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產中國公布了2022年在華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是日產品牌在華連續(xù)第8年銷量破百萬輛的一年,雖然如此,但其實它的銷量也是連續(xù)四年下滑,而且在2022年下滑得還挺嚴重的。從細分板塊來看,2022年日產汽車中國區(qū)含乘用車(日產、啟辰以及英菲尼迪品牌)和輕型商用車(東風有限1-9月和鄭州日產)兩大事業(yè)板塊的累計銷量為104.5萬輛,同比下滑22.1%。
![圖片]()
東風日產(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2022年的累積銷量為90.2萬輛,同比大跌21.4%。承擔主要銷量的日產品牌銷量為80萬輛,大跌23.6%,這也是東風日產自2015年以來銷量首次跌破100萬輛,2021年為113.5萬輛。反而自主品牌啟辰的9.6萬輛的銷量,實現了8.8%的同比增長。已經淪為邊緣品牌的英菲尼迪就更慘了,全年銷量只有6391輛,還不如某些單一車型一個月的銷量。作為曾經日系三強之一的東風日產,咋突然就全線崩塌了呢?今天老司機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下。
三缸奇駿或成“罪人”
在中級車市場,天籟、雅閣、凱美瑞是“日系三雄”,而在SUV界,日產奇駿跟本田CR-V、豐田RAV4也是三駕在市場中并駕齊驅的“戰(zhàn)車”。作為東風日產的銷量主力,當時就連大眾途觀都要敬它幾分,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間,奇駿的年銷量分別為18.2萬、20.4萬、21.2萬、16.9萬輛,在東風日產年銷量中的比重分別為14.4%、15.6%、16.4%、13.9%,妥妥的主力軍之一,雖然銷量比不上CR-V和RAV4,但基本做到月均過萬輛,算是品牌的穩(wěn)定收入了。
![圖片]()
但也不知道領導們是咋想的,換代后的全新奇駿全系換上了三缸發(fā)動機,中國消費者哪管你投入了多少億研發(fā)費?國內消費者對于三缸發(fā)動機一直是嗤之以鼻的,日常這一波操作就是實力作死,全新奇駿上市后銷量出現斷崖式暴跌,不得不把停產的四缸老奇駿“復活”,由鄭州日產生產的奇駿·榮耀也好歹能有個月均2000輛左右的水平,比全新三缸奇駿都要好。大家也看到現在每個月日產在公布銷量數據的時候,都不會單獨公布奇駿的銷量了,落得個英菲尼迪的下場。
電動化緩慢且無所期待
看著部分中國品牌在電動化領域都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了,很多合資品牌感覺還是沉浸在那個“合資是燃油車的天下”的世界里,日產就是其中一員。被寄予厚望的e-Power混動姍姍來遲,并且在產品力、性價比方面都沒有什么優(yōu)勢,在兩田混動先入為主、國產混動車型百花齊放的情況下,日產混動車型似乎很難咬下來一塊蛋糕,月均銷量在1000-2000輛左右。
![圖片]()
而在純電車型方面,日產到現在也只有ARIYA艾睿雅這一臺純電SUV撐場面。在ARIYA艾睿雅上市之初,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山口武曾經表示“ARIYA艾睿雅將會是最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比欢袌霾⒉粫o面子誰,它和其它日系電動車一樣,中國消費者們并不買賬,上市第一個月的銷量才400多輛,后面月份也沒有什么提升。
![圖片]()
作為一款緊湊級SUV,雖然ARIYA艾睿雅的產品力還不錯,但是高達28.54-34.28萬元的售價可以說是蜜汁自信了,豐田都不敢,日產怎敢?同樣是性價比不高,這兩款車對于日產來說起不到任何幫助。如果日產在不加快電氣化轉型的腳步,別說特斯拉、比亞迪這些新能源大頭了,連一些造車新勢力可能都跟不上。
產品布局不合理
產品布局其實也有一些問題,先說說天籟,作為中期改款車型,全新天籟改走年輕路線,一改往日穩(wěn)重的風格,按照市場年輕化來說,這樣的變化是好的。相比雅閣、凱美瑞來說,天籟2.0T車型確實動力強勁,但起售價高達21.68萬,算上優(yōu)惠后價格為什么不選雅閣混動或者凱美瑞混動呢?畢竟選B級車的人大部分都是奔著大空間、經濟實惠的去,對于動力的追求真實不多。新款上市后天籟的銷量就開始出現下滑,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新車剛剛上市終端優(yōu)惠過少,亦或是零部件短缺導致產能受限,或是消費者對于新款產品的不認可。
![圖片]()
另外就是車型選擇比較單一,緊湊型車中的藍鳥、騏達以及軒逸,它們主銷車型配的都是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相比同級別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動力上的選擇過于單一。雖然軒逸的銷量目前仍然是緊湊車市場的“一哥”,但是軒逸經典還占了一部分,所以目前東風日產還存在的問題就是過渡依賴單一車型,而且長期以低價換市場的行為對于品牌力和品牌發(fā)展來說都不是長久之計,看看凱迪拉克這些就是最好的反例。
![圖片]()
在最火熱的SUV市場,除了賣不出三缸奇駿外,其余像是逍客、勁客、樓蘭等車型都是問世四五年的車型了,在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對手以及電動化的趨勢下,壓力可大了。另外主打硬派的途達以及途樂,這兩款車在一些玩家心目中是個不錯的“大玩具”,但終究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還是小眾產品,帶不動帶不動。日產的排兵布陣真的該好好變動了,要不試試看最近很火的《孫子兵法》?
老司機辣評
東風日產2022年的市場表現不容樂觀,銷量下滑已為事實。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日產面臨現在這樣的窘境。如果“技術日產”失去優(yōu)勢,東風日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東風日產只能加速電動化布局同時還要穩(wěn)住燃油車的基本盤,不然今年的銷量估計也難重回百萬輛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