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龍從確定要引入國內開始,就吸引到了很多關注。
一汽豐田很謹慎,去年一整年都在吊大家的胃口,直到今年年初才放出了預售價格,等著看大家的反應。
這幾款車型的預售價格,直接就把亞洲龍的野心暴露了出來——不準備跟自家的皇冠產生太多不愉快,而是想找找南邊那位兄弟(凱美瑞)的麻煩。
亞洲龍和凱美瑞都出自于豐田TNGA架構下的GA-K平臺,再加上同樣出自GA-K平臺的雷克薩斯ES,他們仨同時出現(xiàn)在中國市場,可以斗局地主了。
另外兩位從市場反饋來看都很成功,定位在中間的亞洲龍反倒顯得有點不上不下,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忐忑”。作為出自TNGA架構的豐田旗艦轎車,自己這副身段和設計能否被國人接受?初來乍到的,又沒啥知名度和口碑的積累,中國買家們認不認?
別看長得修長,開著卻不顯長
在知道要去試駕亞洲龍之后,我的心情同樣忐忑,不確定豐田又在這輛新車上耍了什么花招。
這可不是損豐田。
如果你還以為豐田依舊是那副無欲無求的咸魚模樣,那可就跟不上時代了,如今的豐田,在設計感和年輕化方面走在了行業(yè)的前列。尤其是出自TNGA架構的新車,一個比一個“雷人”,造型設計跳出了條條框框,駕駛起來的感覺也不再令人乏味,甚至還能扯上些所謂的駕駛樂趣。
看吧,連平日里被你們視為白開水一樣寡淡的豐田,都開始謀求些新鮮感了,你還在不求上進甘于現(xiàn)狀?
喝完這口雞湯,我們開始聊亞洲龍開起來的狀態(tài)。
需要說明的是,一汽豐田將這次試駕活動安排在了寧波國際賽車場——一個符合國際汽聯(lián)(FIA)標準的二級賽道(全長4.01公里,一共22個彎道,最大高度落差24米),開這么一款車長接近5米的大轎車去下賽道,是認真的嗎?
場地選得很帶勁,不過到了實際的試駕環(huán)節(jié),多少有些讓人掃興。賽道只開放了部分區(qū)域,并非是讓你自由刷圈,而且在開放的區(qū)域中,也只能按照活動方擺放的樁筒進行繞樁、緊急并線、加速剎車等幾個項目的體驗,前方有引導車帶路,還不讓超越……
所以,這次試駕確切地說只是一次簡單的場地體驗,想跟亞洲龍來個親密接觸的愿望算是泡湯了。
不過通過這些體驗項目,能夠發(fā)現(xiàn)一汽豐田想要展示的是亞洲龍的操控感和靈活性,開了兩圈下來,感覺亞洲龍的確有點不一樣。
這里說的不一樣,是相對于同級中的其他車型而言。
別看亞洲龍長得修長,真要是開著它去做一些快速過彎、繞樁、緊急并線之類的激烈動作,它的表現(xiàn)會讓駕駛座的你不禁發(fā)出“WOW”的驚嘆。
按照亞洲龍這個身材和體型來看,開起來的靈活度相當可以,稱不上身輕如燕,但要說健步如飛也不過分。尤其是在彎道中,會感覺車尾很樂于跟隨,不會顯得拖沓和累贅,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這輛車開著不顯大。
豐田最近基于TNGA架構開發(fā)的新車,都將駕駛感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ES這種常年主打舒適的典型,都開始往自己身上貼“運動和操控”的標簽,亞洲龍能有這樣的駕駛體驗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是TNGA架構骨子里就賦予這些車的東西,了解這套新架構的人一定知道,它的一大特點就是低重心。出自于TNGA架構的車型,動力系統(tǒng)的位置更低,駕駛座的位置也是相對偏后、偏低的,如果是混動版車型的話,電池組被安排在后排座椅的下部,反正最終的目的就是降低整車的重心,換來更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和操控感。
但你要說亞洲龍的操控有多好,未必見得,畢竟這是款定位舒適的B+級車,駕駛層面做到靈活好開就可以,追求運動和操控顯然是跑錯了片場。
而且,坐進亞洲龍的車廂,正常來說你也不會有想激烈駕駛的欲望。車廂氛圍是一方面,內飾的設計基本都是橫平豎直的線條,不像凱美瑞那般飄逸灑脫,亞洲龍的中控造型就是常規(guī)的對稱式,在我看來整體還有些硬朗的感覺,用在SUV上估計更合適。
順帶說一句,亞洲龍的內飾是由女性設計師操刀,看來她很懂得男性車主的心思,盡量平直的內飾線條帶來了大氣舒展的形象,不光中控屏幕懸浮,整個中控面板都是懸浮式的設計,帶著些力量感。
▲國內的豐田車算是跟CarPlay絕緣了,亞洲龍很可能也是
另一方面是坐姿的問題,比較高的駕駛坐姿就不會帶來什么運動感,雖然駕駛視野很棒(坐姿高、A柱較細),但是換個角度看,較高的坐姿又對車內空間帶來了負面影響。
空間表現(xiàn)有短板,混動車型更“高級”
這種負面的影響,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乘客的頭部空間,如果你身高超過180cm的話,會感到亞洲龍對你不是特別友好,不管前排還是后排,頭部空間都幾乎沒什么余量了。
所以千萬別不識趣地去坐后排中間的位置,保證你會抬不起頭來,要想不頂頭的話只能屁股往前挪,身體向后半躺,這坐姿就過于妖嬈了。
現(xiàn)在的日系中型車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個比一個低矮,能營造出點運動姿態(tài)是不假,但是對頭部空間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例如凱美瑞,車身高度比老款降低了25mm,豐田的工程師用了個“聰明”的辦法,把凱美瑞的后排座椅布置得更低,這樣一來頭部空間受到的影響并不大。
不過亞洲龍就沒這么有心機了,車身高度比凱美瑞還低5mm,后排的坐姿感覺比凱美瑞還高,所以頭部空間自然不會特別寬裕。
有沒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呢?在不大動筋骨的前提下,豐田想到了一個,給亞洲龍配上了全景天窗,雖然不是從根本上解決,但多少能緩解一點后排乘客的頭部壓抑感。而且這全景天窗是中國市場專屬的,北美的Avalon車主會不會羨慕呢?
