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來,北汽藍谷的人事變動傳聞,炒得沸沸揚揚。
作為上市公司,北汽藍谷至今還沒有做出任何的回應(yīng)。這很符合藍谷的風(fēng)格,甚至是大北汽的風(fēng)格。
作為A股新能源車第一股,北汽藍谷經(jīng)營混得這么慘,股價跌成這么綠,一點也不意外,也不足以同情。
![]()
對于新能源汽車TO C品牌而言,極狐含著金鑰匙出生,還有華為這么一個干爹主動上門。這得多讓新勢力羨慕,讓廣汽埃安、東風(fēng)嵐圖們嫉妒。
從2020年4月上海車展高潮,到2022年11月一地雞毛,北汽藍谷及極狐中了“出道即巔峰”這道魔咒。
(1)
我們來算算賬,你會發(fā)現(xiàn),北汽藍谷虧掉的不僅僅是“經(jīng)濟賬”:
三年間,賠了150億元,其實也還好。蔚小理+賽力斯+嵐圖等新勢力、新實力,也都一樣虧進去了百億。
三年間,極狐品牌確實從小眾做到了大眾,加上偶爾出圈,滲透到公眾。尤其2020年那一撥上海車展華為自動駕駛加持的視頻,極狐技術(shù)光環(huán)還是被認同。
與之相伴的是,銷量得一塌糊涂。
![]()
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其一交付量甚至不如嵐圖,更別說蔚小理埃安極氪等,最不能忍的是與問界差距越來越大。
其二,網(wǎng)點建設(shè)極其拉胯,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尤其是數(shù)量上,都是新勢力、新實力當(dāng)中對用戶最不友好的品牌之一。
其三,品牌調(diào)性一沒有一個聚焦點。不會講故事,也不會講技術(shù)。只追求流量,沒有品牌定位頂層設(shè)計,令掏了30W元的用戶群體不但沒有自豪感,反而有點兒抬不起頭。
所以說,2020年4月“出道即巔峰“,之后在品牌調(diào)性、影響力上都是急劇下降,中途一度做俯臥撐,最后還是躺平。
因此,北汽藍谷及極狐確實輸?shù)袅恕敖?jīng)濟賬”。
(2)
但我要說的是,北汽藍谷和極狐這三年損失更大的是“時間賬”和“人心賬”。
![]()
時間就是金錢。這對于所有新能源造車者而言,都應(yīng)該深有體會。
過去三年的“時間窗口”就是中國新能源零售滲透率從5%到30%的高速增長“紅利窗口”??梢灶A(yù)見的是,明年開始,這個窗口已經(jīng)會越來越小。但極狐以其“國企式折騰”,把過去三年時間,“一本正經(jīng)”地耗費了。
這不僅僅是極狐的時間窗口,也是北汽轉(zhuǎn)型的時間窗口,更是北京汽車工業(yè)的時間窗口。
可惜了!但看到這三年他們的表現(xiàn),你不得不說,都不可惜。
(3)
提起“人心”,也許你會問,極狐都無人問津,還怕什么“人心”。
其實,這里要講得“人心”是指股民的心。
北汽藍谷作為A股新能源第一股,擁有著汽車業(yè)數(shù)一數(shù)二的資本平臺。
但從借殼上市以來,北汽藍谷基本沒有讓普通投資者賺到錢。股價本來也受公司基本面影響,銷量萎靡市值低迷,其實也正常。
但這家上市公司從來就不去做任何市值“預(yù)期”管理。
對,你們沒看錯,不是“市值管理”,而是“市值預(yù)期管理”。
更致命的是,北汽藍谷在資本市場除了融到上百億之外,就是放任“做空勢力”操持股價,做空自己的市值。
![]()
不得不說的是,這不是北汽藍谷的錯,它也沒有責(zé)任去維護市值,也沒有動力去支棱起股價。
但作為一家國企,你可以跟你的“戰(zhàn)投”們暗示一下:不要做得太過分了。
2021年搞成了A股融券做空比例最大的公司。
這也太不符合新能源股的身份了吧,這也太不符合你們引進“戰(zhàn)投”的初心和國企責(zé)任了吧。
作為一家新能源造車企業(yè),還真的要去維護市值“預(yù)期”。這是時代的要求。
這是因為,你所有的廣告、公關(guān)、品牌活動,都不如在資本市場的形象。這是新能源汽車營銷獨到之處,也是北汽藍谷“先發(fā)優(yōu)勢”。
![]()
放眼時下新勢力們,大家為什么要擠破頭上市,除了融資,就是廣告效應(yīng)。比如比亞迪,就是資本市場形象的最大受益者。廣汽埃安看到后,都“眼紅”不已,希望加快上市步伐。這比砸多少億廣告費都管效。
可是,還得說回來,北汽藍谷上一任董秘被股民埋怨:那是一番國企官僚做派。新任董秘似乎也無奈,但也看到了他愿意交流、把銷量發(fā)布時間挪到月初的新作風(fēng)。但總體而言,大股東不去出面維護市值預(yù)期,上市公司主體回避維護市值預(yù)期。
一句話:北汽和北汽藍谷似乎都要跟上市公司劃清界限。
我們經(jīng)常說,永遠不要做空自己的國家,否則不會有好下場。
但北汽藍谷,真令人看不懂,更令投資者(潛在種子用戶們)心寒。
普通投資者虧錢,也正常,畢竟愿賭服輸。但這樣被“戰(zhàn)投”做空調(diào)戲,就令人難以服氣了,最終把氣直接撒到極狐品牌和產(chǎn)品上。
君不見,每一次較大型直播,極狐都會被股民集體“問候”,后來都迫不得已關(guān)掉評論區(qū)。
本來20萬普通投資者是品牌廣播員,是種子用戶誕生地,最后活生生被上市公司黑成了黑粉,“反噬”作用被無限放大。
所以,極狐失去了“人心”。
![]()
(4)
可以說,極狐這三年“自由落體”,也不是上一批營銷團隊能拯救的。他們也是這家公司“弱勢群體”,能有多大作為?
因此,網(wǎng)上一片聲討離職高管的做法,也只是情緒發(fā)泄。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根源還在于大股東開大會時坐在臺上的那一排。
(5)
寫了這么多,不少人或者會問,你光會吐槽有什么用,關(guān)鍵是要有建議。
說實話,筆者要是有實力,早就不再這里碼字了。
但作為一個持有北汽藍谷三年的長期投資者,我還是希望:新人事新作風(fēng)。
至少在對上市公司市值預(yù)期管理上,能夠做得更清晰一些,更活躍一些。同時,大股東對某些“戰(zhàn)投”,趁著新一次定向增發(fā),好好暗示一下,好好篩選一下入圍名單。
穩(wěn)住了市值預(yù)期,籠絡(luò)了這20萬普通投資者的人心,就是極狐有機會觸底的開始。
至于什么時候進華為智選,什么時候降價促銷,什么時候推新品牌活動……那都是后話。
新能源造車企業(yè),擁有了上市平臺,是多少企業(yè)的夢想。
北汽藍谷及其大股東,不要再舍本逐末了。