同路 下半場征途中尋找至優(yōu)解
一品君看來,合資品牌銷量呈現大幅上升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過去的4月,我國國內乘用車市場銷售成績喜人。數據顯示,乘用車市場4月零售達到163.0萬輛,同比增長55.5%,環(huán)比增長2.5%,也是自2010年以來僅有的兩次環(huán)比正增長之一。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的戰(zhàn)略部署以及新車投放也是品牌銷量勁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中,盡管新能源車型占據首發(fā)新車的多數,但是合資品牌們仍然在推進“燃油車換新+純電新車”的戰(zhàn)略部署,因此,一品君看到了一汽豐田bZ3,也看到了新RAV4榮放,既看到了一汽大眾探歌,也看到了ID 6 CROZZ,正是這樣的部署讓用戶和市場看到了合資品牌提速的決心。
當下中國市場中,各大品牌切忌盲目放棄燃油市場,這一領域仍有強大的用戶需求。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使用場景差異很大,比如市區(qū)或近距離出行,新能源車更有優(yōu)勢,而在長途、高原地區(qū),燃油車又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如國家信心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所說:在產品使用上,電動車和燃油車各有各的優(yōu)勢,不可相互替代。
因此,一品君認為“油電共存”更符合當下消費市場的需求。各大合資品牌也推出了“油電雙驅”策略,以多元化產品結構的形式應對市場格局的變化,從而實現企業(yè)的穩(wěn)步轉型升級。
具體品牌而言,在“油電雙驅”策略下,一汽-大眾將持續(xù)精進燃油技術,推出更多技術升級的產品以陪伴消費者成長,同時,企業(yè)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有序推出不同品類、不同級別的新能源產品,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面對“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一汽豐田也契合市場變化,傳統(tǒng)與新賽道雙線并行,通過包括bZ3在內的純電產品不斷導入以及新技術為產品的持續(xù)賦能。
承接4月車市銷量喜人,一品君看來5月銷量也將大概率出現上升趨勢。屆時,隨著合資品牌新車陸續(xù)上新,銷量表現也會持續(xù)走高。從各大合資品牌的戰(zhàn)略部署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此“油+電兩條腿走路”的布局,無疑要更符合當下市場規(guī)律,而對于主攻純電出行的一眾新勢力而言,場面無疑略顯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