當然,亞洲龍好歹是和ES車身尺寸差不多,體型在那擺著,其他方面的乘坐空間可以放心。
至少就我的體驗來說,亞洲龍坐起來是比凱美瑞舒服那么一丟丟的。尤其是后排的坐姿,不像凱美瑞那么“窩著”,沒長到1米8以上本來挺遺憾的,但坐進亞洲龍后排之后,這種遺憾就被沖淡了,頭部空間還湊合。
▲座椅靠背最前和最后的狀態(tài)
腿部的縱向空間就很寬敞,也有調節(jié)副駕駛座椅的老板鍵,而且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電動調節(jié)(高配才有,后排座椅就不支持4/6分割放倒了),整體可以營造出一個很放松的后排氛圍。如果能把側窗遮陽簾給配上,那就真的可以在后排放松一下了,這玩意凱美瑞的頂配車型可是有的。
▲觸摸式的調節(jié)按鍵逼格滿滿
對亞洲龍乘坐舒適度的貢獻,還有一方面來自NVH的表現(xiàn),亞洲龍做不到雷克薩斯ES的水平,但比凱美瑞略微好些。
和豐田旗下的很多車型一樣,混動版的亞洲龍在NVH方面的表現(xiàn)比普通版的要好,2.5L發(fā)動機+電動機的搭檔,干起活來可以說是配合默契嫻熟,油電之前的切換不會顯得突兀和粗魯,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混動版能帶來的除了省油,還有幾項隱性福利,例如起步加速時的感官刺激是2.5L汽油版沒法比的,平穩(wěn)駕駛時的行駛品質也更講究,而且混動版雖然沒有2.5L汽油版車型的自適應懸架,但是底盤的舒適度更明顯。
普通版的亞洲龍也有自己的特色,就像上面提到的下賽道去激烈駕駛,我更樂意開2.5L汽油版。自適應懸架讓底盤擁有更好的韌性,路感稍微豐富一些,但是側向支撐更有力。2.5L+8AT的動力組合雖然擋位切換有些頻繁,但是動力輸出的線性程度容易被感知到,沒有了混動版發(fā)動機介入時的“高轉預警”。
受傷的是凱美瑞?
亞洲龍一來,你猜誰最緊張?
雷克薩斯ES多半不care,本身就是不愁賣的狀態(tài),加價還來不及呢,品牌、服務、豪華氛圍、行駛品質這些都是亞洲龍比不上的。
那么會是傳統(tǒng)的非豪華品牌中大型車,金牛座、輝昂這些?我想他們也不會在意,這個細分市場的容量目前很有限,本身一年也賣不了多少,多你一個亞洲龍又何妨,大不了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唄。
好在一汽豐田看明白了,不準備再走金牛座、輝昂的老路,或者是步自家皇冠的后塵,而是將亞洲龍直接定義為一輛中型車(車身尺寸確實比金牛座等中大型車略?。?/span>,或者叫B+級車更合適,類似于別克對于君越的定位。
這下好了,該輪到凱美瑞緊張了。
按照上述的定位,雖說亞洲龍的價格不可能和凱美瑞完全一致,但是有大部分的重疊是避免不了的。看預售價格,亞洲龍沒比凱美瑞貴多少,但似乎顯得量更大、物更美,凱美瑞哪里還能坐得住。
趁著亞洲龍還沒正式上市,廣汽豐田搶了先,為凱美瑞做了升級小手術。入門車型不再用老掉牙的動力系統(tǒng),轉而換上了豐田目前最新的2.0L+CVT組合(C-HR/奕澤同款),此外還新增了些配置,混動版車型也有了運動外觀可以選擇。這樣一波操作之后,凱美瑞入門車型的競爭力提高了不少。
換個角度看,這也是豐田在南北伙伴之間做的一次協(xié)調。對于豐田來說,別管廣汽豐田還是一汽豐田,凱美瑞和亞洲龍都是親骨肉,真要是面對面地自相殘殺可不好,互相銜接一致對外才是最好的結果。
目前雷克薩斯ES的實際成交價格最低也要超過30萬元,而凱美瑞這邊則做好了堅守20萬元上下市場區(qū)間的準備,那么中間的這個空檔,就是亞洲龍所期望的勢力范圍了。
《車轍試駕》| 作者:姜志浩
長期招聘撰稿人、汽車編輯,簡歷發(fā)至郵箱:
13761952496@163.com
世界紛繁,我們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思考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