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前,上高中的我看完少林足球,那句“回來了,熟悉的感覺都回來了”的臺詞,記到了現在。如果沒有疫情,如果北京車展沒有在2022年取消,站在2023年上海車展展館大門面前的我,大概是不會真正感同身受什么是“久違了”。
2年時間過去,當奔馳之夜上“在奔馳中,超越奔馳”的話術浮現在大屏幕上;當寶馬之夜里“寶馬告訴所有人不該停止創(chuàng)想”時,關于汽車的雄心和火焰都還在。不過,世界在2年時間里已經變了。擺在你我面前的,先是眾多傳統(tǒng)燃油車的價格體系崩潰,很多合資B級車的價格已經進入15萬元以內,甚至是豐田、大眾等都開始因為國六B而清庫;一面是幾乎每家車企都在發(fā)力新能源車,甚至在越野這種小眾市場里如今都存在超過10多輛車,且新能源為主。以及,很多車企已經不滿足用“500萬內最好的車”來形容自己,這個門檻被提升到了重新定義1000萬以內的豪華車標準,總之,2023上海車展就這么開始了。
《神仙傳·麻姑》是滄海桑田的出處,A神仙麻姑有500年時間沒有見到B神仙王遠,而這個時間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了桑田。從科學的角度換算下來,黃河攜帶泥沙每100年就會讓大海變成陸地。而上海車展的變幻節(jié)奏,大概要比黃河快了50倍。
相比2021上海車展,2023的上海車展里,沒有了維權、值得一看的燃油車從幾十款變成了1-2款、也沒有了關于自動駕駛一窩蜂的Flag,而那些傳統(tǒng)時代里的巨頭,從躺著就能賣出車,如今也變成了承認自己的失敗,得去追逐中國人新的汽車購買需求。
所以,對消費觀念還沒有完成轉變的人來說,2023上海車展是一場糾結矛盾體,而對于那些已經認可了新能源的人來說,2023上海車展則是中國汽車久違的盛宴。前者的人數不知道有多少,但后者的人數,從2022年到現在每個月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看,已經在30%左右。
一般而言,上海/北京車展這種中國最頂級的車展,只要關注3個方面的看點就夠了。一,各家發(fā)布了什么新車,二,各家發(fā)布了什么新技術,三,各家發(fā)布了什么新計劃或者新戰(zhàn)略。
關于新車,到2023年已經可以去掉“幾乎”二字,就是新能源的絕對天下。2023年的上海車展,純內燃機的藍牌新車,值得一看的其實只有全新寶馬X1、全新奔馳GLC、全新雷克薩斯LM、中期改款保時捷卡宴、長安馬自達CX-50、蘭博基尼Revuelto、斯巴魯Crosstrek,共7款車型。而這7款車型里,蘭博基尼和保時捷的客戶人群消費力無需多言,家里并非是一輛車,所以燃油/新能源都無妨。除去這2款外,全新寶馬X1、全新奔馳GLC都會不止推出燃油版本,還會有新能源版本。跟隨寶馬和奔馳腳步的,還有馬自達CX-50,所以,這一場車展里,已經不再是每家展臺的C位都擺著新能源那么簡單,而是仔細尋覓,也很難找到什么像樣的純燃油車。
這也將意味著,隨著車展結束,進入試駕、上市期,各家的新能源新車會在4-6月,以鋪天蓋地的姿態(tài)充斥在那些流量平臺的首頁頭條中。隨著燃油車的萎靡,新能源重磅新車的數量也多到數不過來,任何你所知道的汽車品牌,都有知名的新車發(fā)布,而它們的宣傳口徑也都基本一致,“在同級別里,自己有123456個優(yōu)勢”,口氣大一點的,自然還可以改變世界。
我不準備說出這些車的名字,但世界運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是同級最強,那就等于同級別里大家都差不多,或者說都不強。至于改變世界這種話題,其實我們已經等待了幾年的時間,汽車世界已經從燃油轉向了新能源,至于下一個是不是自動駕駛,如今來看,沒有法律法規(guī)的松口,一切就還早。
車型之外的第二個話題,是技術。在車展之前,大家通常會用內卷到極致這種詞匯來形容,一家家的技術在網絡上各自有自己的擁躉,而到了同一舞臺上當中對壘時,盡管不存在打擂這種環(huán)節(jié),但每一個看完展的人都會發(fā)現,這場2023上海車展的技術競賽,其實用內卷來形容并不是特別貼切,而要用另一個詞“模仿”。
在媒體日當天下午采訪蔚來汽車李斌時,他說過幾句話“電池的成本就擺在那里,誰也動不了,激光雷達的成本就擺在那里,很多成本在這個時代里就擺在那里。”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看遍2023上海車展后,技術類的關鍵詞就是超級充電、補能體系、800V、懸掛系統(tǒng)、激光雷達、自動駕駛算法、新的電池等等。而逛遍各個站臺后會發(fā)現,蔚來、小鵬、埃安等等,每一個展館里至少是有3-4家是差不多的。
中國品牌們在不斷模仿對方的亮點,這一次海外巨頭在中國的合資品牌們雖然還沒有跟上,但在大眾、豐田、現代、本田等很多展臺逛完之后,得到的答案也很明確,這些我們也都會做,并且學習中國車企對成本的控制能力。
如果看到這里,你是一個對汽車有執(zhí)念和深愛的人,應該就已經能感受到2023上海車展的諸多無趣之處。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則變成了當年智能手機的邏輯,誰的名氣稍大、誰的價格稍低、誰稍微更好看,可能就會成為潛在用戶。于是,在技術高度同質化的互相模仿中,這一批的中國汽車消費者,被慢慢塑造成了當年智能手機發(fā)展初期的樣子,至于下一步,理想汽車的李想也又放出了自己的觀點“智能電動車3年時間的淘汰賽,如今正式開始?!倍畋髮τ谕|化競爭的觀點則是,很多東西脫離了車企的控制,那么,最后比的就是,車企的價值觀、服務、理念等等,誰能更好的和社會進行匹配。
