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逆勢而上,全年累計銷售567.4萬輛,實現(xiàn)同比90%的增幅。只不過,這份紅利卻不屬于合資車企。因為前十名新能源汽車廠商中,除了特斯拉外,都是自主品牌。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作為合資車企的代表,僅在這份榜單排到了第14名和第15名的位置。
![]()
幸運的是,“南北大眾”離第十名并不遠,3萬輛左右的差距完全有能力追趕上。不幸的是,排在榜單首位的比亞迪,其新能源汽車的年度銷量已經(jīng)逼近180萬輛。頭部車企拉開了難以逾越的鴻溝,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誰都知道合資車企的電動化轉型迫在眉睫,但目前來看唯有大眾有機會突圍而出。關鍵就在于,即將在純電轎車市場攪局的大眾ID.7。
![]()
中高級純電轎車,兵家必爭之地
在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有一句“至理名言”,得中級車者得天下。曾經(jīng)的日系三杰,靠著凱美瑞、雅閣、天籟在汽車市場站穩(wěn)腳跟,品牌影響力、車型保值率、銷量、口碑等都無懈可擊。而來到新能源汽車時代也同樣如此,率先拿下20萬元價格區(qū)間的純電轎車,已經(jīng)成為了新的行業(yè)風向標。
![]()
最受關注的比亞迪漢、特斯拉Model 3、小鵬P7,這三臺車型如今在20-30萬級轎車市場混得風生水起。其中比亞迪漢在2022年售出了272418輛,特斯拉Model 3售出124456輛,小鵬P7售出59066輛。遙遙領先的比亞迪漢可謂一騎絕塵,也是比亞迪征戰(zhàn)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中堅力量。
![]()
和其它依靠微型純電動車、緊湊型純電轎車,從而擠在榜單前列的品牌相比,比亞迪、特斯拉、小鵬汽車三者的銷量“含金量”明顯更高,更關鍵是利潤率也十分可觀。當下新能源汽車受到芯片、動力電池等因素影響,造車成本居高不下,不想賣一輛虧一輛,就要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掌握主動權。
而除了以上三款車型外,已經(jīng)有更多品牌都瞄準了這一市場,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在2022年陸續(xù)上市的長安深藍SL03、比亞迪海豹、歐拉閃電貓、哪吒S、零跑C01等,在20萬元價格區(qū)間怒刷存在感。
相比之下,合資品牌缺席的情況嚴重很多??v觀大眾、通用、豐田、本田等傳統(tǒng)合資品牌,它們的首要目標均是撬動純電SUV市場,因此目前在轎車領域的布局較少。不過這也與其整體產(chǎn)品數(shù)量較少有關,難以覆蓋各細分市場。在此背景下,大眾即將投放的撒手锏——ID.7,難免會被寄予厚望。
![]()
大眾ID.7,會是一劑猛藥嗎?
事實上,大眾的電動化進攻早已開始了,目前透過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已在國內(nèi)布局了ID.4、ID.6、ID.3等多款車型。但由于各種原因,大眾ID.7推遲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正式上市,屆時也會在兩家合資車企中分別國產(chǎn)。
大眾ID.7被視為帕薩特和邁騰的“電動繼任者”,這更令外界好奇ID.7的發(fā)展走向。畢竟帕薩特和邁騰也曾經(jīng)是B級車市場的銷量主力,曾是無數(shù)中產(chǎn)家庭的首選。那么,當燃油車轉變?yōu)殡妱榆?,ID.7能否擔起大眾在中高端市場的新重任?
![]()
在今年1月份開幕的CES電子消費展上,裹滿了厚厚偽裝的大眾ID.7正式亮相。有意思的是,新車的偽裝涂層是二維碼,渾身的像素風格也算是致敬新的科技時代。
![]()
從已曝光的有限信息來看,大眾ID.7的前臉應該是采用了新能源汽車常見的封閉式格柵設計,搭配兩側犀利的頭燈組,預計會有貫穿式LED燈帶與可發(fā)光的LOGO相連。從側面可見ID.7的車身線條十分流暢,溜背式設計和小鴨尾的造型讓它看起來動感十足,雙色鋁合金輪轂造型精致。
![]()
雖然被認為是帕薩特的電動繼任者,但大眾ID.7的車身尺寸要長出一截。其長寬高分別為4940/1860/1530mm,軸距為2970mm。論軸距,ID.7已經(jīng)超過了比亞迪漢,但略遜于小鵬P7。
![]()
至于內(nèi)飾部分也有相關信息透露,最吸睛的是15英寸的中控大屏,內(nèi)置最新車機系統(tǒng)。據(jù)了解,ID.7的智能化程度將會超出其它已推出的大眾車型,例如你說“你好大眾,我的手有點冷”,車輛就會自動開啟方向盤加熱功能。相信還有更多功能值得解鎖,也會一改大眾智能化短板的印象。
另外,新車配備了HUD功能,較小尺寸的全液晶儀表也在極力表明其智能化新車的身份。這可能是你見到過的最簡約設計的大眾車型,但這不正是大眾邁向電動化的重要標志?
![]()
目前ID.7動力參數(shù)尚未公布,預計會提供單電機后驅(qū)和雙電機四驅(qū)兩種版本,最長續(xù)航里程有望超過700公里,這個數(shù)據(jù)在同級別車型中具有一定的領先優(yōu)勢。作為參考,小鵬P7在CLTC工況下最長續(xù)航為625公里,比亞迪漢EV在CLTC工況下最長續(xù)航為715公里。已量產(chǎn)的純電轎車中,700公里續(xù)航幾乎是最高的門檻之一。據(jù)轱轆哥了解,大眾ID.7還計劃推出旅行版和 GTX 高性能版車型,進一步擴充產(chǎn)品線。
新能源賽道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姍姍來遲的大眾已經(jīng)錯失了發(fā)展黃金期。不過,ID.7的綜合實力值得期待,在優(yōu)化了智能化的短板后,新車的續(xù)航里程、造型設計、配置水平等都不落于人后。加上大眾素有的品牌光環(huán),大眾ID.7未必沒有一戰(zhàn)封神的機會,這也是自主品牌在特斯拉Model 3之后,20-30萬元價格區(qū)間內(nèi)迎來的最強競爭對手之一。
![]()
在合資品牌缺席的這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品牌完成了從誕生到飛升上位的歷程,有的品牌則因競爭力不足被迫卷入淘汰賽,銷量榜單的座次變化就是行業(yè)變遷的一個縮影。不過,留給大眾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ID.7能夠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大眾還有機會拿下一張入場券。至于其它合資品牌,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