然后是第三點,新戰(zhàn)略和新計劃。實話實說,一天時間在車展里走下來了2.6萬步,最終能夠記住的新車不多,新技術不多,所以最后能記住的車企戰(zhàn)略發(fā)布,顯然也是不算多。而車企在上海車展的步調也如同技術的發(fā)布一樣,頗為趨同,興建補能體系、發(fā)布出海計劃、引入新的品牌(品牌也要電動化)。除了補能體系能刺激到已經買了該品牌的消費者之外,其它的幾個大事,因為已經不是首次發(fā)生,所以即便是更換了品牌,消費者對它的記憶深刻度不高,其實也是正常。
至此,2023上海車展的首日,在觀眾眼里,大體就還原了七七八八。
發(fā)布的新能源車多、比亞迪+蔚來+小鵬+奔馳+寶馬的展臺人多、來參觀學習的外國車企人數多,記住這三個多,就能腦補出車展的更多樣子。但,唯獨缺少了一個多,就是買車的人多,汽車銷量賣的多。往年上海車展,在第一天媒體日的下午才會有高消費欲望的人群入場,而這一時間今年提前到了成都車展的上午。當你忽然發(fā)現車展的展臺上,就在上午已經出現了推著輪椅準備買車的人時,事情顯然已經不再簡單。
車市的銷量在開年后至今是整體下跌的,從上海車展的種種來看,消費者正在加大自己的觀望力度,大家都差不多,那憑什么我來掏錢就非得選XX。
不久前,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過一句,“2023才是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刻,必須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边@,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新形象和新趨勢。
整個大經濟處在恢復期,1-3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621萬輛+607.6萬輛(中汽協(xié)數據),同比分別下降4.3%、6.7%,今年第一季度汽車類零售總金額1.0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3%(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整理的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
這組數據,直接點出了一個新的事實。整個汽車消費的表現,相對2022年同期也依然是處于下行狀態(tài),而銷量下滑6.7%,零售總金額只下降了2.3%,這意味著,普通老百姓購買家用車的欲望是在不斷下降的,價格更貴的相對更高端車型銷量增長,它們一定程度上抹平了銷量下滑帶來的金額同步下行。
于是,在當前的汽車市場里,你我能夠發(fā)現,30萬元級成為了新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背后的深層原因車企自然了然于心。這個新興市場相對其他價位的市場,活力更大,機會更多。于是,這一次的2023車展里,30萬元級車型的熱度繼續(xù)升溫,而且在升溫背后,還有另一條規(guī)律。
民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之間的思路,有了越來越大的反差。民營的主流企業(yè)們,基本都在削尖了腦袋去尋求價格的進一步下探,實現銷量的促進和份額的增長,讓自己能夠在消費環(huán)境不太好的市場里擁有生存權。而國有企業(yè)的步調,還沒有脫離體制的,基本上還是按部就班,而那些獨立或者尋求獨立的企業(yè),開始和民營企業(yè)進一步統(tǒng)一步調。
前者,案例有蔚來全新ES6的主動取消空氣懸掛版本,有小鵬在展會之前宣布的扶搖2.0架構,最大能力是降本,也有哪吒的20萬元預算就能圓中國人一個跑車夢,還有比亞迪被網傳的接下來準備不漲價但進一步明顯增加續(xù)航里程。
對私企而言,保證自己活下去,無疑是第一要務。面對不夠好的經濟環(huán)境,手里握著現金儲備,依然令人擔憂,畢竟市場的變化太快,就比如小鵬去年上半年還是新勢力銷量冠軍,但誰也沒想到最后理想奪了冠,而小鵬來了一場大幅度整改。
和私營的新勢力們十分相似的,還有埃安,21.99萬元的昊鉑GT開始撐起埃安的高端產品序列,而這個價位目前的市場空白也很大,市場里最大牌的只有Model 3,如今的月銷量高峰表現是1.5萬臺/月。以及,長安的深藍,吉利的銀河,極氪的極氪X等等,大家的錨定點都差不多。
而站在這個角度再看這一次上海車展里的幾大國企的傳統(tǒng)業(yè)務,大家的節(jié)奏基本還是相仿,在傳統(tǒng)的規(guī)律里,嘗試做一些破圈的事兒,但最終的破圈成果,也不難預計。
可以這樣說,李想所說的智能電動車淘汰賽正在3年間陸續(xù)開始,這句話有很多可以延伸的觀點和方向。比如,有人托底的企業(yè),它們的節(jié)奏和變化就會相對較慢,面對市場的危機有,但不是那么大。比如,民營企業(yè)們面對的挑戰(zhàn)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的,畢竟新勢力誕生還沒有太久,這也是它們必須要經歷的時代變化。
至于什么才是最終的答案,500萬內最好、1000萬內最好這種包裝,應該不會是正解。在汽車真真正正和智能手機的消費邏輯保持一致時,李斌的那句,用價值觀、服務,或者是馬斯克/王傳福它們的企業(yè),真真正正解決第一性原理的問題,這應該才是下一階段把車賣出去的關鍵。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